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北京房價暴跌,真相究竟是什麼?

網傳北京房價暴跌,真相究竟是什麼?

9月全國70大城市房價出爐了,看完數據,幫主相信有一大部分人,尤其是關注北京的朋友會有一個這樣的感受:房價跌得“太少了”!

人們感受到的北京或者環京樓市是清冷的,甚至於環京房價已經近乎腰斬;然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是這樣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方面,北京9月與8月持平;二手住宅價格方面,北京環比微跌0.2%。想象與現實的落差太大,讓人一時難以接受。

為什麼很多朋友覺得近一段時間北京房價大跌了?

網傳北京房價暴跌,真相究竟是什麼?


首先,源於最近頻頻出現的“房鬧”事件。早在7月,北京的十里春風小區業主就曾因為項目降價太狠而“維權”。隨後,各地均出現了降價“維權”潮,特定項目的降價因為房鬧被無限放大,這會給購房者一種錯覺,那就是房價大跌了;

其次,北京很多新房由於去化壓力主動降價,個別項目一次性降幾十萬,如此大幅度的讓利讓購房者對於當下市場更加沒了信心。

最後,很多誇張或者不全的報告誤導了購房者。樓市涼涼之後,網上出現很多以偏概全的報道,比如“北京樓市暴跌了,業主一次性降價50萬”“通州暴跌50%,仍無人問津”等等。不能說這些信息是假的,但是這些數據沒有任何意義。所謂業主降價50萬是有的,但是隻是個別現象;通州房價暴跌50%,就幫主的瞭解,目前僅僅適用於十里春風這一個項目。


伴隨網上誇張報道的還有很多虛假信息,比如前一段時間傳得沸沸揚揚的燕郊房價跌至1萬等,鑑於燕郊樓市與北京親密的共生關係,購房者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北京的降價。實際上北京及環京地區房價真相到底是什麼,咱們不妨用最客觀的數據說話。


新房方面雖然統計局給出的數據是環比持平,沒啥波動。不過就幫主的瞭解,新房降價是客觀存在的,只不過沒有網上傳得那麼誇張。以今年北京新房市場的主力軍限競房為例,截止日前,北京合計有24個限競房項目取得27期預售證,合計提供商品房限競房源14676套。其中,有折扣或者降價行為的項目是12個,謝這些項目大部分都是變相降價,即開盤當天有折扣,真正“光明正大”降價的只是少數。

限價房變相降價,是因為去化面臨很大壓力,從網籤數據看,因為部分項目剛取得預售證,只有16個項目顯示成交,合計網籤僅2168套,簽約均價為49842元/平。按照這個比例計算,網籤銷售率只有14.8%。


網傳北京房價暴跌,真相究竟是什麼?


二手房方面,統計局的數據是北京二手房住宅環比上月微跌0.2%,同比去年同期跌了2.2%。實際上北京的二手房確確實實降溫了,幫主找到了9月二手房具體片區的數據,大部分地區平穩下行,個別區域降價明顯。

9月,北京二手房成交15304套,其中最熱的五個板塊分別是大興黃村、房山城關、昌平縣城、順義城和房山長陽,整體成交套數1611套,佔整個9月二手房成交量的11%。咱們不妨以這五個片區為代表,看一看九月份北京二手房的房價。


網傳北京房價暴跌,真相究竟是什麼?



這5個板塊成交均價與8月份相比降了很多,個別區域確實如網上所言下跌了50%。但是成交套數反而增加了。量升價跌很多購房者選擇在價格下行時期出手,一方面在於議價空間大;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側面說明購房者對北京樓市仍然充滿信心。

北京房價雖然沒有想象中那麼“狠”,但是與北京息息相關的環京卻不那麼秒。實際上,如果我們拿環京現在的房價與其巔峰時期相比,環京樓盤的普遍跌幅在40%-50%之間。


網傳北京房價暴跌,真相究竟是什麼?



其中燕郊跌得最狠,雖然沒有網傳的房價跌到一萬,與巔峰時期的四萬相比暴跌75%那麼大的幅度,但是腰斬是妥妥的。幫主利用週末時間專門去了一趟燕郊,走訪了幾家中介。發現如首爾甜城、夏威夷等曾經房價衝頂4萬的項目,現在掛牌價是2萬,當然有個別急於脫手的業主將房價降到2萬以下的。大部分房源價格都在1萬~1.9萬之間。

不管怎麼說,北京及環京地區房價確實下降了,很多新房開盤都有不小的折扣,二手房方面業主開始主動降價,議價空間也更大了。環京地區全面降溫,成交冰封。對於自住的朋友來說,此時不失為一個入場的好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