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會忘記——爲紀念開封解放70周年而作

文圖 高培智

今年10月24日,是古城開封解放70週年的日子。1948年5月,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為加強中原地區部隊,決定將晉察冀和晉冀魯豫解放區合併組成華北局和華北軍區。當年6月,按照中央軍委的戰略決策,華東野戰軍在中原軍區部隊配合下,集中優勢兵力,打響了豫東戰役,經過6天奮戰於6月22日第一次解放開封,當年10月24日開封第二次解放。6月23日,中央軍委給華東野戰軍和中原軍區發出賀電:“慶祝你們解放開封省城及殲敵三萬餘人的偉大勝利。尚望繼續努力,為消滅蔣敵,解放全中原人民而戰。”開封的解放是人民解放軍和英勇的開封人民在兩個不同戰場,經過長期艱苦卓絕鬥爭贏得的重大勝利,從根本上扭轉了中原戰局。

自1938年6月,日本侵略者佔領開封,使古城開封和開封人民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掠奪和欺凌。抗日戰爭中,開封黨的地下組織廣泛發動群眾,調動一切進步力量,進行抗日救亡運動,配合八路軍開展鋤奸反特工作,有力地打擊了敵人;解放戰爭中,發展和健全各級組織,不失時機蒐集敵軍重要情報,安排大批進步青年奔赴解放區,開封地下黨不僅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也為解放戰爭中我黨在開封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66年,我從某團被選調北京軍區政治部保衛部任秘書。曾在兩任保衛部長身邊工作多年,他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身經百戰,在我軍保衛、隱蔽戰線屢立奇功。為了把革命前輩的精神發揚傳承下去,現記述他們在戰爭年代的幾個真實片斷,以宣傳英雄,珍惜今天,致敬開封。

歷史不會忘記——為紀念開封解放70週年而作

從開封高中走出的“無銜將軍”

從開封高中走出的“無銜將軍”張德斌,1917年9月出生於河南項城水寨鎮,1932年考入周口聯合中學(該校由濮陽、項城、西華、商水等縣聯辦),1935年8月進入開封高中,在開封高中張德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和學生運動。“九一八”事變後,中華民族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激起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開封學生救國聯合會組織各校學生投入到古城抗日洪流中。1935年北平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一二九”運動,河南大學、開封高中、女子師範等學校師生成為抗日救亡的骨幹力量。他們紛紛走上街頭,進行大規模抗日愛國遊行,在河大禮堂、人民會場、開封體育場等處舉行抗日宣傳演出,揭露漢奸的賣國行徑。1937年11月張德斌到延津、周口等地,擔任豫北延津縣民運指導員,積極宣傳抗日主張,和進步學生成立青年讀書會,組織“眾聲劇團”,排練節目,配合抗日宣傳,引導群眾投身到抗日鬥爭中去。1938年初,河南大學和開封高中、女子師範遷往河南鎮平、內鄉山區。張德斌於1939年2月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

歷史不會忘記——為紀念開封解放70週年而作

歷史不會忘記——為紀念開封解放70週年而作

張德斌(右3)在開封

歷史不會忘記——為紀念開封解放70週年而作

歷史不會忘記——為紀念開封解放70週年而作

張德斌(左5)於1936年5月

抗日戰爭時期,張德斌任晉察冀抗大二分校指導員、副政委,抗大總校二大隊整黨訓練班副主任,晉察冀軍區三縱隊保衛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野戰軍三縱隊團政委,第19兵團63軍188師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戰軍63軍保衛部長。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為開城談判代表團副大隊長。1954年回國,任188師政委、187政委、北京軍區政治部保衛部部長、北京軍區炮兵政委、內蒙古軍區政委。這位身經百戰,智勇雙全的部隊指揮員,參加過1942年冀中區“五一反掃蕩”,秋冬反掃蕩,靈壽孤山戰鬥,平漢戰役,松林店圍殲戰,淶水戰役、獲鹿、平定等戰鬥,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被授於獨立自由功勳榮譽章。2004年被評為全軍先進離退休老幹部,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黨的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2015年8月逝世,享年99歲。

徐桐岡,在無形戰線屢立奇功

歷史不會忘記——為紀念開封解放70週年而作


1948年3月,毛澤東率中央縱隊東渡黃河來到河北阜平縣城南莊,5月18日城南莊毛澤東主席的住處突遭國民黨轟炸。據《聶榮臻回憶錄》記載,當天早晨,城南莊山上突然響起防空警報,三架敵機在空中盤旋後離去,警衛人員判定是敵偵察機,很快會有敵機轟炸,聶榮臻司令員立即讓警衛人員用擔架將毛澤東轉移,剛剛到山腳下的防空洞口,敵機投下的炸彈就在院子裡爆炸了,並擊中毛澤東住處。徐桐岡是當時華北軍區保衛部偵察科長。經過幾個月的周密偵察,終於從繳獲得大批軍統絕密檔案中,查出代號為“蜥蜴”的潛伏特務及其他幾名特務。這是蔣介石親自制定的“西風行動”暗殺計劃,是無數次暗殺行動最接近得逞的一次。北京電視臺《記憶·2015》欄目報道,這起正值解放戰爭關鍵時刻發生的城南莊轟炸事件。“如果沒有當時聶榮臻司令員的當即立斷,沒有張鼎中、徐桐岡這樣老一輩革命者的忠誠守護,中國的歷史可能會因此改寫。”

歷史不會忘記——為紀念開封解放70週年而作

徐桐岡(1923-2007.11)河南西陝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

歷史不會忘記——為紀念開封解放70週年而作

1948年12月於平山

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四大隊學習。曾任八路軍前方指揮部、總部特務團青年幹事,八路軍軍工部、供給部保衛幹事,晉冀魯豫軍區總兵站特派員,華北軍區保衛部偵察科長。建國後任北京軍區政治部保衛部副部長、部長,陸軍第69軍副政治委員,1979年離休。榮獲抗日戰爭三級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功勳章,獨立自由功勳章。

徐桐岡長期戰鬥在軍隊保衛隱蔽戰線,是一位鮮為人知的了不起人物。他憑著機智勇敢和豐富的偵查經驗,多次出色完成保衛、情報、鋤奸和掩護任務,立下赫赫戰功。1941年,徐桐岡在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又稱朱德警衛團)參加著名的黃崖洞保衛戰,是戰地指導員,經過八晝夜浴血奮戰,全團斃敵二千多人,保衛了八路軍兵工廠安全。在冀中、太行區“五一反掃蕩”中,抓獲刺探我軍情報的奸細和企圖炸燬我軍彈藥庫的敵特分子。1947年3月,他負責秘密押送炮彈去豫北湯陰縣,支援冀魯豫部隊解放湯陰,與敵激戰五晝夜,出色完成了任務。當年10月晉冀魯豫軍區召開華北土地會議,突然遭到敵機轟炸,徐桐岡擔任偵破組長,查獲了為敵機指引目標的潛伏特務。1949年初,他被抽調北京參加搜捕國民黨潛伏特務的任務,查獲國民黨隱藏的諜報人員、特工電臺和大量武器彈藥。

徐桐岡在回憶文章中記載,1941年後,他在八路軍總部、晉冀魯豫軍區總兵站任特派員,一直在無形戰線從事保衛、情報工作。1943年水東獨立團劃歸冀魯豫軍區,重點加強豫東地區工作,八路軍總部在開封設立開封情報站、開封鋤奸工作站,直接由八路軍總部情報處和鋤奸部領導。晉冀魯豫軍區多次派人進入開封,充實加強開封地下黨組織。他曾擔負軍區直接派遣人員安全到達目的地,開封人民愛憎分明,不畏強敵的精神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開封的工人和學生多次掩護八路軍人員和地下工作人員進城。在一次炸燬日軍在開封情報部行動,就是開封人力車工人做掩護的。1943年後,在開封黨的地下工作比較暢通,向根據地輸送過幾批青年學生,有的直接進入重要部位。解放戰爭中,黨中央決定開闢豫西北新區,發展和加強豫東地區軍事力量,制定瞭解放開封的具體方針。開封解放之前,已經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在開封黨的領導下開展了有效的防奸反特,保護古城古蹟,做好群眾穩定等工作,英勇的開封人民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歷史不會忘記——為紀念開封解放70週年而作

1970年,徐桐岡部長(前排右四)等領導在軍區與部分幹部合影,二排左三為作者

單位:北京市西城區軍休九所 師職(大校)軍休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