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尊重漢字,回歸傳統

我剛才和我們那個張院長啊,在溝通。怎樣把這個課程製作成視頻,以便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探討。在沒有製作視頻之前呢,我就通過這種語音的方式和大家溝通。我為什麼要說說這個:尊重漢字,迴歸傳統?因為我們國家的書法家,他目前其實是。非常亂啊,有很多人主張創新。有些創新脫離漢字的基礎。那我們的這一節課就是要講尊重漢字,迴歸傳統。

吳志:尊重漢字,迴歸傳統

這個字啊,我們人人都會寫。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啊,中國人沒有人可以離開漢字,人人都離不開。但是了未必都能把字寫正確,寫清楚,寫美觀。使人感覺到舒服,而不是眼花繚亂,望而生厭。寫字學習,不要急躁,踏踏實實來寫,用心把字寫好,把字寫好了修養自然也就來了。

這個字啊,寫的怎麼樣,其實他是人內在修養的一種外在的表露。在我們國家。傳統的書法理論當中。有很多卓有成就的書法家。他習慣了把寫字與做人完美地結合起來,特別是我們西漢晚期的那個楊雄在《揚子法言》中他就明確的講道:書,心畫也。

吳志:尊重漢字,迴歸傳統

我們國家在以前封建時代,那個啥,以前官員的任用他都把書品與人品比較。寫字的好壞作為考核人品的一項重要的條件。想當官的就必須寫好字,如果寫不好字的話,你不可能當官。朝廷也不可能會用你。

吳志:尊重漢字,迴歸傳統

你看這個圖片,這個書法家。平心而論,字寫得可以。但是後面大寫的馬字。他那個馬的上半部分,它是用繁體的寫法。按照這樣的寫法他下面的橫畫應該寫成四點。下面的橫他用簡化的寫法,這個是不我符合我們傳統的這種寫法。要麼繁寫,要麼簡寫,如果是參賽的話,參加比賽,那種字會被視為錯別字。

在我們國家現在有一種學科叫做筆跡學。我們寫字的筆的筆。跡是痕跡的跡。它是通過對這個課題的筆跡進行不同的規律的研究。反映書寫者的個性,心理和行為特徵的一種交叉學科,他是研究。我們文字筆跡特點和人內在素質之間的聯繫。和他的客觀規律的學科,一心理學行為學。人才學和等有密切的聯繫。

吳志:尊重漢字,迴歸傳統

這個著名書法家為了炒熱度,故意寫自己也看不懂的作品。是為了引起圍觀。從筆跡上已經看到了的躁動和病態。

所以一個人好好的練練習書寫的過程啊,字寫好了。他的修養也提高了。內在的素質也提高了,認認真真的臨摹前人的碑帖。一絲不苟的按前人的筆法筆畫。不斷的修正隨意書寫的這種習慣。博採眾長,寫字修行的過程,是自己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文化素養不斷提高的過程。

當我們面對先人很有成就的書法家的作品,往往會被古代的書法家的人品也作品清新很折服,慢慢的那種浮躁,虛榮驕傲之心也會隨之而止。

吳志:尊重漢字,迴歸傳統

吳志:尊重漢字,迴歸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