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高階不動產突襲,置業臨深思維生變!

有些房子,只有物理屬性;有的房子,卻註定會被賦予精神內涵。

曾經被我們定性為普通置業者擠出型消費市場的臨深樓市,始終有一股力量,在推動精神內涵的加入。萬萬沒想到的是,鎖定精神內涵的實錘樓盤,卻是來自於並不在傳統臨深版圖中的汕尾——為深圳提供468平方公里“飛地”的一座粵東城市。

在調控走向縱深,由“普調”演變為“強調”,萬科喊話“活下去”、房企紛紛收縮戰線調整策略的環境下,汕尾星河灣卻以城市人居品質的多重升維,引發了客戶對於粵東市場的興趣和關注。其所體現的,或許正是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力促“居有所質”原力覺醒的樓市正能量。

前哨|高階不動產突襲,置業臨深思維生變!

調控向縱深挺進

樓市冰火兩重天,有一種房子越調越買

2016年“十月風暴”至今已整整兩年,該拋棄的幻想必須堅決拋棄!

從一開始的疾風暴雨式跟進,到隨後的城市差異化調整,這輪覆蓋全國所有熱點城市、近400項調控政策的推出,不僅體現前所未有的力度,部分城市調控政策更表現出手術刀式的精準度,顯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態度已成為共識,並已成為各級政府的自覺行動。一切均表明,樓市調控正向縱深發展。

過程中不難發現,分化也已在所難免。

  • 一是城市間的分化。不同級別城市,因規劃前景、產業前景不同,人口淨流入出現正負走向,將會出現爆發、前進、穩定、退潮、滑坡等多種截然不同的走勢。
  • 二是產品間的分化。前幾年基於企業擴張需求而誕生的速成產品,落後於時代需求的普通產品,市場追捧將難以為繼,“買到即賺”成為過去時。而具有獨特資源優勢,品質方面建樹明顯的產品,將成為烈火中的真金,經得起市場檢驗,倒逼市場重回“品質”時代。
前哨|高階不動產突襲,置業臨深思維生變!

今年的深圳樓市,也表現出典型的冰火兩重天分化局面。擁有核心資源、品質超群的樓盤,因為政府限價紅利過於誘人,製造了“5000萬蹲”、“排隊離婚”等諸多怪誕,成為市場僅存的“買到即賺”稀缺品種。

深圳樓市這種表現也證明,市場不缺消費力,售價千萬級別的豪宅一次性付款者眾。這是“越調越買”的經典案例,遇到的話,有條件就買!

臨深樓市置業思維嬗變

從擠出型購買,到主動性搶進

9月份,深圳推新速度提升。據規土委官方網站已經上線的新批預售項目,9月份深圳共計有5個樓盤獲得3021套商品住宅的預售資格,另有7個項目3452套偏居住型公寓獲准預售,單月超6000套居住型商品房入市,創下深圳新房供應的新高。下一步,原計劃準備“硬抗”的開發商將會逐步妥協,接受政府的備案價,更多新盤將有序入市,市場供應短期無虞。

從獲准預售項目的備案價看,深圳樓市短期將依然維持相對穩定的均價水平,8月份的“上漲”只是長期盤整中的一朵浪花,9月份再次回到下降通道;從9月份全市成交2248套商品住宅、月末可售房源僅有22264套的情況看,庫存消化週期依然偏緊,短期暫無下滑隱憂。

前哨|高階不動產突襲,置業臨深思維生變!

深圳新房供需平衡,價格趨穩,與深圳息息相關的臨深樓市呢?

近兩個月,臨深樓市的核心戰場東莞、惠州,表現沒有之前那麼搶眼,活躍度趨淡。一兵機構重點監控的45個指數樓盤,客戶到訪數量不同程度出現下滑,成交不理想;即便是一週前的直轄傳聞,甚至都沒激起多大浪花,說明市場預期正在發生變化,調控深入效應開始顯現。兩市9月份整體成交數據這幾天就要出爐,或可印證“趨淡”判斷。

臨深主要是一個依賴外來消費人口的市場,目前仍然存在兩大瓶頸阻礙臨深融深。一是城際通勤方式沒有根本改變,深圳核心區域人群住到臨深去難度較大,還需要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交通互通互聯的刺激。但這需要時間。買了臨深房產的深圳人,自住者寡,什麼時候滿足自住條件,尚需時日;

二是兩地居住品質落差較大,包括生活消費類配套、產品自身品質均存在差距,深圳人住過去誘因不足。不少深圳人心中,“寧要深圳一間房,不要臨深一套墅”思維根深蒂固。在深圳參觀過多個新盤的人,再去看臨深樓盤,產品、品質和服務較難打動人。

所以,隨著臨深與深圳價差的縮小,不少人,尤其是實力人群,選擇將身心安放深圳,並不奇怪。僅靠擠出型消費力,無力支撐臨深龐大的市場。這為臨深樓市由擠出型消費佔主導,到向主動購買為主轉變,提供了極大想象空間。臨深置業思維嬗變或許在等待中不期而至。

大深圳三環地圖之萬萬沒想到

深汕區神助攻,汕尾進入臨深版圖

以福田CBD為起點,深圳中心與邊界的距離均不遠,距最北端26公里,最西端36公里,最東端40公里。按理說,臨深多個片區加入深圳半小時生活圈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2015年9月,一兵執掌的灣區看房幫(ID:zcfy22180353)團隊推出的《大深圳三環地圖》風靡一時,就是因為這個推理,暗合了市場的潛在需求。

前哨|高階不動產突襲,置業臨深思維生變!

萬萬沒想到的是,深汕特別合作區在此後改由深圳主導,使得這張描繪出臨深置業核心區域的地圖頓時出現缺陷。

前哨|高階不動產突襲,置業臨深思維生變!

2017年9月份,深汕特別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控方案獲得通過,調整為深圳全面主導。11月開始,深汕特別合作區官網發佈的官文中,深汕特別合作區均名改為“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人口全部轉為深圳戶籍,深汕區實際已成為深圳的第十一區。

接下來,事情好辦了。深圳依託強大的財政實力、國內領先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能力,在深汕特別合作區這張白紙上,興建一個強大的“十一區”指日可待。這也宣告,汕尾正式進入臨深版圖的核心。

一年來,深汕特別合作區在騰訊、華潤等重點項目的推動下,建設進展速度驚人,前期出讓的地塊多已動工,主要建設區日新月異。下面3個關鍵詞可為代表:

  • 中心區規劃——

2018年6月,特合區1000萬,全球徵集中心區城市設計方案;

7月11日,首輪資格預審會從49家設計機構中投票評選出6家入圍;

7月27至28日,召開《深汕特別合作區總體規劃(2017-2035)綱要》專家諮詢會;

9月21日,深汕特別合作區中心區設計方案已經確定2個入圍方案,下一步將進入二選一PK,確定最終建設方案。

前哨|高階不動產突襲,置業臨深思維生變!

  • 20分鐘直達——

為改善通勤條件,深圳還在力促重大交通工程上馬,包括計劃興建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實現20分鐘直達。這項工程得到上層支持,省發改委已啟動預可研。除此之外,“深汕新高速”選線和線位方案研究也已啟動,近期線位方案已基本穩定。

前哨|高階不動產突襲,置業臨深思維生變!

  • 人口規模150萬——

目前,深汕特別合作區戶籍人口7.65萬,已建成23.86平方公里(6月份數據)。按照規劃,至2035年,全區建設用地將達到145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達到150萬人,公共配套設施按300萬人標準配置。

可以預見,深圳“10+1”區,將進入全面建設新階段,又一座CBD在粵東崛起,足以將汕尾推進臨深版圖的核心。

星河灣品質襲深

臨深高階不動產首現汕尾

之所以在本文開頭就引汕尾星河灣為例,正是因為星河灣的“鑽石”品質在國內聞名遐邇,出現在納入臨深版圖的汕尾,首次讓深圳高端置業客戶觸手可及。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汕尾星河灣開盤熱銷,並不是深圳人造就的。汕尾人本身就是深圳改革開放的主力軍,在深圳工作的汕尾人在廣東各市中數量領先,事業有成的汕尾人為數眾多。他們見慣了深圳高品質人居產品,對星河灣的出現當然大喜過望。

作為初創便以品質奠定行業地位的房企品牌,有人認為星河灣在近十年樓市發展的黃金時代中,本可以借其強大的品牌力量,更大範圍的開疆拓土。如果那樣,星河灣的金子招牌中或許就少了錘鍊的成分,也就難以成就今天的星河灣的品質領先性。

前哨|高階不動產突襲,置業臨深思維生變!

深圳不乏高品質產品,包括全國性標杆項目。如果單以品質論,汕尾星河灣秉承星河灣品質路線的一貫追求,從規劃、設計,到空間、配置等方面,同樣不遑多讓。筆者9月份前往考察了星河灣在售的廣州星河灣半島和汕尾星河灣,曾兩遍比照其多達146頁的銷售手冊,星河灣對品質標準嚴絲合縫的堅守,鑄就出讓人無可挑剔的高階不動產。

汕尾星河灣項目對星河灣二十年匠心和細節的承襲,即便是放在深圳,在品質領先性上住宅方面可謂一騎絕塵。

對於在深圳事業有成的汕尾人而言,在家鄉能夠購買到一流品牌、一流品質的星河灣產品,的確是一個不用多加思考的決定。在深汕特別合作區即將騰飛之際,這對深圳高端人群也提出了一個全新命題,臨深出現媲美深圳一線的高階不動產,該放棄慣性思維、搶先收藏嗎?

前哨|高階不動產突襲,置業臨深思維生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