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窮到底窮在哪裡?勤勞能致富,並不是騙人的!

同樣是人,別人最多朝九晚五,農民下的是出血流汗的苦。但為什麼別人的日子過的富裕多彩,而自己的生活總是捉襟見肘,入不敷出。人窮思變,痛定思痛。到底是什麼願因造成現在這個狀況。怎麼改變這樣的生活狀況,窮人該怎麼翻身,

窮人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怎樣才能脫離貧窮?

農民窮到底窮在哪裡?勤勞能致富,並不是騙人的!

農民!幾千年農耕社會的最大功臣!最大的受害者!農民抱怨生活水平低,收入低是有根據的!種田打糧,面朝黃土背朝天,雖說有了農機輔助,依然是靠天吃飯土裡刨食!一個擁有5億多人口的巨大群體,卻總是得不到公正的對待,這是制約這個群體貧窮的最大原因。

要說有多不公平,簡單說幾點大家體會下:

1.農民作為社會勞動的最根本勞動力,卻不掌握生產資料!除了土地是公家的,還有農具、機械、種子、化肥、灌溉……從春種到秋收需要從外採購大量的勞動生產資料。這部分開支有的有補貼有的就不會有,這本身就是商業社會對農業勞動者的剝削!

農民窮到底窮在哪裡?勤勞能致富,並不是騙人的!

2.農民數量巨大,但可耕種土地面積有限且分佈不均,不需要考慮測繪數據,農村生活過得人基本都知道每戶農戶有多少可耕種土地,咱不抬槓東北等地產糧大戶有多少土地,泛之國內大部分農村,其實沒多少土地可耕種!

3.國家政策雖有扶持,但執行力度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物質需求,畢竟糧食是國家頭等大事,要有抑制手段控制農產品價格才能維持社會的長治久安。農民賣糧,要麼靠價,要麼靠量,然而這兩點似乎都不可行,由此也導致了農民收入的低下!

4.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控制了農村勞動力的規模,一戶人家父子兩輩人基本就兩個男勞力,好點的三個,農民大批進城務工,導致農村勞動力不足,土地大量荒廢。然而大多進城務工農民因其文化程度、技術水平的限制只能做最苦最累的活計,勞動保護法不一定能面面俱到,收入不高且勞保有限,一旦生病受傷,那就必然因病致貧。地裡的活也沒人打理生活會更加清貧!即使掙點錢回去,修房蓋屋、娶妻生子自不必說,除了花錢就沒有別的來項!

農民窮到底窮在哪裡?勤勞能致富,並不是騙人的!

5.社會保障不公平。農民雖說有社保了,但每月幾十元,我奶奶今年馬上80歲,每個月也就幾十塊錢的保障,幾十塊錢能保障什麼呢?一年800左右,能保障吃,還是能保障喝?或者能保障順利看病?要知道他們當年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候,是農民給了這個國家最基本的保障,砸鍋鑄鐵交公糧,交農業稅也交了好多年。到頭來,年紀大了,每月不到100元的養老金,夠吃幾天?5天還是8天?逗誰玩兒呢?

6.產權制度不公平。農村耕地被徵收搞房地產開發,分到手就是一畝地幾萬塊,但是政府賣給開發商都是幾百萬。然後開發商開發房產以更高的價格再賣給農民,農民要給兒子娶到媳婦兒就必須在城裡買套房,而大部分農民奮鬥一輩子的積蓄也不夠去買城裡的一套房。而城裡呢,一拆遷就分好幾套房,這待遇完全不同。雖說現在土地都確權了,但是耕地到底如何改革,目前還沒有全國範圍的版本,只有土地流轉,但是一畝地一年收益就幾百塊,我家裡土地三畝,被流轉一年2400元,被徵收了也不值幾萬,公平性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農民窮到底窮在哪裡?勤勞能致富,並不是騙人的!

7.教育不公平。想要亡哪裡,先撤銷這個區域的學校,無異於釜底抽薪。就拿我們這說吧,我們原來的學校已經被撤銷,整個鄉里沒有一個完全的九年制學校了,當地農民的孩子要背井離鄉去就近的鄉鎮給娃報名。實行劃片招生後,農村學生想在城裡唸書,還要找熟人託關係花錢。雖然這兩年情況有了很大改觀,但是整體而言,目前的教育資源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農村孩子進重點學校的途徑。起步就比別人差好大一截,雖說義務教育很多年,但是農村如今上大學的還是不多。很多都是上完高中或者技校就出去打工或者直接參加工作的。

8.金融不公正待遇。農村人發展產業,想要用自家房子想做抵押貸款,基本不可能,耕地也不可能。這也不怨金融機構,畢竟這需要上層設計。但是,這的確導致農民想貸款,基本是很難的。沒有錢,在這個社會也做不了什麼,當然,大家都知道,沒錢的人越來卻沒錢,有錢人越來越有錢,這是社會現實。所以說,農民越來越窮,卻來越窮導致他們自己和孩子所接觸的實物相對越來越差,如此惡性循環。

很多農民都是非常勤勞的,但是終其一生,還是擺脫不了貧困的命運。扶貧電影《十八洞村》裡的楊英俊就是這樣的典型。

雖說每年中央第一號文件都是關於農業的,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關鍵制度問題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依然制約著中國社會的徹底變革。

統計失業率,現在只敢統計城鎮失業率,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農民窮到底窮在哪裡?勤勞能致富,並不是騙人的!

近幾年的扶貧工作轟轟烈烈,個人認為,扶貧不應該只是填表和做廣告,讓農村貧困人口富起來不應該只是說說而已,應該在合理統籌土地及適用人口的基礎上給與農村更多的財政、教育、醫療、農資等全方位支持,讓農民得到社會公平待遇,使農村重新煥發活力!畢竟,你很難想象,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國家,一旦糧食出現問題,會是一副多麼可怕的場景!

千百年來,農民默默耕耘為社會文明發展提供了最為原始的需求,對農民好點!讓農民耕者有其田,豐衣足食以彰顯我天朝之風範!

一家之言,沒有惡意,只想喚起對農民的關注和切實的關心!希望我們的國家在進步的道路上更加健康,希望國富民也強!我是秦嶺山裡的一介農夫,喜歡請關注我!


2018年9月19日補充:

昨天根據悟空問答答主趙冰峰老師和另外一位老師的回答整理,得到了上面這篇文章。一覺醒來,沒想到頭條把這篇文章推送得成了爆文。看了幾千條評論,在感謝廣大農民朋友理解與支持的同時,我還是感到了擔憂。窮則思變,希望大家鼓起勇氣改變自己,是的,悶著頭下苦力,基本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所以說,平時要鼓勵自己多學習,開闊自己的視野,學習一兩門技藝。

有朋友評論,讓我趕緊刪了文章,其實我覺得沒必要。因為我整理這篇文章,並沒有什麼惡意,我只是說一種現狀,督促國家的進步,我想,關心國家與民族未來,這是無可厚非的。

無論什麼社會,你不得不承認,都是存在瑕疵和遺漏的,發展就是不斷地改革,修修補補,最終達到一種平衡。而在這個修補的過程中,大家需要耐心,需要給時間。我們這些碌碌無為的人,大部分這一生連自己都管不好,而國家要管理要平衡的是十幾億人的問題,多點理解吧,朋友們!發現問題,是為了敦促,而非帶領大家抱怨。大家切莫淪落為在被窩裡抱怨的負能量之人。負能量,對社會,對個人都是不利的。

我們發現了問題,人微言輕解決不了問題?錯了!如果你真的有智慧,不妨我們一起在評論裡討論一下,一些現狀該如何改變,提一些靠譜而可行的方法建議,讓代表我們利益的人們看到。用發現問題的眼光看問題,用解決問題的思路提意見。只要不是反社會的過激言論,相信沒有人說你不對。

從我先來吧,我覺得農村的興起,農民的富裕,首先要改革。其實,農村人收入到底能不能大幅提高不是靠把城裡人的收入拉下來而是靠農業方面的改革。近幾年來,三農方面的改革舉措可謂大刀闊斧,但,農村人很難有切身感受為什麼?其實,三農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急不得。所以穩步推行勢在必然。比如說,土地制度的改革,宅基地三權分置,農業補貼的加大和農村公共事業的改革都在從不同方面使農民受益。在此基礎上,我覺得農村管理的基層組織改革才是根本。

村委會在農民發家致富的道路上,至關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看法?

好了,關於農村發展和農民致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裡提出自己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我們一起傳遞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