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韻智能 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啓動 首批目標鎖定千所學校

9月26日,“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啟動儀式在河北省威縣舉行。首批幫扶對象為河北、甘肅、海南、福建、山西等地10多個貧困縣及革命老區的1000所學校。其中,河北威縣為項目首站啟動點。

“墨韻智能 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啟動 首批目標鎖定千所學校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2011年以來,教育部先後印發《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等重要文件,大力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認為,“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的啟動從時間和地點來說都很有意義:9月10日至11日召開了新時代第一次全國教育大會,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作出重要戰略部署,為新時代教育事業構化了藍圖、指明瞭方向,本項目的啟動恰逢其時。同時,河北省威縣是教育部的定點扶貧縣,還是中國“特色民間藝術之鄉”,有著“書畫之鄉”的美譽,選擇在威縣啟動“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可謂得其勢。

“墨韻智能 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啟動 首批目標鎖定千所學校

但是,在實際推廣中,各地普遍面臨專業書法師資不足的問題。根據教育部2017年的統計數據,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數量為1.45億,按照1:300的配比計算,全國約需要書法教師48萬人,而目前全國專業書法教師的總體數量遠低於這一數字,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體現得尤為明顯。“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的啟動意在解決這一難題。

據悉,項目的技術支持工作早在2016年啟動,由方正電子承擔。方正電子助理總裁、書法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陳卓勇表示,方正電子運用“人工智能+書法教學”技術成果,憑藉自身30年來在漢字整理研究領域的技術儲備,順利完成了項目技術方面的準備。從目前推進情況看,很好地解決了學校書法教學師資短缺的問題。經過簡單的培訓,教師可以很快掌握教學系統。由於整個書法的教學完全由系統提供的著名書法家完成,因此即便是非專業書法教師,也能順利完成教學,很好地解決了師資問題。同時,整個項目除了書法技藝的傳承外,系統還增加了“書法故事”,使中華文化的傳承更加立體。另外,在和一線教師的接觸中,方正電子不斷聽取他們的意見,逐步對教學系統進行完善,比如一線教師曾經提出,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有待提高,方正電子因此做了改進,意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在具體實施中,該項目運用了各地已有的“三通兩平臺”教育信息化建設基礎,發揮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功能,以精準幫扶的方式提供書法教育支持,推進區域性整體開設和開好書法課。

田立新表示,目前,書法教育受到了方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它的意義不僅在於提高學生的書寫技能,還可以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拓寬眼界,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全面提升素質,為更好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奠定基礎。同時,通過開展書法教育,有利於提升貧困地區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助力教育公平,不讓一個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有助於讓中華民族“心懷夢想、不懈追求、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偉大奮鬥精神在孩子們心中不斷涵養內化,進而激發他們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希望“墨韻智能”項目從威縣開始,從首批幫扶的1000所學校開始,能在“以科技助力普惠教育和教育公平”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切切實實能夠使“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讓每個孩子寫好漢字”的目標得以實現。

據悉,“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啟動後,除了首批1000所學校外,還將陸續走向全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10000所學校,更好地幫助當地開設開好書法課。(文/姚偉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