張中信:匪妻|傳奇故事

《文學天空》網刊關注原創,傳播優秀作品,主發小說、散文和詩歌等作品。如果你喜歡文學天空,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文學天空。

張中信:匪妻|傳奇故事


小說天地:


張中信:匪妻|傳奇故事

大巴山一向是鬧土匪鬧得最兇最厲害的地方。最出名的有兩支土匪隊伍,一支是王三春的隊伍,另一支是張正貴的杆子。王三春盤踞在光霧山的深山老林中,主要活動在川陝邊境。張正貴活躍在巴州城附近的天馬山,直接騷擾對象就是巴城的老百姓。

張正貴長得膀大腰圓,面貌黝黑,渾身黑毛叢生,一副粗鄙醜像。平常喜騎馬,挎盒子炮,槍法極準。對巴城的襲擾,乃是家常便飯,只要他高興了,必挎槍騎馬帶一綹嘍羅殺奔巴城。每次不攪得巴城雞犬不寧,是絕不會收手的。駐守巴城的包旅長部乃軍閥劉湘的嫡系,兵強馬壯,勢力浩大,不知為啥始終對剿匪一籌莫展。以至巴城無論男女老幼,一聽張正貴的名號,便腿肚子抽筋。

奇怪的是,像張正貴這樣的醜鬼,卻偏偏就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壓寨夫人。那夫人還有一個頗具詩意的名字:一品香。聽那名字,很有些書香味道。那人見人憐的女子是如何被弄上山寨的,又如何成了壓寨夫人的,已不得而知。張正貴攤上漂亮的壓寨夫人,卻無福消受。不久便被包旅長設計關門打狗,在巴城懵懵懂懂丟了老命。

張正貴沒了,他的隊伍卻並沒有因此鳥獸散,而是由他的壓寨夫人一品香領頭,繼續扯起杆子。那原先跟了張正貴的嘍羅,大都為壓寨夫人的美色所誘惑。巴不得有個漂亮的女人領頭,忽啦啦地宣誓效忠,統統歸順了。一杆人死心塌地的跟了一品香,繼續盤踞在天馬山一帶,更加肆無忌憚地襲擾巴城。

女匪首一品香行事,與張正貴明顯不同,她喜歡獨來獨往,襲擾的目標大多是那些為富不仁者。一品香每次進城都喬裝打扮成大家閨秀,住進上等客棧,然後放出眼線,瞅準那有民憤的富者,裡應外合一舉拿下。一時間鬧得巴城的大戶人家人人自危,晝不出門,夜不敢寐。驚恐之心,猶勝於當年張正貴的隊伍襲城。

這年秋天,一品香又化裝進城,不搶不劫,只悄悄在包旅長眼皮底下偷走了七姨太所生之子。並公然給七姨太留書一封:“你男人殺了我男人,我本當殺你全家,看在我們都是女人的份上,今暫借你的孩子一用,算是對你男人的懲罰。你男人若有種,請單槍匹馬上山來領人!”

孩子沒了,那剛剛做了母親的七姨太,其實也還是個未長大的孩子。孩子被偷後,終日尋死覓活,哭得死去活來。包旅長駐防川東北一帶,每駐紮一處便要娶一房姨太太,可謂姨太太眾多。他娶姨太太原本也只抱著玩玩的心態,壓根就不願為她們的事費心勞神,更何況還要孤身犯險。因而,對此事自然無動於衷,任七姨太怎樣求情,就是不發兵前往清剿,更不用說要親自上山救孩子了。

七姨太叫天無門,入地無路,半個月過去了,孩子也沒有著落。未了,便只好暗自差人給女匪首送去一封回函。信中稱:“我知道你失去丈夫的痛苦,可你是否理解我失去兒子的悲傷?我寧願用自己的性命換回兒子的性命。請看在我們都是苦命女人的份上,放了我的兒子!”一個匪首女人,一個旅長姨太,居然客客氣氣在“做女人難”上做起了文章。

也許,就是“苦命女人”這四字觸動了女匪首的靈魂,她居然同意了七姨太的請求,決定匹馬單槍與七姨太在巴州城見面。見面的地點選在巴河的一條漁船上,女匪首這樣做原本是動了腦筋的。她本是漁家女出身,自幼在巴河長大,極精通水性。在漁船上見面,即便對方搞鬼,她也可潛入巴河,來個水遁逃之夭夭。

然而,七姨太的一切行動都未能逃出包旅長的監控。就在她們約定見面的那條漁船周圍,包旅長已佈下了天羅地網。大約一個排的槍手,早已化裝成船伕,裡三層外三層地合圍著那條漁船。為防女匪首跳水逃命,漁船四周數百丈內外,也已撒下了層層漁網和若干魚鉤。這樣的安排,女匪首縱然有上天入地的功夫,也註定難逃此劫。

涼風習習,江水滔滔,巴河在平靜中迎來了女匪首與七姨太的漁船相會。彷彿冥冥中註定,兩個素未謀面,僅憑書信交往,卻頗有些心靈相通的女人,竟然一見如故,乍一見面便彼此生出相見恨晚之意。當兩個女人微笑著走到一起時,孩子的命運已發生了根本改變。就在女匪首將懷抱中的小兒堪堪交給七姨太的當兒,四面八方卻突然冒出數十支長短槍噴著火舌的槍口。眼看懷抱中的孩子就要被射殺成肉醬,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女匪首陡轉身子,一個鷂子翻身,用自己單薄的身軀將懷中孩子撲倒在船艙內。而她自己卻怎麼也無法躲過那齊刷刷射來的槍林彈雨。

七姨太撲到女匪首面前時,孩子安然無恙,女匪首渾身已被那幾十支槍打成馬蜂窩。被鮮血包裹著的女匪首兩眼圓睜,滿臉驚愕和恐懼。她的一隻手直挺挺地伸展著,好像在說,我可把孩子完整地還給你了。

槍手們眼見女匪首倒斃,頓時鬆了口氣,紛紛放下手中武器,悠閒地吹著口哨,伸長脖子向船艙觀望。這時,船艙中突然站起一人,手執女匪首留下的駁殼槍,狠狠地射向那些得意忘形的襲擊者……那執槍者,竟然是剛剛被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的七姨太。

女匪首死後,她率領的那支隊伍仍未解散,依然在天馬山一帶縱橫馳騁,領頭的還是一個漂亮女人。有人說,那個漂亮的女匪首就是七姨太,究竟是不是,也沒有人說得準。

張中信:匪妻|傳奇故事



作家簡介:

張中信:匪妻|傳奇故事

作家張中信近照

張中信,字峰源,四川通江人,經濟學研究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副會長、成都市青羊區文聯副主席、《琴臺文藝》執行主編。曾榮獲“全國優秀讀書家庭”“四川省優秀青年”稱號。出版《風流闆闆橋》《匪妻》《失語的村莊》《哦,野茶灞那些事兒》《成都書》等著作25部。作品入選多種選本,榮獲四川文學獎和冰心散文獎等多種獎項。


審稿:張學文

供圖:作者


本刊消息:


《文學天空》網刊與成都市微型小說學會、《琴臺文藝》(雙月刊)聯姻成為文學發展的戰略合作伙伴。《琴臺文藝》每期將從《文學天空》網刊擇優選用作品。歡迎文友們努力提升作品質量,踴躍投稿《文學天空》。

10月1日起,《文學天空》網刊將連載著名作家張中信老師的小說《匪妻》(又名《巴州筆記》),凡針對本書內容客觀評價的優秀文學評論,待本書連載完畢,將有機會獲得張中信老師的原著簽名贈書,共計50本。優秀評論在《琴臺文藝》集中刊發後,每人將獲贈一本《琴臺文藝》樣刊。歡迎文友們轉發擴散,謝謝各位好友對《文學天空》網刊的大力支持!


《琴臺文藝》(雙月刊)簡介:


《琴臺文藝》是由中共成都市青羊區委宣傳部主管,成都市青羊區文聯、作協主辦的綜合性文藝刊物,由實力作家張中信執行主編。自2011年創刊以來,受到省內外文藝界的充分肯定。《四川日報》“天府週末”以“文學內刊,夾縫中的精彩舞蹈”予以公開評價。本刊主要欄目:《發現》推出“每期一星”,重點推介當代文藝實力新人;《新韻》主要刊登優秀辭賦作品;《世說》以刊登短篇小說為主,提倡精短寫作;《行走》刊登散文,隨筆、歡迎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美文;《詩潮》刊登詩歌、散文詩;《風雅》刊登攝影、書法、美術及音樂等作品;《夜譚》刊登有較強思想性的文藝批評與理論作品;《讀點》重點刊發名家關於文學、人生、思想方面的精革短文;《微播》刊發關於世態人生的“微語”;《眼光》主要刊發讀者、作者、編者對刊物發展合刊發作品的真知灼見。


優質留言評選標準:


1、標點符號正確,沒有錯別字,針對作品內容有意義的留言。

2、本刊發佈的徵稿啟事、目錄名單、作者對本人作品的留言與回覆,或留言文字完全摘錄原文的,均不入選。

3、每期精選留言僅限於該期作品。20字以上到50字以下的優質留言,給予0.1元/條紅包獎勵;50字以上的優質留言,一律給予0.5元/條的紅包獎勵。


優質留言紅包領取辦法:


1、請名單中的好友私信我,將你的微信告訴我,我加你,以便發微信紅包。

2、每月15日-20日(一般會提前)公佈上月作品目錄及優質留言入選名單。優質留言微信紅包領取有限期為公佈目錄的當月最後一天,逾期不領者,視為自動放棄。


關注文學天空,閱讀更多精彩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