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發現台灣的商品價值」,就派軍艦來高調兜風

特朗普“發現臺灣的商品價值”,就派軍艦來高調兜風

據路透社披露“美國正考慮繼7月後,再次派作戰艦艇通過臺灣海峽”的消息才剛過去兩天,臺灣“國防部”就於22日迫不及待主動發佈了美軍艦通過臺灣海峽的消息。

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言人納特·克里斯坦森也證實了相關消息稱,美國軍艦“柯蒂斯·威爾伯”號(DDG-54)和“安蒂特姆”號(CG-54)根據國際法進行了一次“例行性”的過境臺灣海峽。

特朗普“發現臺灣的商品價值”,就派軍艦來高調兜風

臺灣海峽中間確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自由航行的水域,各國軍艦均可無害通過,“航行自由”從來不是問題。然而,美國軍艦的這次“例行性”過境,明顯不是“根據國際法”確認“航行自由”那般簡單。

首先,這兩艘軍艦並未選擇安安分分地“走過路過”,而是大肆宣揚、恨不得咋呼得天下皆知。先有美國軍方向媒體透露“預告”,後有臺灣“國防部”及時公佈消息,以及美方發言人的後續確認。顯然,華盛頓把這次過境當成了一件大事。

更何況,人們都還記得,今年7月美國兩艘“伯克”級驅逐艦才剛剛來過。而這是自2007年美軍“小鷹”號航母訪問香港被拒、隨後穿越臺海之後,首度有官方證實美國軍艦穿越臺海。即便雙艦編隊為海軍演訓的最低門檻,但3個多月到訪2次的高頻率,以及今年以來美戰略轟炸機在東海及南海實施的17次“持續轟炸機進駐存在”任務,加上美國領導人近段時間以來的種種奇談怪論,都釋放出某種強烈信號。

特朗普“發現臺灣的商品價值”,就派軍艦來高調兜風

考慮到如今中美經貿摩擦的大背景,美國用心不難想見。大打臺灣牌,挑釁臺海局勢,無外乎是想彰顯自身所謂實力、挑釁中國核心利益,從而向中國施壓。有媒體稱,特朗普“摸索了兩年,總算髮現臺灣的商品價值”。看來,特朗普先生遇到了強勁的對手,正在想方設法尋找更多領域對華施壓。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可謂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頻頻打出這張牌,美國能討到便宜麼?

所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美國的言行越激烈,必會遭遇越強勁的“反作用力”。每當美方作出“出格”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都會作出提醒、譴責之類。但切不可以為,中國的反應便僅僅停留在語言層面。就拿此次來說,美方自己也承認,多艘中國軍艦在這一過程中尾隨兩艘美國船隻,距離被認為是安全的。這幾年,中國海洋軍事力量的提升有目共睹。即便是“安全距離”,想必也會讓美軍艦不舒服吧?

美方單方面“挑事兒”,試圖將臺海局勢玩弄於股掌之上,那明顯是在“自己直接扛起臺海局勢的更多重量”。如今,“一箇中國”漸成為世界共識,中國維護核心利益的力量持續增強,而霸權行徑的空間明顯減少。臺海局勢的重量,美國真的扛得起麼?

特朗普“發現臺灣的商品價值”,就派軍艦來高調兜風

在中美雙方的博弈中,臺當局“甘為棋子”的態度讓人失望。其實,美方的種種行為,不過是妄圖使兩岸中國人的利益福祉服務於美國需要,這本質上是一種冷戰思維,是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和霸權行徑。

對此,臺灣島內並非沒有清醒之人。日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在接受採訪時稱,在美國和中國大陸的對抗之間,臺灣不過就是“貨架上的商品”。既為“商品”,那麼自然買賣隨人,一旦失去了利用價值,必會面臨無人問津的命運。

臺灣,唯有對於中國、對於中華民族而言,才具有獨一無二、不可估量、超越商品的價值。其餘所謂“價值”,皆是對此的種種利用,也隨時可能消失殆盡。希望臺當局不要浪費最後的選擇機會。

特朗普“發現臺灣的商品價值”,就派軍艦來高調兜風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