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潮來了?這些浙企正在忙著招人!

文|《浙商》全媒體資深記者 陳抗

“網傳因遊戲業下滑,網易杭州研究院已經開始裁員,網易北京傳媒、美團、星巴克也在裁員。”前兩天,有微博自媒體發出了這樣一條消息。

網易招聘很快發佈了微博否認了此事,並表示“網易各事業部正大規模招聘中”。網易遊戲內部人士表示,沒有聽說過此消息,“一直在招人,工位都快坐不下了”。

除了網易之外,騰訊也進行了闢謠,稱正在進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校園招聘,招3000人,還有近3000社招崗位正在火熱招聘中。

事實上,從7月開始,浙江各大企業的2019年秋季校招就已經轟轟烈烈地開始了。這些企業似乎在告訴外界:我們發展得很好,搶人才才是正經事。

裁員潮來了?這些浙企正在忙著招人!

技術人才仍然需求旺盛

從浙江有代表性的互聯網企業和製造業企業的校招信息中可以看出,技術人員的需求量仍然最火熱,尤其是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技術崗位需求越來越大。

網易:

網易今年的招聘分為了互聯網組和遊戲組,二者獨立招聘,每個應屆生可以同時投遞兩份簡歷。

面對2019屆畢業小鮮肉,網易準備了2000+offer的內推開放職位,包括服務端、前端、人工智能、大數據、測試、運維、安全、客戶端等N個技術類職位。另外,畢業生還可以選擇電商、內容、設計、市場、職能等多個職位進行應聘。

阿里巴巴:

打開阿里校招的鏈接,可以看到點擊量已經突破了10萬+。儘管這幾年阿里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人數有所減少,但仍然不妨礙它成為最受應屆生青睞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這次阿里的校招分為技術、產品、遊戲、運營、設計等多個崗位,招聘的人才從本科生到博士後不等,其中有崗位專門招聘全脫產兩年在阿里從事研究工作的博士後,研究地點包括北京、西雅圖、森尼維爾等城市。

傳化集團:

傳化的招聘崗位分為IT研發類、綜合管理類、營銷業務類、生產技術類,覆蓋了集團及五大產業。需求人數較多的是營銷業務類和生產技術類,崗位方向包括物流金融、物流業務、市場策劃、營銷管理、生產管理、機電管理、產品研發等。

吉利控股:

9月14日,吉利控股集團2019全球校園招聘啟動會啟動。吉利為2019屆畢業生準備了近千個崗位5000個招聘需求,涉及集團下屬50餘家子公司,所需人才涵蓋汽車、機械、材料、自動化、電子工程、計算機等多個專業。

海康威視:

已正式啟動的海康威視2019秋季校園招聘,面向全球招募算法、軟件研發、硬件研發、國內營銷/技術支持、海外營銷/技術支持、職能、設計、供應鏈類等優秀畢業生,向外發放4000+offer。

農行浙江分行:

排在中國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的校招崗位第一位的是省/市分行本部信息科技崗,看得出銀行更加渴求科技型人才。在農行日前公佈的全行校招啟事顯示,軟件研發崗招聘600人,從事包括區塊鏈、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技術在內的研究與金融創新崗位。

另外,四大行中的另一家建行,在總行各部門的校招計劃中,金融科技部、數據管理部招聘的人數最多,8家總行直屬中心共計招聘330人。

杭州人才淨流入全國第一

杭州憑藉發達的互聯網產業和創業氛圍,正在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各地的人才。去年,杭州人才淨流入率全國排名第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杭州市人才淨流入率13.6%,又是穩居全國第一。1-8月全市新建大學生創業企業1139家,帶動就業4865人,同比分別增長24.98%、8.98%。

杭州新出臺的創業政策,也為人才引進又添了一把火。10月1日開始,杭州將正式實施《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此次的實施意見中,增加了不少項目類型。例如在校大學生和畢業5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在市區初次創辦養老、家政服務和現代農業企業,並擔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經認定,可給予企業連續3年的創業補貼。對安排杭州市區就業困難人員在非全日制公益性崗位就業的,市財政可按每人每月市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的80%給予用人單位補貼。

惠及對象範圍也有新的拓展:靈活就業補貼對象範圍由畢業年度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擴大至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擴大調整為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補貼,補貼對象擴大調整為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對口支援(幫扶)地區生源大學生可參照市區生源大學生享受見習訓練補貼政策;求職創業補貼對象範圍擴展到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高校畢業生;申辦《浙江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對象範圍擴大到浙江戶籍留學人才,允許引進人才先辦居住證再創業,併為其提供創業投資、落戶、簽證、子女入學等便利服務。

補貼標準也有相應的提高:將非專業技術類崗位見習訓練費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150元調整為400元;把求職創業補貼的補貼標準提高到一次性3000元/人。在創業方面,對從事未來產業領域(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等)的創業者,貼息貸款的本金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未來產業領域的小微企業,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貼息貸款的本金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