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陶然:關於改善北京市交通擁堵情況的三點建議

孫陶然:關於改善北京市交通擁堵情況的三點建議

攝影:孫陶然

1月22日,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委員會759名委員陸續報到,委員孫陶然(拉卡拉集團董事長)在會上以普通市民的切身感受,反映了近年來北京市在整治交通擁堵方面取得的成績,但對於依然存在的問題提交了如下三點社情民意的建議:

一、很多路段限速過低。很多出主路的匝道(例如三環出紫竹橋、四環出亞運村)限速為40公里甚至30公里時速,很多地下通道(例如曾經出過飆車事故的亞運村地下通道)也進行時速60公里甚至40公里限速,超速罰款,導致所有車輛人為降速,形成了交通通暢的嚴重瓶頸。

二、越來越多的路口禁止掉頭和禁止左轉。這種禁止並不能消滅需要掉頭和左轉的車輛,只能逼迫車輛向前繼續行駛,讓道路上增加很多不必要的行駛車輛,人為加劇了道路擁堵。

三、人為製造了越來越多的斷頭路。很多路,甚至是立交橋出口,被人為的設置了欄杆、路障,形成斷頭路(例如三環安慧橋下環島,亞運村方向多年來被欄杆阻斷),造成了車輛的大面積長距離繞路行駛,人為地增加了路上行駛車輛,增加了擁堵。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簡單的方式予以解決,從而大力改善交通狀況的,我們在大力加強道路修建、拓寬道路等工作的同時,建議相關部門著手如下改善改進措施:

一、不限速或者大幅度提升匝道和地下通道限速。不限速,將匝道和地下通道視同為正常道路,或者將限速調整為時速60公里甚至80公里,這樣可以大大疏導主路上的瓶頸。

二、嚴格控制設置禁止掉頭和禁止左轉的標誌。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不得設置禁止掉頭和禁止左轉標誌。設置禁止掉頭和左轉方式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程序,讓車輛可以在最近最短的路程上實現掉頭和左轉,減少路上的行駛車輛。

三、大力消除人為的斷頭路。儘快啟動一輪城區欄杆斷路的普查,儘快撤銷阻斷道路的欄杆、路障,並規定任何部門原則上不得設置欄杆、路障阻斷道路,如需設置需要經過嚴格的報批審核程序。

道路就如河流一樣,治理擁堵有兩大核心,一個是疏導;一個是減少上路車輛。搖號和限號行駛固然可以減少上路車輛,但影響了市民的權益,並不可取,以上三個建議若能得到實施,相信可以很大程度減少道路上行駛車輛,提高車輛通過速度,從而大大緩解交通擁堵,而且並不需要進行額外投入,實屬不需投資、立竿見影見效的舉措,請有關部門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