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些農村喜歡用生鐵鍋?

老艾葉


農村人為什麼用鍋喜歡生鐵鍋?

農村人喜歡用生鐵鍋有著他的歷史原因,與現實生活原因所在。

大家都知道,在過去咱們農村,不但家庭人口,吃飯的多,而且家中還喂有生豬,再加上六七十年代,農村又沒有電器化,沒有電飯煲,壓力鍋煮飯,就算是有也太小了,那時候一家人隨隨便便就是六七口,八九口人吃飯,不用生鐵鍋根本就不行的。


再說那時候農村根本就沒有電,只能用柴火煮飯炒菜,就算是有電飯煲煮飯也是徒然,也不一定你那小小的電飯煲煮出飯來夠一家人吃是吧。

可是到了現代社會,一家人再多三五個人吃飯了,你如果還用生鐵鍋煮熟,是不是太大了一點兒,可能你在生鐵鍋裡煮了那一斤米,說不定都成了一張鍋巴了是吧,吃了既不消化,又沒有營養,所以叫得不償失了。

再一個生鐵鍋傳熱慢,只能燒柴,對於現在新農村建設很不適合,只能用煤氣,液化氣代替傳統的柴火煮飯了。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縱然是現在農村還存在用生鐵鍋的現象,也只不是家中逢年過節,紅白喜事人口多用用,大部分的時候,家中人口少,都外出打工了,大家還是用電飯煲,壓力鍋來煮飯,用電磁爐去炒菜了,當然,也不排除一些農村人為了減少家庭開支,選用生鐵鍋煮飯炒菜的可能了。不知道大家現在家中還是用生鐵鍋煮飯炒菜,還是用電飯煲,電磁爐煮飯炒菜呢?歡迎大家都在評論區留言,都相互交流學習一下吧!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農村人為什麼用鍋喜歡生鐵鍋?生鐵鍋和熟鐵鍋的差異其實很大的,那為什麼有一些農村非常喜歡使用生鐵鍋呢,而且生鐵鍋能鑄不能鍛,使其比較厚重,上熱極慢,好像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比較佔有很大的劣勢,那麼為什麼還會對生鐵鍋有這麼痴迷的喜愛呢?


生鐵鍋之所以被喜愛也是具有很多的原因的,第一就是生鐵鍋大都比較碩大,能滿足很多人的食物,肚大乃容也,現在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碩大的生鐵鍋除了逢年過節使用之外,其他時候也是無用武之地。

第二生鐵鍋胎體極為厚重,上熱慢,溫度適中,使用生鐵鍋炸制食物不易炸焦糊,溫度很穩定的特點還提現在製作一些菜餚,燉煮之中,由於溫度恆定,製作出來的食材味道香濃,尤其是使用生鐵鍋製作的大鍋菜,具有不糊鍋的特點被廣為喜愛。

生鐵鍋也被一些老人認為是補鐵的最簡單方法,確實,使用鐵鍋做飯,能有效的補充體內的鐵的所需,尤其是生鐵鍋,在補鐵方面比熟鐵鍋更具有優勢,生鐵鍋容易清洗,比較熟鐵鍋,生鐵鍋更不易生鏽,而不像熟鐵鍋那樣,稍微不注意,就會生滿黃鏽。

雖然村民很喜歡使用生鐵鍋,但隨著在家人口的逐漸減少,生鐵鍋也越來越顯得那麼的落沒,慢慢的被一些不鏽鋼、熟鐵鍋、不粘鍋、電飯鍋的代替,這也是很無可奈何的事實存在,關於生鐵鍋的優點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曉石60374176193


農村人為什麼用鍋喜歡生鐵鍋?

火炕土灶生鐵鍋,這是過去北方農村的標配。農民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常掛口頭嗎?——只要你能考上大學,爸媽砸鍋賣鐵頭拱地也供給!也就是現代鍋的材質有了選擇,以前真沒得選,就是生鐵鍋,你愛用不用。

那年代農村,村民都抱著多子多福的觀念,一對夫妻六七個孩子的現象很多,若是遇到家裡妯娌好幾個還不分家的農村大家族,一大家子幾十口子也常見。阿兮的婆婆就妯娌7個,每家最少4~7個孩子,如此大的家口,沒有幾個鍋灶,幾個8印(直徑650毫米)的大鐵鍋,飯都做不得吃。

所以,阿兮個人觀點,農村人之所以用鍋喜歡生鐵鍋,有以下幾個原因:

1、生鐵鍋規格最全,最普及。

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娃最瞭解,那個時候農村買鍋,夠6印(直徑600毫米)以上的鍋,也只有生鐵鍋這一種了。像鋁鍋、砂鍋等這些,也根本不適合農村燒柴禾的土灶。

一般家裡多於5口人,多選用的是8印大鐵鍋,烀一大鍋地瓜,或鍋底加上鍋樑子,熥上紅鹹菜或小鹹魚,鍋邊“啪 啪”貼一圈黃橙橙的玉米餅子,一大鍋出來一家人吃食。試問,在沒有電、沒有天然氣的情況下,農村人除了弄個大大的生鐵鍋,還有什麼其它選擇?

2、生鐵鍋受熱慢,受熱均勻,可滿足各種烹飪方式。

我們北方農村的大生鐵鍋,都是固定在鍋臺上的,什麼煎炒烹炸燒,煮熬燉溜汆,貼餅子,烙蔥油餅、千層餅,蒸發糕,炸面魚,基本可以滿足廚房裡的各種花式做法。

大鐵鍋燒出的柴禾飯,有一種特別的味道,非常好吃。比如大鍋蒸饅頭,包包子,一大鍋出來,很過癮,也省柴禾,關鍵是更好吃。

3、價廉物美,不變形。

像鋁鍋等,一旦不小心燒乾了水,那危險了,輕則鍋變形,重的可能就直接燒化了。但農村的生鐵鍋,雖然也經歷過很多燒乾鍋之類的事故,但你啥時看到農村的生鐵鍋變形的?一般都是用越久的生鐵鍋,因被植物油和動物油滋養出來,都是黑油亮,看著很有感覺。

4、生鐵鍋抗長期受熱,與北方火炕是絕配。

北方農村的火炕和鍋灶,是特殊加熱取暖的一部分,大鐵鍋絕不僅僅是做飯功能。尤其是冬天,零下十幾二十幾度,大鐵鍋裡添上滿滿的一大鍋水,灶底加上一根耐燒的粗木頭,讓它很小的火焰燃著,一家人睡在熱炕上,管它外面滴水成冰,包你一夜溫暖,睡得渾身舒坦。

5、農村老人相信:用生鐵鍋做飯吃,身體不缺鐵,不會患缺鐵性貧血。

一買來的生鐵鍋有些笨重,也沒那麼光滑,需要“熟鍋”(具體好些程序,比如用豬皮擦,開始多用些大油性的葷菜,把生鐵鍋養熟),熟鍋後,生鐵鍋也很少生鏽的。當然,在使用過程中還需要注重細節:比如刷鍋後,要把鍋抹乾,不能在鍋底存水,存水很容易生鏽的。

綜上5點所述,有這麼多的優勢存在,農村人當然會毫不猶豫選用生鐵鍋了,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我是阿兮,願與愛三農的你做朋友!喜歡請關注 點贊轉發分享!

阿兮隨筆


為什麼一些農村喜歡用生鐵鍋?

農村喜歡用生鐵鍋?並不是農村就喜歡用生鐵鍋,而是以前條件有限流傳下來的一個傳統或者習慣。

生鐵,含有一定碳元素的鐵,可以鑄造但是不能鍛打,既生鐵質地較硬,但是比較脆。這也是也什麼農村的大鐵鍋都比較大、都是固定在灶臺上的原因。生鐵鑄造的大鍋成本要比熟鐵手工鍛打的低的多。


以前農村取暖方式有限,獲得燃料的方式基本都是通過人力獲得。既然獲得了燃料,就要充分的利用燃料,在取暖的同時也可以做飯、炒菜。而生鐵大鍋正好滿足這個條件,厚重可以固定在灶臺上不用搬動。既滿足取暖需求也滿足開伙需求。並且以前沒有計劃生育政策,一家的人口比較多,而大鍋正好能烹製多人的飲食,所以,農村大鍋就一代代的傳下來了。說白了,還是為了生活啊。

生鐵大鍋體積大、厚重,導熱慢、散熱也慢。並且由於體積大,下邊火焰的輻射面積較大,整個鍋體能夠均勻受熱、且大鍋的火都非常急,因此大鍋煮飯能出現一層鍋巴;燉菜也格外有味道。但是大鍋的使用也比較麻煩,需要生火。最難弄得就是刷鍋了,不能移動,用水量還大。



農村人口一點點減少,一戶沒有幾個人了。人們又開始使用鑄造的炒勺。畢竟炒3-4個人的飲食用不了多少燃料。尤其現在煤氣罐;天然氣的普及,大鍋用的越來越少了。說實話還是比較喜歡大鍋做的飯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農村人為什麼用鍋喜歡生鐵鍋?

你好呀!我是農民妹子一枝花。農村人喜歡用生鐵鍋,這是歷史傳承問題,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呀?

很久很久以前,農村人一直用的是生鐵鍋呀,包括城市以前也是吧?一個燒煤球的爐子,然後放一個鐵鍋,不過現在城市是沒有了,都用電和煤氣做飯了。但是在農村很多地方,人家家裡面還是有土灶臺的,上面就是生鐵鍋。而且不止一個,有兩個但三個之多。

我老家還是有土灶臺的,然後就是三個生鐵鍋。一個大鍋,一箇中鍋,還有一個小鍋。三個鍋各有各的用途,分的還挺仔細的。大鐵鍋主要用來蒸饅頭,中國用來炒菜做飯,至於小鍋,是溫熱水用的。

很久以前農村人哪有用電飯煲和不鏽鋼鍋呢?而且都是燒柴火做飯,只有生鐵鍋方便實用。現在農村生活條件提高了,很多農民家庭也不用生鐵鍋了,有人說這樣比較乾淨衛生。以前農村的廚房灶臺後面有一個放柴火的位置,現在的農村年輕人嫌棄不衛生,廚房裡都是櫥櫃,哪有土灶臺的位置?都是瓶裝煤氣和電飯煲,電餅鐺了。

我媽喜歡用土灶臺生鐵鍋做飯炒菜,說這樣的飯菜養人,香甜,人能多吃飯。雖然勸說她多次,還是不用煤氣,不過多少有點進步,喜歡用電飯煲做到了,熬稀粥蒸米飯,她說這樣省事兒。但是炒菜還是用鐵鍋。這也是一種情懷吧?現在有土鍋菜還流行的,說明柴火做出來的飯菜確實很香。

有人說了用生鐵鍋做飯炒菜還能補鐵。這個不靠譜吧,生鐵鍋裡面的鐵是原子態的吧,確定人能夠消化吸收?不過時間長了泡水了生鐵鍋有鐵鏽味是真的。人需要的是離子態的二價鐵,而不是鐵渣子。以鐵鍋補血補鐵的做法並不靠譜。

很懷念在老家用生鐵鍋做飯吃。我家的鐵鍋也不知道換了多少個了?主要就是會越用越薄,最後就會薄的看見下面的火星子。老媽就會用麵糊糊一下,是在堅持不了了,就換新的。


農民妹子一枝花


農村人為什麼用鍋喜歡生鐵鍋?

鐵鍋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它笨重而且容易生鏽。現在科技發達了,各種制鍋材料層出不窮,但老農民們依然有不少人習慣用鐵鍋,特別是在山莊臥鋪這些地方,人們依然用柴火做飯,新型制鍋企業幾乎沒人專門製造出這麼大的鍋來!



所以說,有些農村人依然用生鐵鍋,是生活習慣決定的,也是生產實際決定的。這種方法雖然傳統還有些落後,但卻是非常不錯的鐵元素的天然來源。

在過去,用鐵鍋炒菜做飯是農村人家家必有的做飯裝備,這鐵鍋重重的,一日三餐,那是農家人的飲食期盼,如果閒置幾天不用,還會生鏽!

剛買來的鐵鍋,人們會用豬皮擦拭,邊加熱邊擦拭,這個過程叫做“熟鍋”。熟鍋技術過硬的,以後鐵鍋用起來就不會生鏽啦。



炒菜的鐵鍋越用越亮,奇怪的是熬米湯的鍋一般也不會生鏽。只要你一直用著,它就不會生鏽。

農村鐵鍋,應該是不少人的兒時記憶了!它承載過農村人世世代代的飲食需求,也將成為農耕文明時期的記憶符號。

【關注村姑說村事,我們有緣再相會。】


村姑說村事


農村人喜歡使用生鐵鍋的原因,是用柴火做飯傳熱均勻,不易燒焦,並且價格比鋁鍋便宜。若用鋁鍋傳熱快,不宜使用柴火,價格貴,逐步形成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