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別光忙著貼秋膘 去老舍戲劇節看最「文藝的北京」

今天是立秋,大家肯定都在忙著貼秋膘,但是京範兒是一個有精神追求的人,所以今天咱就不說吃的事兒了(那事兒只做不說就行)。我想說一說今天秋天在北京可以做些什麼有意思的事兒,如果您是個文藝青(中、老)年,那麼您就有福了,文青們最愛的戲劇節金秋就要登場了,而且是“老舍戲劇節”啊!作為一個北京人,有這麼多大戲可看,實在是一種幸運。

金秋別光忙著貼秋膘 去老舍戲劇節看最“文藝的北京”

最近,京範兒作為一個努力傳播北京文化的自媒體號居然被邀請參加“第二屆老舍戲劇節”的發佈會了,以前都是“記者XX”,代表單位,現在的名號是“京範兒”,只代表自己。心裡有些怪怪的,不過還是挺高興自己與時俱進了。

閒話不說,先說戲劇節,“第二屆老舍戲劇節”將在北京最美的季節,金秋時節9月7日至10月27日亮相首都舞臺。總共有11部經典中外劇目輪番上演,周邊還有戲劇論壇、劇本朗讀會、主題展覽等多場戲劇線下活動全面展開,向觀眾傳遞文學藝術之美,以“戲劇”這個獨特的藝術語彙讓世界瞭解北京、認識北京、熱愛北京。

京範兒最愛的北京作家除了老舍就是史鐵生,這次的11出大戲裡這兩位的作品都有,實在叫人欣喜若狂,那麼讓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好戲可看呢。

致敬老舍單元:

《老舍趕集》拉開展演序幕,

《翦氏夫人》演繹潺潺懷念

對經典的致敬和解構,是當下戲劇文化發展國際化狀態下的大勢所趨,也是老舍戲劇節的藝術命題。第二屆老舍戲劇節“致敬老舍單元”包括了一部話劇和一部戲曲作品。開幕大戲《老舍趕集》根據老舍先生的六則短篇小說創編而成,謹尊老舍先生的語言特色,以幽默作為整體風格,用現代人的視角解讀幾十年前的故事。

除此之外,本屆老舍戲劇節還將上演一部戲曲作品——北京市曲劇團精心打造的大型北京曲劇原創史詩劇《翦氏夫人》,該劇以朱元璋初建大明為背景,聚焦其義女吐葉公主(翦氏夫人)漢維通婚的心路歷程,闡釋中華民族團結一家親的主題,選擇北京曲劇為展演劇目,也是對當年為北京曲劇命名的老舍先生的一份懷念和致敬。

文學劇場單元:

兩地人藝兩岸名團,

經典新銳美不勝收

金秋別光忙著貼秋膘 去老舍戲劇節看最“文藝的北京”

“老舍戲劇節”怎麼能少得了北京人熱愛的人藝呢,本屆戲劇節“文學劇場單元”縱覽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經典話劇作品《天下第一樓》,該劇由獲得多個業內文學獎的中國當代著名劇作家何冀平編劇,以“福聚德”名噪京華的故事講述“人道京師美饌,誰解苦辣酸甜”的辛酸歷程。

金秋別光忙著貼秋膘 去老舍戲劇節看最“文藝的北京”

北京人藝帶來的另一部作品是青年演員挑大樑、當代劇作家郭啟宏編劇的《天之驕子》,復排後的版本在探討人生定位上做出了更加多元的嘗試和探討,定會讓人耳目一新。

另外 ,首屆老舍戲劇節上演的根據張愛玲小說改編的來自香港話劇團的話劇《金鎖記》出演一票難求的火爆局面,今年,香港話劇團將帶來頗具中國詩意文本的話劇《親愛的,胡雪巖》。亮相本屆戲劇節的是復排的新劇本、新演員和新設計,將以更精煉的舞臺語言呈現胡雪巖的傳奇一生。

另有來自陝西人民藝術劇院叩擊靈魂的現實主義話劇《平凡的世界》助力,該劇根據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路遙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以陝北黃土高原雙水村三家人的命運為中心,反映了從“文革”後期到改革初期廣闊的社會面貌,描繪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再一次打開了改革開放的農村生活畫卷。

本著扶持新銳青年戲劇人才的目的,本屆老舍戲劇節在“小劇場單元”納入了兩部由銳意進取的青年戲劇人的作品。來自武漢江湖戲班劇團的《吶 》將帶著魯迅先生的文學精神與當代青年的社會思考首次來到北京,用僅剩的孤勇衝破麻痺的沉痾,叫醒沉浸而神傷的夢。

青年導演張肖的《認真的重要性》則把英倫文豪王爾德筆下的兩個精神貴族放在列儂的搖滾音樂時空裡對望。以上兩部作品是新一代戲劇導演審視當下,重新思考經典的一次全新嘗試,同時,也是戲劇節鼓勵獨立戲劇探索的胸襟體現。未來,老舍戲劇節還將為中國當代戲劇發展孕育更廣泛的國際青年藝術疆域!

國際單元:

中外巨擘齊聚老舍戲劇節,

世界語境之下深化民眾關懷

“國際視野”始終是戲劇節所秉承的創辦宗旨,老舍戲劇節一直以鋒利的美學眼光關注著世界範圍內的名團名作,力求將觀念新銳、個性鮮明的戲劇作品引進來,與中國當代語境碰撞,為國內觀眾和藝術家打開文化交流的大門,在世界語境之下深化民眾關懷。

本屆戲劇節“國際單元”中有首次登陸北京舞臺的《酗酒者莫非》,該劇由歐洲戲劇巨匠克里斯蒂安·陸帕導演執導,根據著名作家史鐵生先生的《關於一部以電影做舞臺背景的戲劇之設想》改編,並以歐洲當代文學劇場的理念方法,創造出了影像和心理時空的奇妙結合,訓練出了脫胎換骨的中國演員,獲得國際戲劇學院優秀劇目獎。京範兒很期待歐洲導演和北京作家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另外,還有巴黎城市劇院首次重磅訪華演出《圍城狀態》,系出版於二戰結束時的法國荒誕派大文豪加繆所作,由巴黎城市劇院總監、法國著名當代戲劇前衛導演伊曼紐埃爾•德瑪西-莫塔擔綱導演,此劇代表著法國巴黎戲劇院2017年創作新高度,營造了一個冷漠荒誕的幻想城市,充滿了象徵性與諷刺性。

“國際單元”還包括聖彼得堡科米薩爾日芙斯卡婭模範劇院帶來的《日瓦戈醫生》,該劇根據蘇聯作家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的諾貝爾文學獎同名長篇小說改編,小說曾引起蘇聯和世界文壇數十年的激烈爭論,被稱為“開啟俄國文化寶庫和知識分子心扉的專門鑰匙”,帕斯捷爾納克在創作《日瓦戈醫生》時也曾說過:“想在其中提供出最近45年間俄羅斯的歷史映像,……作品將表達對於藝術、對於福音書、對於在歷史之中的人的生活以及許多其他問題的看法。”,可見其內涵深遠,氣勢恢宏,業界稱此劇是類似《戰爭與和平》般的規模鉅製,導演的設計剋制而簡約,從紛繁複雜的小說人物中選取了 12 個人物作為主要角色,使用最少的舞臺設備,最大程度地傳遞出深刻偉大的精神要義。這也是京範兒最熱愛的一部俄羅斯作品,20多年前千方百計找到電影資源聚眾觀看。

《老舍點戲》主題展覽

各位除了看戲,還可以看展覽,這個都是硬貨,對於熱愛老舍先生的朋友實在不容錯過。

除了以上來自中外的11部展演劇目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第二屆老舍戲劇節沒有把戲劇舞臺僅僅侷限在劇場之內,精心策劃的《老舍點戲》主題展覽令人眼前一亮,展覽內容包括20世紀50年代戲改期間老舍先生親筆擬出的68出京劇劇目提綱的手稿中的經典作品,以及55位當代知名畫家的戲畫作品。展覽設在天橋藝術中心長廊中,供來往觀眾反覆重溫和玩味戲劇經典,也宣揚了文化藝術精神。

金秋別光忙著貼秋膘 去老舍戲劇節看最“文藝的北京”

主題展覽之外,戲劇節還將延續以往劇本朗讀、戲劇工作坊、戲劇論壇等內容,為戲劇節注入鮮活魅力。國外戲劇大師、參演劇團明星主創、劇評人及媒體和觀眾面對面交流劇目創作初衷、演員表演心得,將拉近國內觀眾與當代戲劇尖端領域的距離,為京城戲劇愛好者奉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戲劇饕餮盛宴。

怎麼樣,秋膘貼好了嗎?也該餵養一下我們的精神世界了,老舍戲劇節,下月走起吧!

1

北演出品話劇《老舍趕集》

9.7-9.8 19:30/

9.8 14:30

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

2

香港話劇團《親愛的,胡雪巖》

9.21-9.22 19:30/ 9.23 15:00

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

3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天之驕子》

9.21-9.22 19:30

首都劇場

4

江湖戲班話劇《吶 》

9.22-9.23 19:30

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

5

北京市曲劇團《翦氏夫人》

9.29-9.30 19:30

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6

法國巴黎城市劇院《圍城狀態》

10.5-10.6 19:30

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7

陝西人民藝術劇院《平凡的世界》

10.13-10.14 19:00

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8

驅動出品史鐵生作品改編話劇《酗酒者莫非》

10.17-10.18 19:30

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9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天下第一樓》

10.18-10.19 19:30

首都劇場

10

聖彼得堡科米薩爾日芙斯卡婭模範劇院《日瓦戈醫生》

10.20-10.21 19:30

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

11

精英文創《認真的重要性》

10.26-10.27 19:30

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

[說明 : “京味兒”是北京晚報首席記者張鵬的頭條號專欄,全部為原創文章,內容以名人專訪、北京故事、人物特寫為主。如使用請事先聯繫作者,微信號zp5357976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