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軍閥死亡,64名壯漢爲他擡棺,萬餘百姓自發送殯

在袁世凱死後,各地大大小小的軍閥為爭地盤展開了混戰,仗一打起來吃苦的就老百姓了,抓壯丁、增加稅收、房屋被毀等等,都發生在了老百姓身上,他們對軍閥恨之入骨。


一個大軍閥死亡,64名壯漢為他抬棺,萬餘百姓自發送殯


可是有一個軍閥的死亡,卻讓全國人為之悲痛,這個軍閥就是吳佩孚,第一個上《時代雜誌》封面的中國人,吳佩孚是山東蓬萊人,儘管家境貧寒,他仍堅持苦學,並在22歲時考中了秀才。

不過晚清的秀才沒什麼大作用,他順應局勢發展投筆從戎到了軍閥曹錕手下當兵,在曹錕的提攜下,1922年,吳佩孚成為了直系的總司令,並且在這一年,打敗了張作霖的12萬奉軍。

從此吳佩孚威震全國,他率領的直系軍隊也被看作是最強的軍閥,從1922年到1926年,這近4年的時間基本上是吳佩孚的巔峰時期,他的一舉一動也影響著中國安寧。

在這期間吳佩孚也幹了一些壞事,鎮壓工人罷工就是其中的典型,在漢口、鄭州和長辛店等地,吳佩孚殺害了不少工人,製造了流血事件,一度讓他的名聲跌入低谷。

1926年,北伐軍進攻武昌,吳佩孚戰敗逃往了信陽,此時時運不在吳佩孚這邊,在軍事上吳佩孚接連戰敗,最終在1927年徹底失敗,逃到了四川,尋求軍閥楊森的庇護。


一個大軍閥死亡,64名壯漢為他抬棺,萬餘百姓自發送殯


俗話說“龍游淺水遭蝦戲”,吳佩孚到了四川引起了四川軍閥的不安,當時日本特務到四川,找到吳佩孚表示願意資助他東山再起,說白了就是給錢給槍,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吳佩孚自然知道知道日本人的鬼心思,當時日本特務代表承諾,送步槍十萬支,彈藥若干,外加一百萬貸款,這樣的資助足以讓吳佩孚重新雄起,可是吳佩孚拒絕了。

如何換成其他沒節操的人,可能就答應了日本人,可是具有愛國心的吳佩孚沒同意,儘管如此,吳佩孚在四川仍引起了不安,為了平息怨恨,他只好離開四川到北平當起寓公。

1932年,吳佩孚在北平過起了養花遛鳥的生活,這期間日本人一心盤算這如何侵略中國,1935年,日本人想請吳佩孚出山當傀儡,吳佩孚沒同意,招致日本人忌恨。

1939年12月4日,吳佩孚吃東西時傷到了牙齒,就去了一家日本人的醫院治療,結果是“肥豬撞上屠夫門”,吳佩孚在醫院不明不白的死了,是個人都知道這是日本人乾的,苦於沒有證據。


一個大軍閥死亡,64名壯漢為他抬棺,萬餘百姓自發送殯


吳佩孚終年65歲,因其愛國不懼日本人的精神被國人所敬重,蔣介石也為他送了輓聯,他出殯那天各界人士皆來送行,上萬民眾也自發前來送行,他是棺槨由64名壯漢抬著下葬,其墓至今保存完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