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海昏侯,在位27天就因得罪權臣被廢,死後還被一直抹黑

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門接到一則舉報,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盜掘。文物部門隨即對該墓葬周邊區域進行了考古調查。經過五年多的考古發掘和研究,2016年3月2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館召開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佈會”上,專家們據墓中發現的“臣賀”印章,正式確認墓主為漢廢帝劉賀(生卒年: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在位時間: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

真實的海昏侯,在位27天就因得罪權臣被廢,死後還被一直抹黑

專家介紹說:海昏侯墓是目前我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佈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至此,一個久已淡出人們視線,幾乎被遺忘的一個歷史人物——劉賀,再次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一、前朝舊事

海昏侯劉賀,是漢武帝與被譽為“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的李夫人所生之子劉髆的獨生子。

真實的海昏侯,在位27天就因得罪權臣被廢,死後還被一直抹黑

李夫人劇照

漢武帝曾立他與衛子夫所生的兒子劉據為皇太子。

然而,劉據成年後,父子二人性格、秉性、治國理念的差距卻越來越大,矛盾衝突也越來越明顯。一代梟雄漢武帝難免會有廢黜太子劉據,另立合乎心意的儲君的意圖。李夫人雖早逝,但漢武帝對她的思念之情並未衰減。劉髆的舅舅、李夫人的弟弟李廣利繼衛青之後執掌軍權,他與兒女親家,時任漢朝丞相的劉屈氂認為劉髆奇貨可居,於是勾結竄通,尋機廢黜太子劉據,擁劉髆為儲君。

“瞌睡遇到枕頭”,正當李廣利等尋機實現廢立之事時,“巫蠱之變”在京師長安爆發。這一看似不過太子劉據斬殺誣陷自己的漢武帝寵臣江充的小事,卻被留守長安的劉屈氂等捏造為太子意圖篡位叛亂,並誘騙當時在外地巡視的漢武帝,下達平叛詔令。劉屈氂、李廣利等以平叛為藉口,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皇后衛子夫自縊身亡;太子劉據在流亡的路上,因窮途末路,也被逼自縊(一說被追殺者絞死);東宮大多數人或死亡,或被判刑。儲君之位空虛,劉髆無疑是當時最有希望被漢武帝選為太子的候選人。

真實的海昏侯,在位27天就因得罪權臣被廢,死後還被一直抹黑

《漢武大帝》劇照

然而,漢武帝很快洞察李廣利、劉屈氂等人的密謀,李氏家族與劉屈氂家族皆被滅族,公元前88年,劉髆暴卒。史書中語焉不詳的劉髆暴卒,既有可能是患有某種突發性疾病而死亡,也不能排除漢武帝斬草除根的可能性。

漢武帝晚年,立六歲的少子劉弗陵為太子。二年後,武帝去世,劉弗陵在霍光、上官桀等武帝臨終任命的輔政大臣輔佐下,登基稱帝,即漢昭帝。

二、倏忽廢立:劉賀從天界到凡塵

但漢昭帝年僅二十歲,即患病去世,且無繼嗣。霍光在劉氏宗室中最終選中了被封為昌邑王的劉髆的兒子,時為昌邑王的劉賀為昭帝后嗣,繼承帝位。

真實的海昏侯,在位27天就因得罪權臣被廢,死後還被一直抹黑

霍光劇照

據史書記載,劉賀荒淫無道,品行極端低劣,這在《漢書·霍光傳》中霍光陳述廢黜劉賀的奏章中,有詳細的記載。主要說他從被選中做皇帝以來的二十七日內,諸如先帝靈柩尚未安葬,就飲酒吃肉;聲色犬馬,淫亂後宮;大肆委任自己的親信,毫無節制地揮霍各種奢侈物品等不法行為,總計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真實的海昏侯,在位27天就因得罪權臣被廢,死後還被一直抹黑

劉賀劇照

現代史家呂思勉先生認為,上述霍光等羅列的劉賀罪狀,大都為子虛烏有的捏造之辭。其實質在於,劉賀不甘受霍光擺佈,意圖奪取權力,不過失敗而已。

真實的海昏侯,在位27天就因得罪權臣被廢,死後還被一直抹黑

劉賀劇照

即帝位僅二十七日的劉賀被廢黜後,返回昌邑故國,賜湯沐邑二千戶,以前昌邑王的家產,全部還給劉賀。撤銷昌邑王國,降為山陽郡。昌邑群臣二百餘人因為輔導劉賀不力,以至於劉賀犯下如此嚴重的罪孽,所以全部被霍光誅殺。

三、皇帝猜忌下的餘生

劉賀被廢黜後,霍光又選立劉據的孫子劉病已(後改名劉詢)為帝,即漢宣帝。

真實的海昏侯,在位27天就因得罪權臣被廢,死後還被一直抹黑

影視劇中的漢宣帝

宣帝即位初,對劉賀仍有猜忌之心。下詔地方官嚴加督察。山陽太守張敞給宣帝上奏章說:故昌邑王劉賀雖然仍居住在以往的昌邑王宮裡,手下奴婢有一百八十三人,但除了一人經常出來購買各種飲食和日常生活物品外,其他人都不得隨便出入。劉賀今年二十六七歲,膚色為青黑色,小眼睛,鼻子末端尖銳且卑低,鬚眉少,身體雖然比較高大,但患有痿疾,行步不便。無論是面相,還是各種能力,都不具備做大事的資格。宣帝據此奏報,稍微放心了,他知道無需擔心劉賀造反。

不過,為徹底杜絕後患,漢宣帝還是改封劉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實際上是將他從物資豐饒、氣候宜人的山東昌邑封國(今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驅趕到當時還未充分開發,在中原人心目中,尚是瘴氣瀰漫、蠻荒不開化之地的江南地區。

真實的海昏侯,在位27天就因得罪權臣被廢,死後還被一直抹黑

實際上是被貶居海昏的劉賀,非常低調。但內心對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命運鉅變,恐怕不會毫無波瀾。因而,數年後,揚州刺史柯上奏劉賀與故太守卒史孫萬世私下來往,據說孫萬世問劉賀:“以前霍光廢黜你的時候,為什麼不固守皇宮,殺了霍光,而是聽任霍光廢黜你,不加反抗呢?”劉賀思索片刻後回答說:“以前那件事,做的確實是失策了。”有司對此舉報進行了調查,確有此事。有司上奏劉賀犯有大逆不道的罪行,請皇帝批准逮捕他。漢宣帝下詔命令道:逮捕就不必了,將他的封戶剝奪三千。交付地方官嚴加管束。

因言獲罪的劉賀自此更加沉默了。海昏侯墓出土的有關文物表明,劉賀不斷採取各種方式,希冀宣帝能象對待其他列侯那樣,以平常心看待他。可惜,這麼卑微的小小願望,漢宣帝也沒有幫助他實現。比如,劉賀墓中隨葬有一枚墨書“南海海昏侯臣賀元康三年酎金一斤”的金餅,這就是史書記載的“酎金”。

真實的海昏侯,在位27天就因得罪權臣被廢,死後還被一直抹黑

海昏侯墓出土酎金

“酎金”本是漢朝諸王、列侯在京師長安太廟中,協助皇帝祭祖時,按封國人口比例,繳納給皇室的錢物和特產,由主管皇室財物的九卿少府收受。史書記載,劉賀或許準備好“酎金”,還未上繳前,侍中衛尉金安上給宣帝上了一道奏章:劉賀是一個嚚頑放廢之人,不宜得奉宗廟朝聘之禮。宣帝准奏。這枚“酎金”因此無緣貢獻給朝廷,只好待劉賀去世後,作為隨葬品,置於其墓中。宣帝對劉賀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劉賀死後,豫章太守廖又上奏宣帝道:“海昏侯劉賀死了,他的繼嗣本來是劉充國,可是劉充國也死了,陛下仁慈,破例讓劉充國的弟弟劉奉親繼嗣;現在,劉奉親也死了,劉賀的兒子們,快死光了,這是上天要讓劉賀這種不仁不義的人絕後啊。陛下聖明仁厚,對待劉賀很優厚,即便是舜帝對自己的弟弟象,也不過如此了。建議取消劉賀的兒子繼嗣海昏侯爵位的權利,以遵奉上天之意。”漢宣帝讓大臣們議論此事,大臣們都認為,確實不適宜讓劉賀的兒孫繼嗣。於是,海昏侯國撤除。漢元帝時,又封劉賀的另一個兒子劉代宗為海昏侯,傳子至孫。

所以說,最是無情帝王家,同時史書上一些內容,也不能盡信,還得好好推敲才行。你說呢?

參考文獻

1.(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2.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 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彭衛、楊振紅:《中國風俗通史》(秦漢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5.辛德勇:《海昏侯劉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