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起,農村電動車要繳納100元「上牌費」是爲了什麼呢?

說到電動車,在農村幾乎家家都有上那麼幾輛,電動車車體小,靈活,承載和運載能力都適中,在農村生活是絕對少不了的,在農村大部分的農村人出行最多也就是幾公里外的鄉鎮,買些村裡沒有的商品或者辦事,電動車似乎更適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人的收入也逐漸提高了不少,但是電動車卻始終受到農村人青睞,不是因為農村人買不起轎車,是因為電動車比起自行車省力,比起機動車省錢,自然受到農民的青睞。

2018年起,農村電動車要繳納100元“上牌費”是為了什麼呢?

從80,90年代農村道路上密密麻麻的自行車、再到如今村裡無數的電動車,現今隨著電動車技術的成熟,滿足了越來越多的農村人的各種各樣的出行需求和農村時常的需求,電動車似乎還在呈現擴大之勢,據悉現今電動車的產出量也高達近3000萬餘輛左右,人用量在2億輛左右,可見電動車市場之大,電動車更是成為了農村常用的代步工具,拉貨工具,上下班工具。

2018年起,農村電動車要繳納100元“上牌費”是為了什麼呢?

然而電動車相對簡陋,駕駛者基本屬於無證駕駛,安全隱患非常多,不少人也建議國家出臺標準,完善車輛安全性逐步淘汰就有車型,對這些車和駕駛員發放號牌組織學習取證,以此來保障交通秩序也讓大家的生活更方便。

其實在現實情況中不難看到,電動車方便實用的同時,也確實存在著種種弊端。如,1,電動車由於質量上存在一定的隱患,審核上也沒有標準,農民也常常反映到電動車丟失的情況,和因充電時引起的意外事故比較多,2,由於沒有相關的標準,不同廠家生產出來的電動車的速度,外觀,質量等等都不相同,生產管理上還需改善。3,其次就是電動車和轎車相比較來說,沒有轎車的管理上嚴格,監管上存在著漏洞,導致了經常會出現電動車橫穿馬路,闖紅綠燈等亂象,出現的這些現象讓許多人頭疼,更受到不少人的議論。

2018年起,農村電動車要繳納100元“上牌費”是為了什麼呢?

為此2018年起,為了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這些弊端,減少農民朋友的財產損失,在老農所在家鄉已經開始安裝電動車物聯網防盜系統,所謂的物聯網防盜系統指的是在電動車上安裝防盜芯片,懸掛登記號牌對車輛信息、車主信息進行防盜備案登記,當車輛被盜時,農民可以立即找到被盜電動車。農民可以下載相應的APP在上面都有詳細記載。

2018年起,農村電動車要繳納100元“上牌費”是為了什麼呢?

當然電動車“上牌費”需要花費100元,這100元的“上牌費”裡包括了50元的上牌費和50元的保險費。這些在當地實行開來之後,當地農民也必須上牌,否則“禁止”上路。一旦發現這些違規的電動車上路可能要面臨罰款,據悉在有的地方最高可罰款500元。

2018年起,農村電動車要繳納100元“上牌費”是為了什麼呢?

總的來說,這對農民來說是一件好事,在這份“保險”上了之後,農民朋友再也不怕電動車丟失了,不過老農認為,一些上了歲數的農村老年人,他們對這些網上應用繁瑣的操作過程不是很懂。是否還能更加的優化和完善些呢?不過相信隨著這一措施逐漸全面開展後,這些問題也將逐步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