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集團「生死局」,經銷商巨頭遭股民索賠

新京報記者從新浪股民維權平臺獲悉,近日接連有股民向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龐大集團”)發起索賠,稱因今年4月28日中國證監會關於龐大集團的調查中提及龐大集團涉三項信息披露違規事宜,導致股民無法獲得真實的信息,產生錯誤判斷,且關聯到股民的切身利益,有的賬面虧損達數萬元,故向龐大集團進行索賠。有律師表示,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是投資者準備索賠維權的一個重要信號,一旦後續龐達集團被證監會正式處罰,投資者可發起索賠。

龐大集團的困境不僅如此。這家綜合實力名列前矛的經銷商巨頭的危機早已爆發,陷入現金流困境,發展並不樂觀。

龐大淨利潤持續下滑

在被股東索賠之前,龐大集團的股份已經被凍結。10月12日,龐大集團發佈公告稱,海通恆信國際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恆信”)因與公司發生糾紛,向上海金融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上海金融法院凍結了龐慶華持有的公司股份13.629億股。

龐大集團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與海通恆信融資業務逾期金額為1996.5萬元,未到期金額 7986萬元,總計9982.5萬元。公司正在與海通恆信積極協商解決,目前龐大集團與龐慶華先生尚未收到法院送達的相關法律文書。

實際上,龐大集團近兩年的發展逐漸已經呈現低迷狀態,其近年財報顯示公司淨利潤連續呈現下滑趨勢。“從經銷商集團的發展來看,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行業的集中度在不斷加強,出現了強者愈強的局面。龐大集團雖然百強排名未發生變動,但實際上其近年的發展態勢相對較弱,利潤率降低,資金壓力加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說。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5月深陷資金難題的龐大集團因涉嫌信披違規被中國證監會處以60萬元頂格罰款。

為了走出資金困境,龐大集團通過出售旗下資產來補充現金流,開始走向出售資產之路。今年5月,龐大集團發佈公告稱與廣匯汽車簽署《收購協議》,以12.53億元轉讓旗下5家奔馳4S店100%股權,預計回籠資金6.16億元。艾瑞諮詢汽車研究總監聞文坦言,“這5家4S店是龐大集團最優質的資產,是貢獻淨利潤的主要動力,此次轉讓會讓龐大集團失去利潤的奶牛,但也反映出來龐大集團在資金上的困難,繼續回血。”

今年6月龐大集團又以3.2億元的價格向天津中原星投資有限公司轉讓旗下5家4S店45%的股權,預計回籠資金2.17億元;8月10日龐大集團再次公告稱以10.93億元的價格出售直接或間接持有的旗下9家子公司的100%股權。

實際上早在去年,龐大集團就開始出售旗下資產,以試圖走出資金困境,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仍陷資金困境。

快速擴張後“缺血”

有業內人士指出,龐大集團之所以當下陷入資金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龐大集團極速地擴張。2011年登陸A股市場後,龐大集團開始加速買地開店的進程。根據2011年龐大集團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短短近一年的時間裡,龐大集團新增410個經銷商店,在原有規模上擴張59%。

加速擴張為龐大集團加大體系贏得市場份額的同時也給龐大集團留下了“後遺症”,也就是債務難題,龐大集團的資金困境凸顯。除了“變賣”旗下資產之外,龐大集團開始質押股權,但儘管如此,龐大集團的資金難題依舊或是一觸即發。

在自身造血欠佳的時候,龐大集團開始尋求資本的青睞。今年8月有傳言稱58系或將成為龐大集團的救世主,但傳言最後不了了之;今年10月又有傳言稱龐大集團與寶能集團洽談合作,隨後龐大集團否認與寶能集團的傳聞,但並未否認正在接洽資本。不過,資本市場能否解決龐大集團困局也無法斷言。

當下,國內汽車市場遇冷,失控的龐大集團在資金問題上難題難解。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顏景輝表示,“龐大集團的資金困擾明顯,當下其發展最重要的是要向利潤流提升轉型,增加現金流,更重要的是需要整合發展,集團化地發展避免自身凸顯的弊端。”

新京報記者 王琳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