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清華大學羅列學生應讀書單:中國文學篇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每天讀書,或泛覽,或精讀,涓滴的堅持,駛向知識的海洋。

1997年清華大學羅列學生應讀書單:中國文學篇

1997年,清華大學教務處、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參考清華大學校內外專家意見,編印《清華大學學生應讀書目(人文部分)》,分外國文化、中國文化、中國文學和外國文學四類,共85種。

中國文學篇

1. 《詩經選》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走近《詩經》,品讀經典之美 曹丕《典論•論文》中說:“文章者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詩經》以其三百零五首詩的單薄身軀,建築起三千載華夏文學史上第一座不朽的豐碑,成就了中華民族最溫柔、最純粹的文學根底。


2. 《楚辭選》

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

“臘響驚雲夢,漁歌激楚辭。”

《楚辭》的出現,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確實又跨進了一個完全新的階段。它的光彩像晴空的麗日一樣,照耀著從週末到漢初的詩壇。風靡一時,衣被百世。



3. 《魏晉南北朝詩選》


4.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1997年清華大學羅列學生應讀書單:中國文學篇



5. 《唐詩三百首》

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

“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

“中國文學之美的典範”。唐代詩人,有的在詩篇中直抒胸臆,追求個人自由和理想,也有的慈愛悲憫,為天下人民大聲疾呼。他們中的許多人不畏強權、大氣磅礴,字裡行間透露出他們的善良和正義。


6. 《宋詩選注》

“晨書冥寫細評論,詩律傷嚴敢市恩。”

“但願老師真似月﹐誰家甕裡不相逢。”

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對晏殊、王安石、柳永、歐陽修、秦觀、蘇軾、黃庭堅、楊萬里、陸游、文天祥等八十位詩人的近三百首宋詩作了註釋。



7. 《宋詩三百首》

國學大師金性堯選注的宋詩精華

“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

中國文化造極於趙宋之世。——陳寅恪

宋人為詩,變唐人之所已能,而發唐人之所未盡。——繆鉞


1997年清華大學羅列學生應讀書單:中國文學篇


8. 《唐宋詞選釋》

中國古典詩詞的權威註釋本

“為憶淥江春水色,更隨宵夢向吳洲。”

《唐宋詞選釋》是提供古典文學研究工作者作為參考用的。


9. 《唐宋詞選》

"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


延伸閱讀:《唐宋詞舉要》

一部匯聚才、膽、識、力的唐宋詞選本。


10. 《古文觀止》

“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中國古代散文精粹

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所選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體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發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



11. 《三國演義》

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戰爭傳奇經典名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呂布趙雲關羽,官渡赤壁街亭,斬華雄空城計長坂坡七擒七縱,一看三嘆,三國風雲起,幾度夕陽紅。



12. 《水滸傳》

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忠義英雄傳奇名著

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替天行道

有讀者評論說:一百八人,人無同面,面面猙獰;一百八人,人合一心,心心兇惡。樂不同樂,憂不同憂;生不同生,死不同死。既無名於天上,亦貽笑於人間。



13. 《紅樓夢》

古今第一奇書《石頭記》

"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不知身後事。"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



14. 《魯迅自選集》

“中國文藝界龐然的斯芬克斯”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5. 《女神》

第一部具有真正現代意義的新詩集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16. 《子夜》

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長篇小說

兼具文藝家寫作品與科學家寫論文的精神

本書立體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當時的社會生活和國民的生存狀態,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篇章。



17. 《家》

《激流三部曲》之一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現實主義長篇鉅製


18. 《駱駝祥子》

“勞動模範”老舍的市民小說

舊中國北平城裡人力車伕的悲劇故事

老舍,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 朱光潛



19. 《圍城》

中國文學史上的“新儒林外史”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


20. 《曹禺選集》

中國現代戲劇的泰斗

“東方的莎士比亞”


21. 《青春之歌》

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首部描寫愛國學生運動

革命知識分子鬥爭生活的長篇小說


22. 《紅巖》

百部愛國主義教科書

小說以解放前夕“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敵我鬥爭為主線,展開了對當時國統區階級鬥爭全貌的描寫。



23. 《艾青詩選》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艾青的詩代表了一個時代,這是因為他和他的詩凝聚著並形成了一種近代大自然的氣象和藝術氛圍,這是因為他和他的詩,始終生息和奮鬥在一個悲壯而動盪的偉大時代,與民族和土地的憂患息息相連。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