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孩子,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你?

自卑的孩子,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你?

自卑的孩子,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你?

晓晓生最近收到很多家长的咨询,他们提到自己的孩子总是又喜又忧,喜是因为自己家的孩子安静、不闹腾,周围的人似乎都很羡慕,但忧也忧在孩子安静的背后似乎都有些自卑,他们胆小、怯懦,甚至有些孤独。

自卑,相信是大多数人都有过的感觉,当我需要面对大众去表现自己却忍不住紧张的时候,当我发现身边人都比我优秀而我追赶不上的时候,当我非常努力却依旧达不到标准的时候,那种无力、不能自助的复杂感觉,大概就叫做自卑。

而孩子处在自我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总是认为自己的能力或天赋不如别人,自己始终无法追赶上前面的同学,那么他们会表现的畏首畏尾、缺乏胆量,一旦出现失误会认为全是自己的原因,在人际交往和学习中越来越没有勇气和信心,影响今后的发展。

现在社会更欣赏的是自信、敢于展示自己的人,家长们都很着急,自己的孩子以后“吃不开”怎么办,今天,晓晓生就想和您一起探讨,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再自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性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孩子自卑性格的形成与婴幼儿时期父母的养育有很大关系。请你想一想,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当他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您是否能及时给予认可和支持?当他遭遇挫折之后,您是否会先给他一个保护的拥抱?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其实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很大影响。

但是各位家长也不用太过自责,认为孩子的自卑都是因为自己没有教育好,一个性格的形成,虽然家庭因素占了很大比重,但同伴、学校等因素也不可忽视。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抱持性的环境”,这个环境有两层意思,一是,在婴儿的自体满足中给他认可;二是,在他经历挫折的时候给予他保护,简单来说,就是接纳孩子的害怕并给他支持。

抱持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会害怕自己表现出弱小,因为他知道会有一个更强大的人保护自己,对于自己的恐惧也不感到羞耻,而是勇敢地面对,因为他知道自己会得到帮助而并非羞辱。这样孩子在面对外界时就不会表现的自卑、内向、不敢尝试,因为他们能从家庭中汲取足够的力量去尝试、去战胜,并且不害怕失败。

晓晓生希望觉得自家孩子自卑的你们,不要因为他的胆怯而觉得愤怒、生气,斥责他:“你怎么那么不争气”,自卑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绪,这个时候请您多理解一下他们,想一下他们此刻内心的感受,给他们“你很棒”、“你可以和他一样优秀”的积极暗示;及时观察、帮助调整孩子的目标,帮他们设定力所能及、能够够一够努力得到的目标,一步步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不仅看到自己不如他人的劣势,更要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其实无论是婴幼儿还是青少年,甚至即使已经长大成人、独立生活的成人们,父母的肯定、支持与赞许都是我们生活力量的源泉之一。所以,晓晓生希望所有的家长们都能从今天起,多关心、帮助您们的孩子,当他们想要说话时,耐心地倾听与理解;当他们想要尝试时,表现出您的赞许和支持;当他们尝试失败后,先给他们一个爱的拥抱,传递出“我们永远在你身后”的温暖,然后教会他们安然地接受失败、下次继续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