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還是逃離?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華裔移民素描

扎根还是逃离?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华裔移民素描

(加拿大《星星生活》)

中國僑網10月19日電 據加拿大《星星生活》報道,碧海紅壤小綠屋,是人們對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PEI,以下簡稱愛島)的第一印象。近些年來,隨著華裔移民潮水般湧來,一些人倉促逃離,一些人則落地生根。今年9月中,當地省府宣佈永久取消企業移民省提名項目,將它推向風口浪尖。

記者日前赴愛島採訪,與當地數位華裔移民短暫接觸,幾位受訪者分別歸屬於加拿大移民的幾個主要類別,這些隨機的樣本未必對愛島的華裔移民有足夠的代表性,但來自個人的感悟和心聲卻值得記載下來。

技術移民王根博士

相比而言,王根博士算得上是愛島的早期華裔移民,他1997年以技術移民身份移民加拿大,2005年因聯邦政府機構國家科學院NRC組建營養衛生和健康研究所招聘專業人士,他獲聘後決定舉家由安省倫敦的西安大略大學移居愛島首府夏洛特頓。

他回憶說,剛來愛島時,當地的華人不足二百人,二三十戶華裔家庭以早期的技術移民佔主導,大多在政府部門,科研機構或高校工作。

在愛島,王根是一個小有影響的人物。他利用業餘時間做了許多社區調查,為反映民意也向政府提出了不少報告和建議,一些獲得採納,勤於筆耕的他曾寫過多篇文章介紹愛島。而更廣為人知的是他作為主要推手,創建愛德華王子島中文學校這樣一個純公益性的學校,並在2007年9月正式招生開課。

王根身兼中文學校校長多年,直到2017年3月因健康原因才退下來。他介紹說,中文學校的學生分別來自華人移民家庭、當地人家庭、以及當地人從中國孤兒院收養的孩子,其中包括一些收養的殘疾兒童。愛島中文學校在當地為弘揚中華文化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併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王根博士說,在投資移民群體中,約有九成都先後離開愛島。因為目前學校有50名左右的學生,卻有高達90%的更替率。他表示,如此高比例的人數變動非常特殊,能堅持下來的學生很少,而且學校的班級更是難以升級,總是徘徊在兩三個年級。

這些年愛島有如此高的華裔移民流失率也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對於大批移民以愛島作為跳板而轉赴外省發展,王根認為,應當客觀公平對待這一現象。政府每年引進的移民的確不少,但當地的自然資源和條件,以及容量有限,因此很多人不能久居,“於是大批大批地來,大批大批地走,人員流動非常大,如潮水一般。”

有一個說法是,投資移民是愛島的窮人。因為許多人國內資產不申報,在加拿大也沒有固定收入,於是孩子們可以拿很高的政府補助,這樣的漏洞對於納稅人確實不公平,也給政府帶來不小的負擔。

儘管如此,王根認為,這也是有弊有利,投資移民至少是消費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還是能為當地經濟發展有所貢獻,而且越來越多的新項目投資移民,其中包括一些迴流的投資移民,正在王子島尋找各種機會,踏踏實實地完成自己的移民計劃。現在每天往來愛島的航班上都有不少華人的身影,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

不過,在這位博士的觀察中,由於流動性大,目前島上華人的確切數字仍是一筆糊塗賬。王根期待,華人能夠繼續融合到當地社會,既來之,則安之,為王子島的經濟騰飛做出更大的貢獻。

扎根还是逃离?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华裔移民素描

(加拿大《星星生活》)

投資移民宋惠玲

宋惠玲(Selena)是愛島交通要衝Hunter River小鎮By The River Bakery & Diner的女老闆。這間麵包餐飲店的生意十分紅火,對外來者而言,店裡自制的海鮮湯和龍蝦三明治是遊客的必選。

來自海濱城市天津的宋惠玲之所以選擇駐守愛島,緣起她濃厚的海洋情節以及對海島生活的嚮往。她早年畢業於山東青島中國海洋大學,所學專業是水產加工。移民前,宋惠玲在國內有自己的企業,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

2010年,宋惠玲以投資移民身份登陸加拿大,對全部十個省份都先後進行過考察,最終下定決心留在愛島,2011年決定接手這間店。雖然不在省會城市和熱門旅遊點,但這裡卻是她心儀已久的理想地,因為鄰里關係密切融洽,民風極為淳樸,愛島還有相當不錯的文化氛圍,於是她決定在此地投資。

她介紹說,本來投資的目標就偏愛於咖啡店或餐館,這間店則是兩者兼具,依據多年的營商經驗,主營產品各佔一半,彼此可以互為依託,經營風險的可控度更高。對比前任店主所提供的前些年財務報表,與自己實際經營非常接近,更加印證島民的誠實可信。

令宋惠玲欣慰的是,雖然換了店主,但老員工都選擇留下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這間店的生意額還不斷攀升,每年僅有聖誕節和復活節兩天假日閉門謝客。

宋惠玲說,自己最初的規劃是堅持十年,但現在則已改為堅持到退休。目前這間店面已經經營八年,加拿大的退休年齡是65歲。而且,她在愛島的商業版圖已悄然擴展,在其他地點的餐館和冰淇淋店也先後開張,她成為擁有三間餐飲店面的女企業家。

“移民既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宋惠玲說,由於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差異,通常外來者難以融入當地的社會,但小生意卻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她說,每個移民所面臨的挑戰和選擇都不會少,但只要勇於堅守必勝的信念,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扎根还是逃离?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华裔移民素描

(加拿大《星星生活》)

省提名企業移民徐建平

古道熱腸的徐建平也是愛島華人社區的名人之一,許多人如果遇到難事第一時間便會想到找“老徐大哥”幫忙。徐建平一家2007年以省提名企業移民項目(PNP,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移民,他們是愛德華王子島的第一批PNP移民。

他曾經的一份工作是在當地的一家養牛場養牛,照料場中的400頭奶牛,這其中包括190頭產奶。養牛場的工作其實很繁瑣,擠奶,洗澡,剪毛,打針,接生,清理圈舍,投餵飼料等等,他每一個細節都親力親為,力求完美。

徐建平的英文並不好,於是對牛直接用中文招呼。奶牛們對這位牛倌大哥也畢恭畢敬,只要他用中國話大呼一聲“起來”,奶牛便紛紛站立起來等候下一步指示。一旦下達口令“臥下”,這些奶牛便即刻閒散倒地開始交頭接耳。

徐建平一家來自中國江蘇,人稱秀姐的太太目前也很忙碌,在島上經營三家幼兒園。熱情好客的徐大哥更是接待了許多新移民,現在還為留學生提供家庭寄宿Homestay。動手能力極強且閒不住的徐大哥偶爾還會幹一些裝修的工作。

秀姐說,這些年,身邊有許多親近的朋友都紛紛離開愛島,前往外地求發展,大體上九成離開,但也有幾家再度返回。徐大哥說,人生道路上不斷打拼之後,在這裡安度晚年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這就是他們紮根駐守愛島的理由。

扎根还是逃离?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华裔移民素描

(加拿大《星星生活》)

家庭團聚移民羅丹妮

在愛德華王子島首府夏洛特頓市碼頭區的Great George St,有一條名為“海龍”號的紅色中國仿古帆船極為醒目,遊船的主人是來自武漢的羅丹妮(Daniela Luo)和他的加拿大老公Montgomery Gisborne,這位西人還有一個響亮的中文名“山龍”,其中的故事頗具傳奇色彩。

羅丹妮和山龍兩人是通過網絡交友平臺在武漢相遇,那時山龍正在中國經商。結識相戀數年,丹妮發現山龍對中國文化十分痴迷,所瞭解的歷史知識甚至比自己還多。

丹妮一度試圖讓山龍加入中國籍,但因手續相當繁瑣而不得不放棄,最終反被山龍說服,和孩子多多一道移民加拿大。兩個之前均有婚史的人也終於找到真愛,於2017年再度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多倫多短暫居住後,他們隨後移居到愛德華王子島。儘管丹妮目前成為島民還不足三年,但期間經歷的一些事情讓她對這個小島充滿感激,更充滿愛意。令她記憶猶新的是移居島上第一次去超市購物,但所持有的某款信用卡並不被店方所接受,正當她準備放棄所購商品而離去時,後面一位素不相識的女士主動為她刷卡付款,並說,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會遇到難題,有時只要外人搭把手便可以安然度過。如果今後他人有難,希望她也能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丹妮由此深深地記住了“愛”。

丹妮說,“海龍”號的寓意是一條在大海里遨遊的中國龍。這是山龍為了圓自己兒時的夢想,他6歲那年看到了一本關於鄭和下西洋的書,就完全被征服,也從此迷戀上了歷史悠久的華夏文明和中國航海史。

據介紹,這艘1968年於香港出廠由緬甸柚木製作的仿古船世界上現存只有約十艘,前任船主是加拿大一位富豪。轉手山龍後命名為“海龍”號,山龍在五個月的時間裡憑藉個人之力完成這項浩大的修復工程,讓這艘仿古船煥然一新並順利下海。

如今,在丹妮和山龍的共同澆築下,這艘傳播中國文化的仿古帆船正在大西洋上遨遊。遊程之中,遊客會跟隨山龍拜中國媽祖保平安,會聽山龍講中國航海史以及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品嚐丹妮親手製作的荷葉飯和中國茶,還有中國民樂家表演的古箏、琵琶、二胡等傳統曲目。丹妮說,她準備把山龍造船的經歷寫一本書,以此來記錄一位他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的歷程。

紮根還是逃離?這樣的兩難抉擇的確困擾了不少移民朋友,但潮起潮落,大浪淘沙始見金,天道酬勤,那些頑強奮鬥敢於打拼的勇士們總會在人生的舞臺上獲得成功。(捷克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