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是餡餅,還是陷阱?你不知道的那些拆遷圈套,都在這裡了!

拆遷,是餡餅,還是陷阱?你不知道的那些拆遷圈套,都在這裡了!

拆遷,是餡餅,還是陷阱?——你不知道的那些拆遷圈套,都在這裡了!怕騙遷逼遷?趕緊轉走!

拆遷,是餡餅,還是陷阱?你不知道的那些拆遷圈套,都在這裡了!

面對轟轟烈烈的拆遷工程,大多數老百姓都有著同樣的感覺,就是心想,無論怎樣,作為弱勢群體的老百姓,都不可能鬥得過拆遷組織的。因為大多數老百姓的這種心理,懷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心態,往往就容易在拆遷方的協議上草草簽字,聽天由命。

而拆遷方呢,更是捉住了大多數老百姓的這種心態,把老百姓的利益使勁往下壓,對於少數質疑的,除了各種威逼利誘,就是置之不理,甚至最後使用暴力手段,強制實施。

他們能夠如此地肆無忌憚,就是因為他們知道,在大多數都人都已經簽完拆遷協議的情況下,少數人根本掀不起什麼風浪。

所以,在籤拆遷協議前,就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利益,細細甄別所有條款,對於侵害自己財產的地方,一定不要輕易妥協,大家集體擰成一股繩,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和權益。

一般情況,拆遷方會選擇逐個擊破,利用部分人貪圖小便宜的心理,小施恩惠,加上威逼利誘,誘導大家簽下協議。這就是拆遷方最善用的套路,而拆遷方常用的套路,無非就以下這麼幾種,大家一定要熟悉並警惕!


一、不談法律談政策

拆遷,是餡餅,還是陷阱?你不知道的那些拆遷圈套,都在這裡了!

拆遷就是一場博弈,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都會使出渾身解數,你爭我奪。此時,作為普通百姓的被拆遷人往往會生出很多無力感,覺得自己“無依無靠”。

其實,對於拆遷程序、補償方式等問題,國家法律、法規早有規定,只要拆遷人依法辦事,大多數被拆遷人都能得到不錯的補償。但是,對利益的追求永無止境,拆遷方不會滿足於合法的土地收益,壓榨弱勢一方的被拆遷人就成了最佳選擇。

如何給這種“壓榨”披上“合法”的外衣呢?制定紅頭文件!幾乎所有的拆遷方都是拿各種政策說事兒,從他們口中說出的各類文件就是金科玉律,權威性遠在國家法律、法規之上。被拆遷人稍有質疑:誰制定的?合法嗎?合理嗎?拆遷方馬上指責你不支持政府工作,跟政府對著幹!一頂頂高帽子壓得你無言以對,只能默默接受,至此你就鑽到拆遷人的圈套裡了!


二、不談補償談獎勵

拆遷,是餡餅,還是陷阱?你不知道的那些拆遷圈套,都在這裡了!

拆遷人為了讓被拆遷人儘快搬遷,大多會使用“搬遷獎勵”做誘餌。拆遷獎勵是指拆遷人確定一個期限,如果被拆遷人在期限內搬遷,會得到“不菲”的獎勵。

最初,搬遷獎勵並不多,只是提前簽約、儘早搬家的鼓勵,後來卻慢慢的變了味道,金額越來越高,期限越來越短。拆遷過程中,拆遷人不談補償是不是合理,張口閉口都是期限一過獎勵就沒。很多被拆遷人內心焦灼,擔心得不到獎勵,在不清楚補償是否合法、合理的情況下糊里糊塗的簽了協議。

其實,羊毛一定出在羊身上,高昂的獎勵都是從被拆遷人自己的合法權益中“壓榨”出來的,目的就是變相“脅迫”被拆遷人籤協議。


三、不談協議談鑰匙

拆遷,是餡餅,還是陷阱?你不知道的那些拆遷圈套,都在這裡了!

在案件諮詢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被拆遷人拒絕出示正規的協議文本,只是由工作人員隨意的寫幾項如房屋面積、單價、裝修損失等內容,隨意性極大。如果被拆遷人同意補償價格,就先簽協議,日後可以拿到鑰匙;

如果不同意就威脅別想拿到鑰匙。在一些偏遠地區,很多年輕人外出務工,大多老人都說不清楚補償的具體內容,被忽悠著就簽了協議。

其實,拆遷協議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準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準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等。

上述所有內容都事關被拆遷人的切身利益,必須要仔細推敲、研究、琢磨。一門心思拿鑰匙,最終只能住在面積小、位置差的房子裡,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呢!


四、不談原因談違建

拆遷,是餡餅,還是陷阱?你不知道的那些拆遷圈套,都在這裡了!

如果被拆遷人抵住了誘惑和壓力,堅持要獲得合理補償,拆遷人就只能想“旁門左道”了。

先查房子有沒有證?有沒有新建、擴建?但凡有點瑕疵,就下個違法建築認定,責令你限期拆除。

其實,由於歷史原因,甚至是行政機關自身的原因,很多建房人都沒有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概念。認定“違建”不過是一個逼迫被拆遷人簽訂協議的手段而已。

但是,如果真的走到了這個階段,被拆遷人就更要小心了,應當及時針對不同的法律文書(行政行為)主動提起復議或訴訟,否則一旦過了時效,任誰也無能為力了!


拆遷,是餡餅,還是陷阱?你不知道的那些拆遷圈套,都在這裡了!

其實,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房子都是一輩子最重要的財產之一,它不僅僅代表著物質生活水平,有時也是一個家庭重要的精神支柱。面對拆遷,不說獲得額外收益,最起碼也要爭取一個合理的補償

在樹立正確的維權意識後,被拆遷人就要為自己的目標付出行動,除了自己搜索法律、法規,研究市場房價外,還要諮詢律師等專業人士。如果自己不明白,還不問明白人?那我們剩下的,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拆遷,是餡餅,還是陷阱?你不知道的那些拆遷圈套,都在這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