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發明一種武器,希特勒棄之不用,在我國成了游擊隊員神器

說起毛瑟手槍你可能會蒙,但是說起鼎鼎大名的盒子炮,你一定會知道是什麼。這款德國武器在中國是人盡皆知,是名副其實的明星機武器,對於缺少自動火力的舊中國來說這款半自動的手槍簡直就是遊擊神器啊。這麼好用的東西,二戰中德軍並沒有裝備,畢竟人家擁有MG系列機槍以及P40衝鋒槍看不上我們眼中的寶貝。

德國發明一種武器,希特勒棄之不用,在我國成了游擊隊員神器

毛瑟C96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在1896年推出的一款半自動軍用手槍,盒子炮是毛瑟C96軍用手槍及其系列衍生品在中國的一種民間稱呼,除了這個稱呼以外,中國人還稱它為駁殼槍、自來得、快慢機、匣子槍、大鏡面等等。自從清末進入中國直到朝鮮戰爭,其地位由蘇聯手槍代替,都是每個中國軍人的夢想,整整輝煌了半個世紀。

命名為7.63mm M1896毛瑟軍用手槍。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因此在中國也有稱為匣槍的。有全自動功能的,又稱快慢機,毛瑟廠則稱之為速射型,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許多人以為只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自來得一直是這一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在美國,因為握把的形狀,一般稱之為掃把柄,也有由中文翻譯而稱之為盒子炮的。

德國發明一種武器,希特勒棄之不用,在我國成了游擊隊員神器

加裝了槍托的盒子炮

中國特定的戰爭樣式決定了毛瑟手槍在中國軍隊的地位。

中國的軍事鬥爭,自古就與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奇”與“正”的利用上,中國更注重以奇制勝。

到了二十世紀,包括抗日戰爭的敵後戰場在內的近半個世紀的戰爭,多數是非常規戰爭,特別是在抗戰勝利以前所進行的戰爭,游擊戰就更是主要的作戰樣式。化裝奇襲、伏擊、村落戰、地道戰、挑簾戰等小部隊的作戰行動是敵後抗日遊擊戰的主要戰法,在重武器與自動火器嚴重不足和重視輕裝機動的游擊隊中,毛瑟手槍便成了游擊隊員得心應手的最好夥伴。

八路軍曾經組建了大量的手槍隊、武工隊,他們曾經使用這種手槍取得了非常多的戰果。

《世界特種部隊始祖》中曾經對可以稱為世界特種部隊始祖的中國手槍隊的成長過程有非常詳細的描寫。

通常認為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組建特種部隊的國家。1940年6月,德國法西斯軍隊橫掃歐洲大陸,完全佔據了優勢,而英法軍隊卻節節敗退,到英國本土,武器裝備幾乎全部遺棄,損失巨大。為了對付德軍將要發動的進攻,並進行反攻,英國軍方根據首相邱吉爾的建議,從各作戰部隊中挑選了一批強悍精幹,訓練有素的士兵,組成了特種作戰部隊哥德曼,主要負責深入德軍後方發動攻勢和破壞的特殊任務。

但是英國特種部隊已經比中國的手槍隊的成立時間晚了十幾年。

中國的手槍隊已經完全符合了現代特種部隊的性質。他們的主要主要任務是:襲擾破壞、暗殺綁架、敵後偵察、竊取情報、心戰宣傳、特種警衛,以及反顛覆、反特工、反偷襲和反劫持等。

所以說,中國的手槍隊才是真正的世界上最早的特種部隊,而所謂的手槍隊,其實就是建立在毛瑟手槍基礎上的部隊。

駁殼槍,20響,沒有它就沒有現代中國的命運。

德國發明一種武器,希特勒棄之不用,在我國成了游擊隊員神器

德國發明一種武器,希特勒棄之不用,在我國成了游擊隊員神器

德國發明一種武器,希特勒棄之不用,在我國成了游擊隊員神器

德國發明一種武器,希特勒棄之不用,在我國成了游擊隊員神器

毛瑟手槍大量出現在我國的影視劇以及歷史圖片中,從側面體現出這種型號的步槍在我國曆史進程中擁有相當強大的地位。但是英雄總有遲暮的一天。

毛瑟手槍在廣泛參加了抗戰,內戰,但是到了朝鮮戰爭中期,就逐漸被蘇式託卡列夫手槍代替。

很多人不理解,其實道理很簡單。

毛瑟手槍是舊中國武器裝備低下的產物。

一把加工最精緻的毛瑟手槍,也無法和一把粗製濫造的衝鋒槍對抗。

在二戰的實戰中,手槍造成的損傷微乎其微。

內戰中,國共雙方雖然裝備了一些衝鋒槍和輕機槍,但是數量不多,所以仍然有毛瑟手槍的使用空間。

到了朝鮮戰爭中期,蘇聯援助的50式衝鋒槍(波波沙)大量裝備部隊,毛瑟手槍的就沒有繼續裝備的必要了。

朝鮮戰爭以後,隨著突擊步槍的興起,攻擊手槍更是迅速退出了歷史舞臺。

德國發明一種武器,希特勒棄之不用,在我國成了游擊隊員神器

上面這貨是美國軍迷魔改的毛瑟手槍看起來很炫酷,這就說明,經典就是經典,近百年過去了,人們還能記得這款手槍說明這是一款傳奇的手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