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的曆法和論命

南半球的歷法和論命

南半球的歷法和論命

一直以來很多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朋友給我來電話,委託我給寶寶起名。澳利亞和新西蘭位於南半球絕對不能用過中國的八字曆法來推論,必須根據當地的立法翻譯,感謝澳大利亞易經學會會長陳炎枝先生的文章,他詳細的整理南半球的歷法和論命,我再次整理分享給大家

南半球主要的國家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再加上一部分非洲和南美國家。無論是中國八字風水,還是西方的星象,全部是以北半球的氣候星圖為準。

南半球四季分明的地區,寒暑春夏秋冬四季和月份,和北半球相差六個月造成中國玄學文化產生不同的理論。

南北半球季節的形成

地球恆以23.5度的斜向繞太陽運轉,繞行的軌跡就是一般所稱的“黃道”,由於繞行的位置與太陽照射角度不同,而造成春夏秋冬四季;如附圖一所示,當地球運行到橢圓形黃道左側的轉折點時,太陽直射於南迴歸線,北半球是背陽最多,受到太陽照射最少,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就是二十四節氣中冬至的日子。

南半球的歷法和論命

當地球運行到橢圓形黃道右側的轉折點時,太陽直射於北迴歸線,北半球是向陽,受到太陽照射最多,白天最長夜晚最短,也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又當地球運轉到橢圓形黃道的上下,太陽直接照射在赤道上,太陽照射南北半球是均等的,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和秋分;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也就是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最中間的日子。

而南半球的情況正好完全相反,當地球運行到北半球黃道上的冬至點時,太陽直射於南迴歸線,南半球是最向陽,受到太陽照射最多,白天最長夜晚最短,類似北半球二十四節氣的夏至;當地球運行到北半球黃道上的夏至點時,太陽直射於北迴歸線,南半球是背陽最多,受到太陽照射最少,白天最短夜晚最長,類似北半球二十四節氣的冬至;春分和秋分也依相同的時間點互換,同時,在南半球還沒有節氣的名稱之前,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就暫時依次序予以定名。

南半球的歷法和論命

南北半球的二十四節氣

南半球的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四個時間點的理論基礎確立了,我有很多朋友居住在澳大利亞,南半球較為先進的幾個重要城市,如堪培拉,悉尼,墨爾本,布里斯本和凱恩斯等,東經150度的東十時區所屬地區,我在網上找到了南半球的立法。

南半球的歷法的構架,是依南半球的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四個時間點在黃道上的詳細的宮度分秒,在東經150度的年月日和時間;接著再依北半球二十四節氣的順序,依序布建於四個時間點之間,而成南半球的二十四節氣;基本上南北半球的二十四節氣,正好是在相對的位置,節與節氣與氣都正好相差六個月。

南半球的歷法和論命

感謝澳大利亞易經學會會長陳炎枝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