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本夏月之熱病,化溼祛暑當先辨寒熱


暑本夏月之熱病,化溼祛暑當先辨寒熱

  夏暑氣候炎熱,人們多乘涼露宿,或飲冷過度,或觸冒風雨,因而易為寒邪所侵,陽氣為陰寒所遏,往往可見暑溼兼寒的表現。

  由於現代人生活(空調電扇)、飲食(辛辣肥甘厚味)、起居(夜不眠而晝昏睡)方式及精神狀態(壓力大、脾氣大),導致很多人存在鬱熱內伏的體質基礎,暑季中暑患者也會出現外感暑溼,內有蘊熱之證候。

  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指出,中醫的“中暑”主要分為暑溼兼外寒和暑溼兼內熱的兩種證候,治療也需要辨清寒熱,不可混淆。

一、暑溼兼外寒證

治法:解表和中,理氣化溼。

適應症:惡寒發熱,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噁心嘔吐,腸鳴洩瀉,舌苔白膩,脈濡滑數。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或夏季感冒屬溼滯脾胃,外感風寒者。

藥療: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水等。

二、暑溼兼內熱證

治法:清熱解表,利尿化濁祛暑。

適應症:發熱咽痛,汗少惡風,納差脘痞,口乾尿黃,肢體痠痛,頭暈頭痛,舌紅苔黃膩,脈浮滑數。臨床常用於治療外感暑溼,內有蘊熱證等夏季感冒。

方劑:臨床治療暑溼內熱的中成藥很少。廣安門醫院急診科夏季推出 “清暑合劑”,是“四時感冒系列方”之一,專門針對夏季暑溼兼內熱的外感,療效顯著。

用法:每次一袋(200ml),每日4次。有需求的患者可來我院急診科就診取藥。

  廣安門醫院急診的“四時感冒系列方”,在臨床應用已有二十年。該系列方是繼承了蒲輔周、方藥中、薛伯壽老中醫的經驗,根據現代人體質和四時感冒特點,結合臨證實際創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