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方桌宴」重現,九菜一湯,據說已傳承千年

每年三月三的畲鄉“百家宴”早已為溫州群眾所熟知,但你知道“方桌宴”麼?

10月15日,文成縣在西坑鎮梧溪村富相國祠舉辦富弼研究會年會暨文化系列活動。本次活動以“歷史人物與地方旅遊”為主題,將當地傳承近千年的“方桌宴”還原重現。

文成“方桌宴”重現,九菜一湯,據說已傳承千年

此次活動舉行了富弼研究會年會和換屆選舉,富曉春當選富弼研究會新任會長,《富弼與富氏家族》在現場首發。活動還特邀中山大學歷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曹家齊主講“富弼講壇”,向與會人員介紹一代名相的為人做官之道;著名學者、作家曹正文作主題演講《富弼的人品及其政治作為》。

傳承近千年

“方桌”重開宴

文成“方桌宴”重現,九菜一湯,據說已傳承千年

10月15日中午,在梧溪富相國祠內,一場獨具文化特色和寓意的“方桌宴”開宴,近150名來賓和村民圍繞著方桌品嚐當地美食。“方桌宴”來源於富氏先輩祭祖祭祀與宴請賓客,宴席採用方桌、方凳、方碗(或八角碗),此宴一般上九道菜,外加一飯或一湯。九個菜擺在一起呈四方形狀,寓意“四方八正”,其中“九”表示對祖宗與賓客的尊敬,“方”字表示富弼為人方正、行之有道。

富弼研究會副會長富錫金介紹,“方桌宴”常用的菜譜有:滿腹經綸(蕃薯粉絲)、世代書香(湯菜冬筍)、反哺之恩(當歸羊肉)、一塵不染(乾燒溪魚)、情深義重(紅燒豬肉)等,體現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方桌宴”味鮮質特,義廉具全,具有濃郁的鄉村地方特色。

建立研究會

發掘地方文化內涵

梧溪村是遠近聞名的文化古村,村內有始建於乾隆29年的富相國祠,始建於清嘉慶13年的文昌閣,也是北宋三朝宰相富弼的祖籍所在地,全村有1200餘人口姓富,是我國富弼後裔最大的聚居地。同時,劉基的外婆也是梧溪富氏,新聞界泰斗趙超構也出生在梧溪。

文成“方桌宴”重現,九菜一湯,據說已傳承千年

富弼研究會首任會長徐世槐介紹,研究會創立於2014年3月13日,創立4年來深入挖掘富弼文化,不斷為當地文化、經濟和旅遊做出貢獻。研究會相繼出版《富弼研究》4期,發表96篇文章,並出版《三朝宰相富弼》《浙江千年望族》等5本專著。同時,還出版有關文成縣歷史人物劉基的有8本書,及《報人趙超構》等16本書。除了學術研究,研究會還幫助修建文昌閣,立外婆橋碑,創建趙超構紀念館,幫助創建文化禮堂,同時在縣教師進修學校、梧溪村、西坑中學作富弼講座,有聽眾達500餘人。並演出由富錫金寫的《富弼和番》兩天兩夜,該劇本同時在縣木偶劇比賽中得銀獎。

向未來展望

助推人文旅遊發展

文成“方桌宴”重現,九菜一湯,據說已傳承千年

WxAAUXh9z4GIXH4x.jpg (816.6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18-10-16 09:43 上傳

隨著梧溪村特色名人景點的逐漸建立,協會也在思考,能否在這樣的文化研究基礎上充分發揮歷史名人效應,提升文成縣地方旅遊的美譽度。

剛剛當選的富弼研究會會長富曉春說:“未來,研究會將搭建網站或者公眾號創新學術平臺,築巢引鳳,讓宋史、富弼研究專家唱戲,創造條件出版有關富弼生平事蹟、年譜等書籍以及學術專著。”研究會還將配合地方旅遊發展,提升富相國祠,完善趙超構出生地紀念館,打造“方桌宴”、富文故居文化走廊等旅遊項目。充分發揮富弼文化研究成果在現實中的作用,讓梧溪村成為文成縣歷史名人效應來推動特色旅遊發展的“文化樣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