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和廈門人的局限性

廈門自開埠以來,就以一個小清新的形象吸引著眾多目光,包括外國人的目光,有人說,廈門是文化荒島,很顯然,會說廈門是文化荒島的一定是那個嫉妒廈門的城市。雖然我很欣賞甚至崇拜那個城市,但每次看到他們說廈門是一個文化荒島,真的覺得他們太小看廈門。

曾經,有一位泉州籍任職於廈門副市長,主管城市建設,他是教授級別,他曾經撰文說,廈門的歷史應該從同安算起,因為同安是廈門的母城,這種觀點在一些人看來有些牽強,但我覺得不無道理,廈門以前是同安的小漁村,這裡的原住民最早從同安過來,從家譜就可以看出。而且同安歷史上一直隸屬於泉州府,那你能說廈門沒有傳承同安甚至泉州府的文化輻射嗎?顯然說不過去,廈門真正的開始是在明朝,公元1387年:始築廈門城,這是有據可查的廈門建城開始,到了清順治年間設立了思明州,規格更高。

從此以往,廈門一路走來,五口通商無疑正式打開大門,廈門進入國際視野。閩南中心從泉州轉移到廈門,五口通商,福建有兩個城市對外國開放,還有一個是福州,福州是省會,可是廈門卻成為福建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城市。之前說過這個話題,福州人很不滿,說福州才是福建省第一個城市,但有據可查的其實是廈門。1933年,廈門設立特別市,這是福建省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城市。當然存在不久就被廢除,到了1935年又設立廈門市。這期間,福建除了廈門,沒有其他現代意義上的城市,但不可否認,福州作為省會,不能不說它是一個城市,但官方披露的資料,卻只有廈門市,那時的福州,因為民國,全國裁撤府治,也就是說,全國所有的府正式退出中國歷史舞臺,那個時期,福州是純粹的省會,並沒有被官方賦予現代意義上的城市概念。還有一個問題,福州那時和閩縣,侯官縣糾纏不清,福州城是閩縣縣城,又是侯官縣城,然後省政府駐點福州。說到這裡,福州人肯定不服氣,但是,事實就是事實,全國裁撤府治,福州府同樣消失,只不過是省會駐地,還是閩侯兩縣的縣城。

有意思的是,這期間還發生這樣一件事:民國元年(1912年),閩縣、侯官縣政區仍沿襲清末區劃。5月5日,閩縣、侯官縣裁撤歸併,稱閩侯府,原兩縣一切事務均歸閩侯府接收管理。閩侯府印信於12日啟用,福州府印信於同日作廢。同年11月,閩縣、侯官縣印又重新啟用。 民國2年3月廢府,閩縣、侯官縣再次合併為閩侯縣,轄地範圍不變。取兩縣原名首字定名為閩侯縣,閩侯由此而得名。也就是說,民國時期,福州府裁撤,卻在這一時期誕生了閩侯府,管轄閩縣和侯官縣,福州府印信廢除,印信是政府的公章之類的總稱,所以據此可以看出,福州那時根本就沒有具體的管轄範圍和區域,統一由閩侯府在具體操作。到了1946年,在閩侯縣城,也就是今天的福州市區劃一部分區域籌備設立福州市,這才是福州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城市雛形。我為什麼要大篇幅的介紹這個,就是為了弄清楚誰才是福建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城市。弄清楚這一點,有助於網友們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廈門這一匹黑馬為什麼會所向披靡走到今天,也讓那些心裡面其實臣服於廈門卻在嘴上鄙視廈門的那一部分福州網友和泉州網友能心服口服。從閩海關由福州遷往廈門,福建省一些具體的緊要事務就開始由廈門來承擔,廈門的重要地位提升的同時,福州的部分政治地位功能和泉州的閩南首要地位功能全部轉移到廈門。廈門開始擔負起福建省重點城市的職能,當然,這一時期,福州人大量進入廈門,在一些由福州遷往廈門的部門任職。直到被廈門同化。還有一些福州人帶來了三把刀:理髮刀,菜刀,剪刀,以前福州人出外謀生依靠的就是這三把刀走天下。所以後來廈門一些老字號其實·都是福州人創立的,比如新南軒……這些老字號,在上個世紀還存活,90年代某基本上隨著全國餐飲品牌進入廈門消失殆盡。好可惜。所以可以這麼說,福州的飲食文化曾經在廈門風光一時,也曾經深深的影響了廈門飲食文化。所以後來廈門老字號好清香打出廈門佛跳牆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好清香早期許多師傅都是原班人馬從福州過來的。所以,你說廈門完完全全是閩南文化也不確切。曾經也融入了福州文化,但強大的閩南文化又及時有效的同化了福州文化。現在基本上當年福州籍已經演化為閩南人,說廈門話了。

泉州網友嘲諷廈門沒有進取心,安於現狀,小富即安,有道理,但要看具體情況,廈門一直以來,大量的外國人進入廈門,還有全國各地的外地人進入廈門,我說的是改革開放以前,這些情況都有。為什麼廈門人沒有泉州人的那一股拼勁,因為廈門那時已經是一座知名度極高,同時也是一座在當時福建省最現代化的城市,廈門人完全可以不必起早摸黑的勞作,所以養成了今天廈門人安於現狀的個性。當年,許多泉州籍下南洋的都是從廈門口岸出發,他們都有一個誓言:發達以後回報廈門,果不其然,許多在南洋發達的後來都回到廈門,而不是回到他們的祖籍泉州或者漳州,他們獨具慧眼的選擇到廈門或者鼓浪嶼,鼓浪嶼因此聲名鵲起。泉州籍和漳州籍是除了同安以外最早到廈門謀生的兩個龐大的族群,因為地近廈門,近水樓臺先得月,所以廈門一直都是閩南文化為主導的城市,乃至後來有不同族群也移民廈門都不能改變這一現實。當然,據考古發現,廈門更早的移民來自於福安和漳州,另一說是莆田,因為廈門有一句俗語、;南陳北薛久留傳,其中的陳,一說是漳州人,一說是莆田人,至於薛,據說是福安人。陳姓居於廈門島南部,薛姓居於廈門島北部,按今天的劃分,薛姓在湖里區,陳姓在思明區。這是廈門有史以來最早進入廈門島的兩大姓氏。至今廈門有這兩大姓氏的祠堂和陵墓可尋。

廈門人雖然說閩南話,可是又不是像泉州和漳州那樣純粹的閩南,前面說了,廈門以小清新的形象吸引了全國各地乃至外國人,在形成新廈門人之後,特別是廈門政治地位和廈門重要性顯現,廈門人的優越感開始膨脹,特別是設立經濟特區,外國政要和國家元首到訪廈門。廈門人的優越感爆棚,達到頂峰。廈門人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廈門人說廈門話”。並不是說廈門人不承認自己說的方言不是閩南話,是廈門人覺得廈門就是說廈門話,給人的感覺就是廈門有意要和泉州漳州有一個區別吧?買東西,一定要問,是哪裡的?賣東西的一定會說:本地的,於是買家放心,賣家開心。因為廈門人覺得,本地的才是最好的,外地的一定不正宗。這種觀念雖然不能說沿襲至今,但至少在老一輩廈門人心目中還是如此。老一輩的廈門人消費是有固定的場所和指定的具體的人,不會隨隨便便更改。比如,買海鮮一定要去八市,吃什麼一定要去哪一家,都有約定俗成的安排,不會亂來。也不會隨意更改。雖然廈門人嘴上說我們說廈門話,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左鄰右舍聊天,或者做兒女親家,都會聊到祖籍地,會問,你是哪裡來的,某某人祖家哪裡,說來說去,很多都是晉江,惠安,南安,安溪,龍海,同安的反而更少了,因為同安人基本上在現在的輪渡一帶做搬運工,而晉江,惠安一帶從海上過來,居住在廈門港這裡,安溪人則大部分在老市區的各個角落生存,也有許多做了搬運工,別以為做搬運工很低級,那時候,安溪人過來,為了生存,可是碼頭已經被同安人和一部分的龍海人佔據,碼頭也有佔據的勢力範圍,不能僭越,僭越就會發生打鬥和族群混戰,安溪是新移民,要想在廈門立足,要麼幫同安人打下手,要麼投靠龍海人,總之,後來安溪人也在碼頭分一杯羹。

這麼多外地人湧向廈門,廈門人自然覺得,你看,還是廈門好,所以長期以來,廈門人覺得,這個世界上,廈門是最好的,我以前也是這樣認為,因為整個環境就是這個氛圍,直到後來去了上海,哇,原來城市可以這麼現代化,這麼大氣,去了泉州。才發現原來廈門的古建築這麼少,沒有出過門,就覺得廈門什麼都好。就像臺灣人,因為長期和大陸隔絕,覺得臺灣什麼都比大陸強,後來工作上遇到臺灣人,他說的,以前以為臺灣很好,到了上海,才發現,臺北還不如上海發達。廈門人在一起,覺得廈門話好聽,但還是有一部分廈門人覺得泉州口音好聽,這一部分人會或多或少的維護一下祖籍地的榮耀。但大部分廈門人認為廈門話好聽,廈門話的形成是泉州漳州混合音,所以廈門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誰是泉州,誰是漳州。上個世紀,許多公司裡面的外地人會經常抱怨,廈門人排外,聽不懂廈門話,廈門人排外嗎?答案是肯定的,我敢說,每一個地方的原住民都會排外,廈門人和廈門人交流都用廈門話,突然有一個怪異的口音,肯定大家都不自在,特別是不會廈門話的外地人。廈門人普遍都能接受泉州腔,卻對惠安腔不屑一顧,還有就是漳浦腔,詔安,雲霄的腔調覺得很怪,把外地人統一叫外口人,為什麼不叫外地人,而叫外口人,我想。應該是外地人的口音不一樣吧?

現在好了,基本上廈門人和外地人都能和諧相處,很少聽說外地人抱怨廈門排外,因為改革開放這些年,外地人大量湧入,廈門人似乎也來不及排外,只能接受。以前,左鄰右舍都說廈門話。現在同一棟樓,南腔北調都有,你怎麼辦?哪怕是湖裡老街這樣廈門味濃厚的地方現在已經是普通話滿天飛,各地方言滿天飛,湖裡老街這裡,南平人過來承包民宅,然後再轉租給打工仔。前一陣有事情去湖裡,順便看看久違的湖裡老街。朋友說,萬科現在大手筆承包湖裡老街民宅,裝修以後做員工宿舍,走在湖裡老街,朋友說,以前這裡招聘廣告多,現在你看,房屋招租廣告多,人都跑光了,一個臺灣人前一陣在九八投洽會上和我們公司並排設點,他說,現在廈門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你看大街上,如果出租車攬不到客,說明這個城市經濟很蕭條,我在想,湖裡老街,人都跑光了,可是為什麼萬科要大量承包民宅?下半夜的湖裡老街依然燈火通明,人潮湧動,這又該怎麼解釋呢?

本文作者為福壇在線(FUBBS.CN)網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