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筆記-蘇菲的世界(1)自然派哲學

這是當年送給孩子的禮物, 作為給他的哲學啟蒙書。隨著一起看了, 卻沒有太多的印象。 那時還年輕, 對哲學抱著敬畏的態度, 不親也不喜。只是讀完後,有點壓抑的感覺, 為蘇菲感到難過, 是教授為了給孩子講哲學創作出來的一個角色, 她卻懵懂無知,有點莊周夢蝶,不知自己是莊周,還是蝴蝶的感覺。

我的讀書筆記-蘇菲的世界(1)自然派哲學

十年一覺夢醒, 無論對人生還是對學問有了更深的感悟。但也常常犯糊塗, 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為著怎樣的目的來,又該歸往何處?時時痛苦而不得其解,由是對哲學多少產生了興趣, 這本書又重回了視野, 不禁拿起來重讀,對我這種哲學小白而言,難度剛剛好。

曾經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個特殊的孩子, 在小學的時候, 就曾跟最好的朋友小唯坐在山頂, 風從身邊吹過, 頭上的雲彩自在來去,心裡面難過的要死:“我們從哪兒來的, 將來, 我們又要去哪兒呢,我們真的有一天會永遠、永遠不見了麼?”

書的開頭, 在給蘇菲的信中, 第一個問題是:你是誰, 世界從何而來。-嗯, 這也恰是困擾我、我們的問題。我知道了, 我不是個特例-“每一個人都需要食物, 每一個人都需要愛與關懷。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些東西是人人需要的,那就是明白我們是誰, 為何會在這裡。”

這本書極其清晰, 我們可以輕鬆地瞭解西方哲學發展:

1、最早的世界各地有許多企圖解釋哲學性問題的神話故事,比如索爾和鐵錘的傳說。而後,最早的哲學家對神話提出批評, 理由是神話裡的天神與人類太過相似了。

2. 自然派哲學家

隨著希臘城市的建立,人們思考方式從神話模式發展到以經驗與理性思考為基礎。早期希臘哲學的目標是為大自然的變化尋找自然地而非超自然的解釋。由此出現了自然派哲學家,他們相信世上定有某種東西, 萬物皆由此衍生, 而且最終仍舊迴歸於此。哲學逐漸擺脫了宗教的範疇。

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學家:

1)泰利斯:認為水是萬物之源;“萬物中皆有神在”。

2)安納克西曼德:世界是某種無以名狀的物質構成的。

3)安納西梅尼斯:萬物之源必定是空氣,氣體。

這三位哲學家都相信, 宇宙間有一種基本物質是所有事物的源頭。

我的讀書筆記-蘇菲的世界(1)自然派哲學

在伊利亞的一群哲學家,如帕梅尼德斯認為現有的萬物一直都存在。沒有任何事物來自虛無。雖然他也感覺到變化, 但在理智與感官之間, 他選擇了理智,即不承認變化

與他同期的赫拉克里特斯則說“所有事物都是流動的”。他的名言為我們所熟悉:“沒有人能夠在同一條河流中涉水兩次”。神是白天也是黑夜, 是冬天也是夏天, 是戰爭也是和平, 是飢餓也是飽足。(神在此指的是logos理性,普遍的理性是所有人都具備的, 作為行事準則)。

恩培都克里斯對二者批評總結為:大自然由水、火、土、氣四種元素組成, 所有變化都是四種元素相互結合或分離的緣故。他認為自然界有兩種力量-愛和恨,愛使得事物聚合, 恨使得他們分離。

安納薩哥拉斯主張大自然由無數肉眼看不到得微小粒子所組成,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他認為秩序是一種力量, 可以創造一切。

最後一位偉大的自然學派哲學家是德謨克里特斯他相信每一樣事物都是由微小得積木-原子(不可分割的意思)構成的。原子多種多樣, 當一個物體死亡並分解時, 原子就分散各處並可用來組成新的物體。(今天我們知道他的理論多少是正確的)。靈魂是由既圓又平的“靈魂原子”構成的,人死時,靈魂原子四處飛散, 可能變成另一個新靈魂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