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精神建小寨 小寨脫胎變「大寨」——西峽縣國土資源局駐石界河鎮小寨村第一書記張河偉

一提起小寨村第一書記張河偉,貧困戶關瀏毅率先豎起大拇指讚道:“自從張書記來了小寨村,村裡戶裡變化可大了。經常能看到他挨家挨戶走訪,就是在張書記的幫扶下,我辦起了小商店,收入翻了翻!”

2015年3月,張河偉把年邁多病的老母親和正在讀高三的女兒、上幼兒園的兒子留給在飯店工作的妻子,堅決服從局黨組的安排,到石界河鎮工作並任小寨村扶貧工作隊隊員,2017年11月起,擔任小寨村第一書記。小寨村位於伏牛山區腹地,屬於典型深山村,農業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到村後,他迅速走遍全村的16戶貧困戶,訪貧因、挖窮根,並深刻認識到貧困村脫貧關鍵是要解放思想認識、學習大寨精神,培育主導產業、解決內生動力,結合村情提出“鞏固菌果藥、發展養殖業”的工作思路,切實推進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增收,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小寨村實際的扶貧工作路子。

抗穩政治擔當,建好堅強堡壘

雖然小寨村黨支部是縣委表彰的先進基層黨組織,支部書記殷國強是全縣“紅旗”村黨支部書記,班子基礎比較好。但張河偉依舊保持高度的責任心與政治使命,與殷書記經常談心,勉勵殷書記以“三有三帶”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 “個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富”的政治擔當,切實發揮好帶頭人作用;同時嚴格全體村幹部和黨員,各項工作都要走在全鎮的前列,使從而把支部建設的更加堅強有力。為凝聚黨員、服務群眾提供便捷條件,他積極奔走,多方爭取,獲得經費8萬元,完善村支部活動陣地;為提升黨員素質、鍛造具有先進性的黨員隊伍,他認真落實黨支部“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黨員活動日等制度,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等紅色學習教育活動,利用黨員遠程教育系統加強教育培訓。為落實“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指導思想,依託支部陣地強化宣傳引導,2015年3月至今召開大小會議40餘場次,現場培訓16次,參會群眾1500餘人次,通過大力開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寨精神、“精準扶貧不是養懶人”等思想培訓會,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突出群眾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群眾全程參與到扶貧開發中,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2018年換屆中,殷國強全票當選村支書兼村主任,其他兩委委員也都高票當選,初步建成了一支具有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堅強堡壘。

做實精準扶貧,打好攻堅戰役

2015年剛到村時,張河偉對扶貧工作一竅不通,16戶24人貧困戶均是“疑難雜症”,完全不知道從哪裡突破、從那裡下手。面臨困難和挑戰,他沒有氣餒,邊幹邊學,在學習業務知識的同時,虛心向鎮村兩級老同志請教學習,認真鑽研扶貧業務知識,將國家扶貧政策熟記於心,從開始的門外漢,逐漸成為行家裡手。針對貧困戶情況,積極與局領導進行溝通,並根據幫扶對象不脫貧、幫扶不走人的原則,制定了《土地局與石界河鎮小寨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實施方案》,組建了13名中層以上黨員幹部幫扶隊伍,每月定期到戶貧困群眾家中開展幫扶、慰問等活動。針對小寨村特點,張河偉為所聯繫的貧困戶提供兩頭小豬仔,有貧困戶養殖,年終豬肉由幫扶人員回購,平時他邀請畜牧局技術員定期到村技術指導,這樣每個貧困戶年可增收1500元左右。作為第一書記,我與村“兩委”幹部充分調研協商,根據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充分尊重貧困戶意願,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強制命令,在貧困戶房屋改造上,根據不同情況,確定了16戶戶容戶貌提升和14戶危房改造;在生產就業上確定了7戶轉移就業和5戶發展到戶增收項目,確保貧困戶能脫貧穩的住,確保了“真扶貧”,做實了精準扶貧幫扶工程。今年全縣第一季度扶貧檢查中小寨村榮獲全縣第一名;今年全省半年脫貧工作檢查中,小寨村代表西峽迎檢,受到縣領導的肯定和好評;今年7月,市委組織部和市紀委聯合組織的脫貧攻堅業務知識考試,張河偉榮獲全縣第一名。

真心融入群眾,辦好為民實事

第一書記要與群眾打成一片,進百家門、了百家情、曉百家難。作為一名從小在縣城長大的人,張河偉迅速適應角色,帶著對小寨群眾最樸素的感情,撲下身子,走組串戶,說農家話、學農家活、熟農家情、辦農家事,當好農家“子女”、做好農家“親戚”,也在走訪中對小寨的各個方面有了深入的瞭解,與小寨幹群結下了深厚感情,為制定幫扶思路舉措積累了第一手資料。在貧困戶認定、制定脫貧措施等工作的過程中,他經常到群眾中調研,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凡是涉及扶貧的政策不僅讓貧困戶知情,還宣傳讓全村每一位群眾熟悉,爭取到絕大多數群眾的理解支持,並最終將異地搬遷、到戶增收、學生救助等各項政策福利穩妥有序落實到群眾中。通過各級領導的支持,2015年至今,張河偉爭取到縣國土局、瑞發水電公司提供幫扶項目資金60餘萬元,水泥200噸,為小寨村硬化村組道路,修建防洪堤壩及恢復耕地,利用第一書記項目資金建設40千伏光伏發電,使村集體建設收入年收入3萬元以上。小寨村村實現了村有集體經濟收入,有通村硬化路,有安全飲用水,有生活用電,有衛生室,有文化室,有寬帶網等,整個小寨村已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局面,初步建成了一個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小山村。

初心依舊,逐夢扶貧;久久為功,夢想開花。張河偉認為:“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意志,經過不懈努力,小寨必將迎來脫胎換骨的嶄新變化,小寨變‘大寨’的夢想終將變為現實。”

在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張河偉始終在“第一書記”的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小寨變“大寨”的康莊大道上,用實際行動交上一份第一書記的精彩答卷!(決策探索雜誌 記者劉振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