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台,分類施策重塑城鄉關係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臺,分類施策重塑城鄉關係

“我國擁有13億多人口,不管工業化、城鎮化進展到哪一步,城鄉將長期共生並存。40年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40年後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9月26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簡稱《規劃》)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這既是我國出臺的第一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年規劃,更是統籌謀劃和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綱領。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介紹稱,《規劃》按三個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設定了階段性目標,明確了今後5年的重點任務,提出了22項具體指標,首次建立了鄉村振興指標體系。同時,對於本世紀中葉時的實現目標,《規劃》還分兩個階段作了遠景謀劃。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向中國建設報表示,整個《規劃》都是很務實的,其中反覆強調,鄉村振興千萬不要搞假大空的東西。同時,還強調這是一個長期規劃,不能急於一時,各地務必因地制宜、分類推行,不能千篇一律,必須尊重客觀規律。“這對當下正在蓬勃發展的鄉村振興事業而言,既是行動指南,更是一種約束。”

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

鄉村振興這一戰略在去年的十九大報告中被首次提出,隨後,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簡稱《意見》)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規劃》的出臺則意味著鄉村振興將全面落地實施。

與《意見》制定的鄉村振興2020年、2035年和2050年“三步走”時間表相比,《規劃》進行了細化:到2022年,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現代農業體系初步構建,農業綠色發展全面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鄉村產業加快發展,農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基本建立;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紮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意見》曾提出,鄉村振興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農民主體地位、鄉村全面振興、城鄉融合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因地制宜、循序漸進7個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規劃》新增加了“改革創新、激發活力”原則,要求不斷深化農村改革,擴大農業對外開放,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調動各方力量投身鄉村振興。以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撐鄉村振興,以人才匯聚推動和保障鄉村振興,增強農業農村自我發展動力。

張勇表示,《規劃》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圍繞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對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健全現代鄉村治理體系、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等作了明確安排。同時,《規劃》圍繞鄉村振興“人、地、錢”等要素供給,提出了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政策舉措。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臺,分類施策重塑城鄉關係

突出強調城鄉融合發展

“一般工業化、城市化都會伴隨著鄉村的衰敗,這是世界各國的普遍規律。我們在這個時候提出鄉村振興,是把它放在城鄉融合發展的維度上考慮的。我們國家既要城市興也要鄉村興,‘兩條腿走路’一個都不能少。”呂德文表示,突出城鄉融合發展是基於我國城鄉關係歷史和未來的一個重要判斷,也是我國大國治理不一樣的地方,將近14億的人口,即便城市化率達到75%,依然還有非常龐大的農村群體。

對此,《規劃》提出,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具體行動上,要順應城鄉融合發展趨勢,重塑城鄉關係,更好激發農村內部發展活力、優化農村外部發展環境,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雙向流動。

人才支撐方面,《規劃》從職業農民、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和社會人才三個方面作了明確: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培養新一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加大“三農”領域實用專業人才培育力度,提高農村專業人才服務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研究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和管理辦法,鼓勵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

用地保障方面,要完善農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體系,盤活存量,用好流量,輔以增量,激活農村土地資源資產,保障鄉村振興用地需求。《規劃》指出:健全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農村新增用地保障機制以及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包括在一定前提下,允許縣級政府通過村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優化村莊用地佈局,有效利用農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設用地。

在資本支持方面,《規劃》提出,要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堅持財政優先保障、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比例、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另外,國家將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

呂德文認為,目前我國仍處於快速城市化進程中,人才主要向城市流動。但當城市化率達到70%左右時,其進程將會放緩,農村的一些資源優勢將會顯現,加上國家對農村政策的傾斜以及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人才等資源的雙向流動將更加普遍。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臺,分類施策重塑城鄉關係

因地制宜、有序推進是關鍵

“不同地域農村的差異確實非常大,不能定‘一刀切’的農業農村發展規劃指標和目標。要遵循農村經濟發展的規律,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實際的發展目標。”張勇表示,《規劃》著重注意了這些問題,提出要區別對待,根據發展階段不同、實際情況不同、差異的客觀存在進行區別處理。

例如,《規劃》把現有鄉村分成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和搬遷撤併類4類。針對這4類不同鄉村,分別明確了鄉村振興的原則、方向、目標和任務。比如,對於規模較大的中心村,要在原有規模基礎上有序推進改造提升,強化主導產業支撐,支持農業、工貿、休閒服務等專業化村莊發展;對於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村莊,可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生態宜居搬遷、農村集聚發展搬遷等方式,實施村莊搬遷撤併。

在推進鄉村振興上還講求“梯次”。《規劃》提出,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集體經濟實力強的鄉村,到2022年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起到示範帶動作用。其他大部分村莊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點為2035年,而貧困地區則要求到2050年如期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就要區別農村的實際情況,防止一哄而上、‘一刀切’,不顧客觀現實,盲目制定高目標。”張勇說。

《規劃》還指出,要充分認識鄉村振興任務的長期性、艱鉅性,保持歷史耐心,避免超越發展階段,要統籌謀劃,有序推進。《規劃》針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這兩個階段分別明確了工作重點。此外,要把握好節奏力度,立足當前發展階段,科學評估財政承受能力、集體經濟實力和社會資本動力,避免負債搞建設,合理確定鄉村基礎設施、公共產品、制度保障等供給水平,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規劃》雖然屬於頂層設計層面,但也很強調基層探索的重要性。“各個地方要因地制宜、分類推行,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畢竟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點,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呂德文表示。


延 伸 閱 讀:

無錫蜜桃村多產業協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張 楓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臺,分類施策重塑城鄉關係

前不久,無錫田園東方蜜桃村北區“蜜桃街”亮相,同期作為北區主力業態的“植物大戰殭屍農場”、“瘋狂拖拉機農場”也相繼開園迎客,吸引了不少遊客關注。其中,植物大戰殭屍農場由田園東方聯手美國藝電傾情打造,將線上遊戲多種故事場景復原到農場中,讓人身臨其境。農場包括殭屍營地、植物營地、對戰迷宮、後院草坪等區域,在這裡孩子們自己探索非動力遊樂,開啟農場大冒險,在田野中盡情撒野,感受農耕體驗,體驗植物認知,近距離接觸可愛的農場萌寵,和爸媽一起探險、採摘、做手工、吃有機餐、化身植物俠、做crazy農場主……

而瘋狂拖拉機農場由田園東方旗下樂園創意設計公司田園爭伯獨立打造,以俏殼雞、逗皮羊、朗哞牛為原創IP,集動物觀賞、農作物科普及農莊餐飲體驗為一體,營造了一個被外星人改造的農場空間,以一條主題故事線,將自主研發的軌道拖拉機騎乘、飛碟衝撞的“傾斜小屋”、草垛圍合的農場卡丁車等豐富有趣的體驗活動進行串聯,大朋友小朋友都可駕駛安全有趣的拖拉機在田野中盡情撒野,在豐收的喜悅中尋找等待外星人的再次到來。

通過多種業態的集聚與融合,蜜桃村全方位展現了新時代背景下豐富的田園文化內核,以全新的方式演繹獨具魅力的田園生活,讓更多人在這裡欣賞田園風光、品味鄉村土產、瞭解風土人情、體驗田園文化。

“蜜桃街佔地42畝,由17大主題業態組成,是水蜜桃一、二、三產融合協同發展成果和當地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在功能組團設置上涵蓋了觀光休閒、餐飲娛樂、文化體驗等文旅要素。伴隨著蜜桃街開街,我們聯合當地政府成立了‘鄉村振興講習所’,依託當地鄉村振興在農業綜合改革、美麗鄉村建設與田園綜合體模式中的探索與實踐,由田園東方、太悅研究院、創業帶頭人、鄉土人才等組成師資團隊,擬開設60多堂專題理論課程,充分利用田園東方蜜桃村、安陽書院、特色鄉村等現有的文化與實踐教育場所,將理論與實踐、講習與產業、教學與培訓相結合,把‘講習”貫穿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引導鄉村振興向深入發展,同時把經驗介紹給更多人。”田園東方負責人表示。

在蜜桃街開街之際,田園東方還發布了一款以陽山水蜜桃為原材料,歷經兩個月精心研發的蜜桃酥產品。由於口感酥軟,桃香濃郁,且不含防腐劑,一經推出就廣受好評,熱銷斷貨。近期,集中展現當地水蜜桃文化的“蜜桃故事館”、無錫當地老物件集合店“陽山老時光”,以及以有機蔬食餐廳、田園市集、創客農莊為代表的田園鄉村生活類體驗業態也將逐步開放。

事實上,在蜜桃村北區其他業態投入開發之前,2013年田園東方就成立了無錫田園東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田園東方品牌的陽山水蜜桃產業鏈為基礎,打造現代化、科技化、品牌化的農業公司,成為無錫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在做大、做強水蜜桃產業的同時,田園東方積極通過農業與文旅產業的結合,在蜜桃村打造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模式:位於小鎮中心蜜桃街的蜜桃故事館可提供水蜜桃生產加工的展示和體驗活動;廢棄物循環利用中心可實現桃枝、殘次果等水蜜桃的資源化再利用;合作社還可為水蜜桃種植戶提供技術、金融、生產資料、勞務輸出、政府補貼、品牌服務等方面的支持。

與此同時,近年來該公司旗下的田野樂園業務板塊也在一系列的項目實踐過程中逐漸成熟,形成集IP研發/合作、產品策劃、投資開發、工程建設、運營管理為一體的業務發展模式,目前正在京津、成渝和華南地區輸出。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臺,分類施策重塑城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