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吉當上鄭國的執政大臣以後,是怎麼處理鄭國的內政和外交的?

公元前522年,鄭國執政大臣子產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在他去世之前,已經考慮好了接班的人選。子產認為遊吉是最合適的人選,雖然遊吉經常質疑自己的做法,但是他本質上是一個正直無私的人。子產死後,遊吉就擔任了執政大臣一職,大家也覺得遊吉很合適,所以也沒有人反對,可以說是眾望所歸。遊吉上任以後,一開始並沒有繼續子產的管理風格,他覺得適當的寬鬆一下也沒大礙。

遊吉當上鄭國的執政大臣以後,是怎麼處理鄭國的內政和外交的?

子產畫像

可是,有些事情不在他的預料之中,寬鬆的管理風格使得民間興起了很多盜匪,犯罪率迅速上升,這些強盜為害一方,越來越嚴重。這個時候,遊吉才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先是派兵討伐了這些盜匪,當然沒有心慈手軟,直接一下子把這些強盜全都咔嚓了。 隨後就恢復了子產的管理方式,慢慢嚴厲起來。鄭國的內政,遊吉選擇沿用子產的方式,而鄭國的外交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遊吉是怎麼處理鄭國的外交的。

遊吉當上鄭國的執政大臣以後,是怎麼處理鄭國的內政和外交的?

春秋時期 影視劇照

公元前512年,晉國的晉頃公薨了。按照規矩,晉國國君去世了,同盟國的成員必須來送葬。因為鄭國國君鄭獻公還小,所以鄭國就由遊吉自己去了。到了晉國,遊吉先弔唁後送葬。晉國這個時候的中軍元帥是魏舒,他很看不慣鄭國人,正想找機會教訓一鄭國人。魏舒為什麼這麼討厭鄭國人呢?那是因為,在晉國,魏舒所在的家族和晉國的趙家關係很不好,但是子產在的時候卻和趙家關係很好,遊吉也是,所以魏舒覺得鄭國人和趙家就是一夥的,所以很看不慣鄭國人。

遊吉當上鄭國的執政大臣以後,是怎麼處理鄭國的內政和外交的?

晉國人物雕塑

所以當遊吉來到晉國以後,魏舒自己拒絕接待他,而是派了一個大夫士景伯去接待遊吉。士景伯見到遊吉以後,就按照魏舒的命令呵斥遊吉說:“當年我們悼公不在的時候,你們鄭國子產來弔唁,子喬來送葬,為什麼這次卻只有你自己?是不給我們魏元帥面子,還是瞧不起我們晉國?”其實士景伯只是晉國的大夫,而遊吉是鄭國執政大臣,他是沒有資格這樣對遊吉說話的。

遊吉當上鄭國的執政大臣以後,是怎麼處理鄭國的內政和外交的?

春秋時期 影視劇照

遊吉這個時候的心裡已經在罵士景伯的娘了,而且心裡也對自己說對待晉國人,我也應該像子產一樣,不能對晉國人低三下四。所以遊吉對士景伯說:“諸侯為什麼會尊重晉國,那是因為晉國講究禮法。小國為什麼要擁護大國,因為大國會愛護小國,會體諒小國的難處。這樣的葬禮,我們鄭國當然知道怎麼做。以前晉國有國喪的時候,只要我們國君沒事,都會前來弔唁,但是如果正好碰上我們國內有事,可能連大夫都派不過來。這時候就是體現大國對小國愛護的時候了,如果小國有時候因為客觀原因,在禮法上偶有不周,大國也應該體諒一下。只要大體上禮儀過得去,就不應該再去要求具體的數量或者級別,這才是合乎禮數。”

遊吉當上鄭國的執政大臣以後,是怎麼處理鄭國的內政和外交的?

春秋時期 影視劇照

說到這裡見士景伯說不出話,遊吉又繼續說到:“以前我們也有過高於常規禮節的時候,也有低於常規禮節的時候,那麼到底應該比照哪一種呢?我國國君年齡還小,不能前來,但是我來了,你們覺得還不夠嗎?”遊吉毫不客氣的一通話,說的士景伯啞口無言。隨後士景伯回去,就把這番話學給魏舒聽。魏舒一聽,這遊吉說的也有道理,還是算了吧,就再也沒有為難遊吉。

所以說,面對刁難也好,面對權勢也罷,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完全沒有必要低聲下氣,越懦弱的人越會受欺負,只有自己自強自立,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大家覺得小編說的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