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英語啓蒙的那些坑,千萬不要踩!

最近放假有朋友電話過來,向我討教孩子學英語的“秘訣”,並讓我推薦一點“磨耳朵”的學習資料。其實我既不是英語老師、也不是育兒專家,但因為多年從事英語啟蒙教育,對此方面還是頗有些心得可以分享。

孩子英語啟蒙的那些坑,千萬不要踩!

我對朋友說:“在幼兒英文啟蒙中,像‘磨耳朵’、‘營造英語環境’等等確實非常重要,但是務必要避開幾個讓英語啟蒙‘事倍功半’的誤區哦!

1、只要讓孩子不停地聽,自然而然就能習得語言

有許多寶爸寶媽認為,從孩子一出生就要不停地提供“磨耳朵”的音頻資料給他們聽,而且只要堅持,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學會英語,而且語感也會特別好。其實大錯特錯!

孩子英語啟蒙的那些坑,千萬不要踩!

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說過:“語言的掌握,是要在可理解的語境下自然而然實現的,只有習得者接觸到大量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時,習得才有可能實現”。可以看出,孩子是要在理解的情況下進行有效輸入才能習得一門語言,所以孩子光去聽英文音頻和聽鳥叫一樣,時間無論多長都沒有感覺。

如果想讓孩子真正地學懂英語,就必須把語音和對應的實物或者圖片一一聯繫起來,讓孩子的想象和音律結合起來,一些簡單有趣的英文繪本和好看好玩的英文動畫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一定詞彙和句型的積累,再加之階梯式的英文音頻,才能讓孩子學英語“事半功倍”!

孩子英語啟蒙的那些坑,千萬不要踩!

2、孩子無法進行二語習得,因為我們沒有環境

一些家長都知道營造英文環境的重要性,但都普遍會選擇對原有環境的妥協,覺得自家沒法給孩子英文的環境。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時代變了!網絡時代的資源比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新一代的家長們也今非昔比,普遍有說幾個單詞、說幾句日常英語的能力。事實上,我們完全能夠創造二語習得的人為環境!

其實家長的英語水平不好並不影響營造英文環境,只要有一點單詞、句型的基礎知識,就完全可以做到孩子的英語啟蒙老師。在啟蒙階段,家長可以通過“名詞指著說”和“動詞TPR”兩種方式,在家庭的實際場景中對孩子說英語,讓孩子接觸到最初的英語詞彙,然後過渡到說詞組和句子。當家長感到教得有些費勁,就給孩子念一些分級的繪本,之後再考慮給孩子報班,把這種說的環境搬到課外班。

孩子英語啟蒙的那些坑,千萬不要踩!

3、花高價給孩子報名了外教班,英文肯定能上去

之前碰到一個家長,每個月花近兩萬的價格給孩子請了一個外教進行一對一練習英語口語,外教每天的任務就是陪孩子聊天兩個小時。但過了半年,家長反映說孩子英文長進的水平遠沒有現在預期的那麼好,一些簡單的英文動畫片都不能完全看懂。其實語言習得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如果這位家長堅持花一年幾十萬給孩子這樣的練習,二三年以後孩子的水平肯定上得去,但這是更經濟更有效的辦法嗎?

答案並不是!習得一門語言,在最基礎的階段完全沒有必要去和外教老師面對面,這時候一些繪本、一些動畫片就完全能夠勝任教會孩子所有的東西,只要能夠交叉配合,提高孩子閱讀和觀看的興趣,英語習得的效果甚至比花高價請外教老師還要好!

孩子英語啟蒙的那些坑,千萬不要踩!

以上三點,是我接觸到的家長在給孩子英語教育中最常見的一些錯誤認識,你是否也有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