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錘子」到底行不行?

顛覆業界、收購蘋果、改變世界,非著名相聲演員羅永浩的三大未竟事業,還在等著他用錘子手機、TNT工作站、子彈短信,以及未來“被嚇尿”的產品去完成。

羅永浩“錘子”到底行不行?

錘子科技成都總部被爆解散沒幾個小時。羅永浩就官宣了,這是一個謠言。

接著網上就出了個段子:實際情況應該是,錘子科技成都總部大多數員工配備了TNT工作站,使得效率提高了1 400%,裁掉了90%的閒人。

沒多久,錘子科技再次官宣,11月的新品發佈會,將在成都舉行。

於是,在不論事件真假的前提下,“錘粉”和“錘黑”的相互作用,讓羅永浩又免費做了一次爆炸性的事件營銷。

據不完全統計,錘子科技分別在2014、2015、2016、2017、2018年被網友解散過;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錘子科技7次被傳倒閉,5次被傳收購,3次被爆資金鍊危機;自成立以來就被無數人預測活不過“明年”。

——錘子科技,因其創始人的獨特性,自成立之初,始終接受著國內輿論最高級別道德評價標準、最嚴格質量監督、最苛刻創新界定條件的手機公司之一。它是一家因創始人用基本道德標準評價友商及其用戶而招黑的爭議公司;是一家缺點、錯誤無法隱藏,被無數“錘黑”用放大鏡終身免費監督的商業公司。

死刑執行期的錘子科技

不客氣地說,從羅永浩宣佈做手機那刻開始,錘子手機就被絕大多數人判了死刑。

它出生的時間太尷尬——魅族正火,小米崛起,蘋果、三星、華為、OPPO、vivo,有一萬個對手可以讓它見光死。它的創始人太尷尬——羅永浩做過買辦、當過英語老師、搞過一段時間博客,卻從沒有接觸過手機制造相關的任何領域。它的身份太尷尬——高端、中端、低端,互聯網品牌、運營商定製品牌,都被人先入為主。

但羅永浩非常人,他說:“有的鳥來到世間,是為了做它認為正確的事,而不是專門躲槍子兒的。如果沒被幹掉,就繼續彪悍囂張下去,如果被幹掉了老子就認了。”

於是,羅永浩和他的錘子科技踉蹌著走過第6個年頭,幾度險死還生。羅永浩說:“鬼知道我們經歷了什麼。”

闢謠成都總部解散後,網上曝光了一份錘子科技北京公司向成都遷入的《企業遷入登記申請書》,其中出資人、控股股東欄,密密麻麻排了37個企業和個人。而錘子科技的工商資料顯示,從羅永浩出資700多萬元(27.81%),到郝爽的0.19萬元(0.01%),股東信息有50人之多。

錘子科技,儼然就是羅永浩和他的朋友們的公眾公司。在這些朋友之中,不乏A股的蘇寧雲商、迅遊科技,港股藍港互動,美股陌陌等大型公司。

儘管這樣,在品牌、供應商、乃至發佈會等五花八門的危機中,一直像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錘子科技頭上的,偏偏就是資金危機。

2015年12月10日,羅永浩意外現身Yun OS系統發佈會;2016年4月6日,羅永浩現身杭州,與馬雲同行參加杭州夢想小鎮的活動,老羅此行被業界解讀為向阿里尋求融資;1個月後,羅永浩又一次在阿里的活動露面,參加阿里雲的合作伙伴大會。

果不其然,後來,羅永浩將205萬錘子科技股權質押給阿里巴巴。這筆被質押的股權佔羅永浩所持錘子科技股份的50%以上。

但好不容易捱到2016年八九月份,“錘子科技淨資產甚至一度只剩下20萬元”,阿里突然棄投,打蒙了羅永浩與錘子的早期股東。

為了拯救處於重重危機漩渦中的錘子科技,羅永浩、唐巖、阿里高管吳詠銘等眾多錘子投資人到處借錢。“最糟的時候,已做好最壞的打算——破產,專門讓法務、財務按照國家的破產清算程序進行過演練。”

接下來,從樂視到網易,甚至到小米,羅永浩就差公開掛在淘寶上賣錘子。

直至2017年8月6日,羅永浩公開宣佈:“我們最近這輪融資大概10億元左右的規模,這意味著我們從明年開始會和正規的手機廠商規模一樣。”錘子科技早期投資人、紫輝創投創始合夥人鄭剛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他在朋友圈轉發錘子融資報道時說:“哈哈哈,羅十億這回坐實了。”

幾日後,錘子科技投資方浮出水面:近10億元融資由成都市政府基金領投,成都市政府方面出資6億元領投,一半為股權投資,一半為債權投資;此外,私募基金投資3億到4億元。

羅永浩先後註冊2家位於成都的公司——成都錘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成都野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說,如果此次“實錘”了成都總部解散這個事情,也許就暗示了錘子科技近10億元的融資差不多快要燒完。

錘子科技2015年被披露淨虧損了4.6億元,2016年淨虧損4.28億元,2017年上半年虧損3億元。但錘子手機的各型號具體銷量,卻從未被官方透露過……

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

所謂時勢造英雄,某種意義上說,羅永浩一直在不斷努力製造屬於自己的時勢。

東北人,又是新東方英語老師出身,羅永浩很會插科打諢地講段子,也被稱為非著名相聲演員。這種口才和人設,在他創立自己的英語培訓學校、牛博網以及錘子時,都成了巨大流量的轉化器。可以說,錘子手機的第一撥粉絲,就是“羅粉”。

但也正是他的這份口才,給錘子科技蒙上了“原罪”。

他當英語老師時,曾教育學生:“如果你在荒謬的環境中待得久了,你就感覺不到荒謬。這就像滿滿一屋子人,個個在那裡放屁,越來越臭,最後一屋子徹底臭了你就沒感覺了;從外面進來的人才知道臭……但如果誰在裡面也能感覺到臭……這種人就正是中國未來的脊樑。”

多年後,他進入手機行業,罵雷軍土、黃章笨,說要“顛覆業界、收購蘋果、改變世界”,奉行的似乎也是要做手機界未來的脊樑。因此,堅果R1正式發佈,他稱其為“全世界最好看的白色手機”;T1出來,他說是“東半球最好用的手機”。他不允許任何人說錘子手機的任何不是。

所以他開始懟天懟地。當手機測評機構Zealer對錘子手機質疑時,他公開跟Zealer創始人王自如約架,並通過直播來了一場“男人對男人”的對決。

儘管他以雄辯的口才和大量的事實擊潰了王自如,大家卻只記住了約架,忘記了錘子,更有人偏向了“弱勢”的王自如。

長久以來,羅永浩陷入了關於其本人、錘子手機、其他國產手機、乃至一些公共話題等輿論漩渦。凡有“不利”的言論,羅永浩見一個“滅”一個。於是他“成功”為自己和錘子拉來了巨量的“黑粉”。

——在百度貼吧,有一個著名的“錘黑吧”。這裡常駐了6 327名“錘黑”,發佈了36 232個主題帖(截至2018年10月19日,下同),貼子數 818 491篇。而在微博、知乎、即刻等自媒體端口,“錘子又有負面新聞”等主題成了熱門主題,並聚集了大量的粉絲。羅永浩誇張、荒誕的表情,也成了各大社交平臺的爆款表情包。

每當新品一發布,“錘粉”們就歡呼。他們太想“一個人可以救活一個手機”,他們期待著以羅永浩的彪悍來挽救整個錘子科技的狹小生存空間。

不過,就像羅永浩所說:“我嚥了一口苦水,不過在她看來是一口口水。”發佈TNT這款語音控制工作站時,“錘黑”們會調侃,“別說話,擋住我用TNT了”。發佈無限屏技術時,“錘黑”們則調侃,“治好了我多年的腰間盤突出”。

事實上,錘子科技的產品,並沒有羅永浩和“錘粉”們所謂的那麼好,也沒有“錘黑”們說的那麼壞。標準的差異,就像愛吃香菜和不愛吃香菜的人在討論一把剛上市的香菜。

但也正是這種粉絲的極端對立,形成了錘子手機以“招黑”為特色的獨特營銷模式。“錘黑”就是一門生意。正是有了“錘黑”,才讓錘子科技和羅永浩有了不斷出新的話題。哪天沒人黑錘子了,也就是沒了話題,那也就沒有了錘子。

能把“黑粉”做成營銷的,羅永浩之外,就鮮有高手了。

羅·喬布斯·古龍

關於羅永浩,有張著名的海報:在一個稍顯破舊的房子裡,一個胖墩墩的羅永浩坐在昏黃的工匠臺前,背後是成排的螺絲刀、扳手等手工工具。

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羅”,是他給自己以及錘子手機設定的形象。所以,他不吝誇張地盛讚錘子:“我找來的3個國內UI設計師,都認為自己可以滅掉蘋果,只是需要一點點時間,比如半年。”

公允地講,錘子科技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Smartisan OS”,無論是從UI設計、交互性,還是操作體驗上,均給千人一面的安卓手機UI帶來了一股清新空氣。這也為它吸引了一大批“強迫症”粉絲。

又比如在手機外觀設計上,羅永浩要讓錘子手機變成“完美的對稱體”。所以在之前的錘子手機上,正面的3個實體按鍵,被完整地保留。聽筒、距離感受器等對稱地排列在屏幕上方,背後的攝像頭也要保持在正中間。為了實現“完美按壓手感”,羅永浩找到了松下的醫療器械的配件。

“我不能容忍當我感覺到什麼東西牛逼的時候說它牛氣,正如我感覺到什麼東西傻逼的時候不願意說它傻氣,因為它不是傻氣,它是傻逼。同樣,如果我覺得什麼東西只是傻氣的時候,死也不想說它傻逼,因為這樣說不準確。”羅永浩一直認為錘子手機是牛逼的。“除了對iPhone的工業設計和製造能力尚存少許敬畏,其他的品牌……唉,既生爾等,何生浩……”請儘管“把有限的馬屁集中火力拍到一個人(我)的屁股上”。

但正如他所說,“激烈的理想主義者和徹底的虛無主義者其實只有一步之遙。”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那些“嚇尿了”的創新,遇到了黑壓壓的虛無主義者。

——他太想把個人性格與品牌性格直接關聯,軟硬件設計風格都深深地嵌入他的個人印記,正如他如雷貫耳的“相聲式英語”一樣。但過於極端的表達,必然會碰撞到更極端的抵抗。於是,錘粉與錘黑就成了永不相容的2柄硬碰硬的錘子。

有意思的是,像喬布斯一樣個性化表達,並不是羅永浩產品思維的全部。當老師的時候,他跟學生講:“當年看第一本古龍小說時嚇一跳,說:‘風’,句號。‘冷風’,句號。第3行,‘冷風吹’,句號。從來沒見過文字玩得這麼炫這麼酷的,當時下巴咣就掉下來了,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稱古龍這種寫作方式,“表面上有點創新,骨子裡畢竟是膚淺的東西。”“時間對於別出心裁的小花樣是最無情的。過分依賴這些稀奇古怪的小花招,藝術價值被削弱,經不起時間考驗……”

多年之後的錘子生涯,他所做的、被人質疑最多的,恰恰就同他質疑古龍的一樣——錘子便籤,是對谷歌便籤的小優化;TNT工作站,是被HTC、三星等放棄的冗餘產品;子彈短信,是易信、飛信、telegram和微信的加強版和改良版……

但他仍然樂此不疲。或許原因正如他多年之後,理解了古龍的“苦衷”一樣:“大家知道臺灣地區的作家成名後,稿費不是以字數計而是以行數計的。臺灣書豎排,一排四十多字,‘風’,句號,嘩啦嘩啦數錢。‘冷風’,句號,嘩啦嘩啦數錢。‘冷風吹’,咦,一頓飯夠了,丟下書先出去喝一盅。”

“流氓。”他這麼說古龍。

“知識分子只分大小”

在一次訪談中,問到別人把他與魯迅、王小波、王朔3人並列,他怎麼看。羅永浩說:“我比其他3個人功力差一些,但是每次我謙虛的時候就有人教訓我:‘知識分子只分真假,不分大小。’”

相信,如果把他和喬布斯、任正非、稻盛和夫等比較,他也會說出“企業家只分真假,不分大小”的話。

這是羅永浩。

當有人質疑他的能力,懷疑他行不行、成不成功的時候,羅永浩卻對成功有自己明確的定義:“為什麼要把所謂的成功看得那麼重要呢?一個人,非要出人頭地才是活得成功嗎?年輕人先把自己弄成一個正直的、善良的、有原則的、頭腦清楚的、明辨是非的人,然後再決定是否要去考慮什麼狗日的成功。”

如果我們假設羅永浩已經是他所謂的“五有青年”,那麼他成不成功?

客觀地說,他沒有失敗。從做買辦、到教學、再到成為一個連續創業者,他身邊聚集了海量的粉絲,每一項事業都有模有樣。即使到今天,他的錘子科技,在早已血流成河的手機行業,依然有一席之地。

又客觀地說,他創造了不少價值。他為錘子手機首創的bigbang(大爆炸)、閃念膠囊,乃至TNT,都被友商借鑑和應用;子彈短信作為他孵化的應用之一,也被稱為是微信至今最有力的挑戰者。

但這些或許都不是他最終想要的,甚至實在沒錢了他也會賣掉錘子科技。“就好像你本來是一把玻璃都能切的牛逼刀子,但是別人老是誇你值錢,誇你亮晶晶,誇你‘一顆永流傳’。也許作為飾品的任何一顆小鑽石都比一把玻璃刀值錢,問題是,誰他媽想值錢了!”

他可能只是想分個大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