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微博、做做手帳,月收入8萬 杭電95後學霸「玩轉創業」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葉璟 程振偉)

在杭電學生活動中心招生就業服務中心一個長1米5寬80公分的桌子上,錯落有致地放滿了筆記本、剪子、膠帶、綵帶、攝像頭等東西,看起來像一個精緻女人的梳妝檯。沒想到,這是一個叫做“木田手帳”品牌的工作臺,每月產生8萬的銷售額。

現在這個工作臺的主人,是杭電人文與法學院的大三學生劉思含。這個戴著圓框眼鏡、有著卡通圓臉的、“楚楚可憐”的小姑娘,很難讓人想到她是一個有8名兼職員工的註冊公司法人,並與著名文創公司合作設計新概念手帳。

發發微博、做做手帳,月收入8萬 杭電95後學霸“玩轉創業”

飯要吃,手帳也要做,因為“窮”想到了創業

手帳發源自日本,其實就是“做到極致的記事本子”,日本人做事愛做計劃,所以手帳在日本人生活中差不多是必需品。一些女性把個性生活方式融入手帳之中,賦予手帳以時尚感和高品質的精神內涵。

劉思含1998年生,重慶雲陽縣人,家境一般的她,卻有一個稍顯花錢的興趣——喜歡做手帳。“我從初中時就開始做手帳,從未間歇,高中時準備高考,別的人把什麼興趣都停了,可是我學習越緊張,做手帳的頻率越高。這也符合我的性格,我從來都是邊玩邊學習的。”劉思含邊說邊做了個鬼臉,卡哇伊的面容,很難讓人聯想到“不正經”這些形容詞。

雖說玩得過頭,但她還是以超過重慶市一本線好幾十分的高考成績上了杭電。上了大學,劉思含欣慰的卻是“終於可以有更多時間做手帳了”。可是煩惱也隨之而來,手帳的品類做得越來越多了,有旅遊手帳、飲食手帳、學習手帳、情感手帳,光每個月用來買筆記本、膠帶、印章等材料的投入就輕鬆過1000元。並不富裕的家庭每個月給她的生活費不過2000元左右,“手帳是停不下的,可是沒錢吃飯怎麼辦?”劉思含想了不少辦法。

發發微博、做做手帳,月收入8萬 杭電95後學霸“玩轉創業”

比如做各種勤工助學的工作,教畫畫、教瑜伽、當行政樓辦公室秘書,可是每個月到手的勤工收入也不多。“飯要吃,手帳還是要做,只能開源了。”高中時,劉思含就申請了微博,主要發自己做的手帳圖片,當時只有幾十個粉絲。上了大學後,她分享手帳的微博很快加了V,到大二下學期時粉絲已經過萬。“我的粉絲忠誠度高,何不圍繞手帳創業,實現‘以手帳養手帳’?”

說做就做,聰明機靈而又執行力強的小姑娘,拉著本寢室幾個姐妹參加了學校創業大賽,因為多年“浸淫”手帳,知道背後的商機,於是她們輕鬆從學校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中脫穎而出,打入全省總決賽,並得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平臺立項1萬元資助和學校、院各類獎勵。“各種獎金獎勵拿了不少,最大的收穫是發現,原來私我的興趣也可以用來創業的。”劉思含對自己的創業打算很“自得”。

玩著玩著就賺錢了,95後創業很“任性”

因為缺錢而參加創業大賽,獎金獎勵不少,可劉思含最看重的還是“在大海里游泳”。

“手帳是極端個性私我的東西,規模化生產的大公司,壟斷不了手帳業務。”“創業成員劉思含有長年玩手帳的經歷,而且她的年齡和中國玩手帳群體的主體人群相仿,她的第一手體驗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創業團隊的企劃書上寫道。

杭電管理學院錢昇教授長年跟蹤研究大學生創業,看了劉思含團隊的創業計劃後表示,很看好這個年輕的團隊,他說:“他們創業的關鍵是‘互聯網+’,這是現在年輕人創業跟大公司競爭克服自身劣勢的關鍵。”

錢昇老師的話確實不錯。隨著創業的想法越來越篤定,劉思含把重心放到了微博上。查看她的微博發現,標籤為“知名人文藝術博主”的@Puppy思含哇。從今年3月開始發力,劉思含每天更博4-5次,從文字圖片到精心製作的視頻,可謂“十八般武 藝樣樣精通”,很快每個推送的平均點擊都在10萬以上。劉思含成了手帳界的小網紅。

發發微博、做做手帳,月收入8萬 杭電95後學霸“玩轉創業”

四川農業大學的大三學生朱珂是劉思含的忠誠粉絲。“Puppy思含哇,很可愛的,和我年齡相仿,她做的手帳品類豐富,吃喝玩樂都有,各種主題的手帳都在微博上分享,每一個微博我都要看,她總是那麼樂觀充實,笑容很有元氣。我平常不太愛動,感覺就像她替我實現了很多自己想做卻沒做的事情。”朱珂告訴記者,身邊但凡玩手帳的同學,她都會把劉思含的微博介紹給他們,“關注她的微博,就像和知心密友說貼心話。”

@Puppy思含哇粉絲量很快達到3萬,基本都是玩手帳的。有了人氣,商機也來了。今年四月,杭州一家時裝品牌公司古木夕陽找到了劉思含,“請圈內有名的手帳女魔頭,為我們的顧客講講如何做手帳”,開出的報酬是“3天講3小時,給3000元”。“這是我們創業團隊的第一桶金啊。太興奮了。”為何一家著名時裝品牌會找一個在校大學生做時尚培訓呢?古木夕陽公關部門負責人說,“微博精準粉絲量不會欺騙我們,劉思含對手帳的理解,超出大多專業人士。”

隨著手帳微博粉絲量達到4萬,劉思含在手帳圈影響力越來越大,找上門來投入廣告的相關業務公司也越來越多,現在每個月的廣告業務量已經達到了4萬。劉思含在今年暑假對已有創業團隊進行了整合,註冊了公司,通過微博招聘,吸收了5名來自四川、江蘇等大學的大學生兼職員工,有做視頻後期的,有做手帳設計的,有做創意策劃的,大家平常在網上開會聯絡,因為營收穩定,每個員工月工資都在2000元以上,“比勤工助學賺的多”。

杭電人文與法學院大三學生劉欣宇是劉思含團隊的“老員工”,這個以前沒聽說過手帳的山東女孩,帶著好玩的心態加入了團隊。劉欣宇說:“開始時想,那麼多的手帳大公司,我們的草臺班子能賺錢嗎?”可是現在,看著劉思含在自己位於杭電學生活動中心那個小工作臺上,聽著音樂,在筆記本上畫畫塗塗,一會剪一會粘,時不時還對著面前的攝像頭賣個萌,最後把做好的手帳拍照發到微博上,不到半個小時,點擊就過了幾萬,還有求做廣告求合作的留言。“現在還不可思議呢,玩著玩著就賺到錢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劉欣宇對記者“吐槽”。

發發微博、做做手帳,月收入8萬 杭電95後學霸“玩轉創業”

95後的創業機會來了,產品體驗就是商機

“每一代人創業,都有每一代人適合的區域。現在很多領域都飽和了,大學生創業,要學會揚長避短。互聯網是95後創業賴以揚長避短的工具。劉思含團隊抓住了微博等自媒體營銷的機遇,有著95後創業的典型特點。”杭電招就處指導大學生創業的葉琛琰老師點評說。

“每一代人創業,都有自己的機遇。劉思含團隊切入手帳業,這是個大公司很難形成壟斷的領域。就拿手帳產品來說,一些人喜歡,另外一些人就會不喜歡。手帳大公司很難近距離了解現在的消費主體,比如95後,產品也會滯銷,而且大公司自身規模化、複製化的特點,確實導致對新人類口味認知的滯後,”錢昇教授分析說,劉思含的微博其實是起著測試手帳產品的作用。他們對年輕人口味的即時敏感度,就是他們的商機。不要忘了,這個創業團隊本身就由95後組成,他們就是消費者主體,這就是他們的優勢。總之,95後來了,新消費大軍來了,95後創業有的是機會。

果不其然,通過劉思含團隊的營銷微博,杭州一家著名文創品牌公司的張總,找到了劉思含。“手帳這兩年在年輕人中很流行,代表著一種新的時尚生活方式。一款手帳產品的流行時間是很短的,95後最有發言權。劉思含團隊都是95後,他們站在手帳設計的最前沿,我最看重的還是這些95後代表的產品體驗。”目前,這家品牌公司已經與劉思含合夥創建了木田手帳品牌。劉思含設計的手帳,即將上市,而隨著多種盈利手段的開發,劉思含團隊的月收入已達8萬元。不要忘了,這個團隊從創立到現在只有半年。

發發微博、做做手帳,月收入8萬 杭電95後學霸“玩轉創業”

“當初決定以手帳為題材創業時,我是糾結的,真正的興趣是一輩子的事,把愛好做成生意,萬一失敗了,這個愛好就會失去了。多遺憾啊。好在,我們現在把私我的愛好,做成了很多人共同的愛好。每天想著那些在微博上等待我更新手帳圖片的小姐姐們,多了一些責任感。”劉思含說。

其實,做手帳也是在記錄生活,給被手機把時間切割得七零八落的當代人的生活以秩序感、儀式感。“當然,做手帳,最大的收穫還是學會了規劃時間,把時間安排的充實圓滿。”作為一個8人公司的CEO,在校大學生劉思含的學習一點也沒落下。現在大三的她,已經拿了兩次二等獎學金,剛剛過去的大二下學期,她還拿了學院一等獎學金,“越是做手帳,越是懂得規劃時間,越是珍惜寶貴的時間。”這個95後學霸創業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