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知道雲南的人不一定知道建水,知道建水的人不一定知道西莊,但你有可能知道“十二道鋒味”裡那道清香四溢的“

草芽炒香菇”吧!

今天就和我們一起來到西莊鎮團山村,和這個中國傳統古村落撞個滿懷。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團山村東寨門


團山村距建水城西十三公里,至石屏方向的國道323線和個碧石鐵路從村前經過,設有團山火車站。一個距今六百多年的村落,至今仍有村民世代棲居於此,依山傍水,善草編,喜食燒豆腐,獨有草芽聞名於世。村內仍保存著舊時的集市,每天清晨村民於集市內採購當天的食材和日用。這裡的生活聽上去就如同詩書裡的場景,處處雕樑畫棟,清風徐來。

團山村迄今六百餘年,團山村起源張氏,至今張氏子孫已源至二十一世。現住團山村的張氏家族人口已達200多戶,1000餘人。倘若你在村裡見到一個人想聊上幾句,隨口叫上一聲“張大哥”或“張大姐”,八成是錯不了的。

團山民居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至光緒年間達到鼎盛。團山村背靠青山、面朝平壩,一派田園景色,現存清末古建築21座(皆有人居住),佔地18384.5平方米,建築面積16158平方米。團山民居的建築裝飾均為清式風格,各民居在嚴格遵守當時建房等級制度的基礎上雕工精巧、極富創意、精美絕倫、各具特色,是現存“雲南最精美古民居群”之一。

上圖讓大家體會一下。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解放後的鄉公所——留苑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張家花園裡的外國友人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將軍第裡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壽匾”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隨處可見的草編用具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尚有村民居住的老宅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斑駁的牆壁和青石板路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村裡現存文革時期標語和仍在經營的供銷社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賣貨的老人和忙於草編的婦女


村寨中現保存清末古建築21座,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十二道鋒味的錄製現場——皇恩府。

皇恩府始建於清光緒年間,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自然組合的院落形態。在整個團山名居中,它是等級最高,保存最完好的。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皇恩府大門

老宅的傳人張永立老人現在和老伴一家五口人依然生活在皇恩府裡。張老說:“人是房子的膽,人不在就容易倒塌,我們住在這裡是歷史的責任……”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皇恩府內院圖片 左邊的廂房就是當時謝霆鋒和陳偉霆住的客房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府內一隅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府內保存完好且頗具雕刻藝術的鎏金門窗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三億年前的墨花石整體雕刻而成的“墨池”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鋒味家族與張老一家的合影及紀念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張老送給雲遊侶紀的團山留念

一勤天下無難事 百忍堂中有太和” 這是團山村裡張氏宗祠的治家格言,團山村的村民至今依舊勤勞謙卑,這座六百多年的安靜古村落傳承的不僅是歷史的迴響,根植於此的更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精神寄託。

與“十二道鋒味”撞滿懷

張氏宗祠祖訓

歡迎搜索關注雲遊侶紀

快來!快來!就差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