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智能 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启动 首批目标锁定千所学校

9月26日,“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启动仪式在河北省威县举行。首批帮扶对象为河北、甘肃、海南、福建、山西等地10多个贫困县及革命老区的1000所学校。其中,河北威县为项目首站启动点。

“墨韵智能 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启动 首批目标锁定千所学校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2011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大力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认为,“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的启动从时间和地点来说都很有意义:9月10日至11日召开了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构化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本项目的启动恰逢其时。同时,河北省威县是教育部的定点扶贫县,还是中国“特色民间艺术之乡”,有着“书画之乡”的美誉,选择在威县启动“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可谓得其势。

“墨韵智能 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启动 首批目标锁定千所学校

但是,在实际推广中,各地普遍面临专业书法师资不足的问题。根据教育部2017年的统计数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量为1.45亿,按照1:300的配比计算,全国约需要书法教师48万人,而目前全国专业书法教师的总体数量远低于这一数字,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体现得尤为明显。“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的启动意在解决这一难题。

据悉,项目的技术支持工作早在2016年启动,由方正电子承担。方正电子助理总裁、书法教育事业部总经理陈卓勇表示,方正电子运用“人工智能+书法教学”技术成果,凭借自身30年来在汉字整理研究领域的技术储备,顺利完成了项目技术方面的准备。从目前推进情况看,很好地解决了学校书法教学师资短缺的问题。经过简单的培训,教师可以很快掌握教学系统。由于整个书法的教学完全由系统提供的著名书法家完成,因此即便是非专业书法教师,也能顺利完成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师资问题。同时,整个项目除了书法技艺的传承外,系统还增加了“书法故事”,使中华文化的传承更加立体。另外,在和一线教师的接触中,方正电子不断听取他们的意见,逐步对教学系统进行完善,比如一线教师曾经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待提高,方正电子因此做了改进,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在具体实施中,该项目运用了各地已有的“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发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以精准帮扶的方式提供书法教育支持,推进区域性整体开设和开好书法课。

田立新表示,目前,书法教育受到了方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拓宽眼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全面提升素质,为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开展书法教育,有利于提升贫困地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助力教育公平,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有助于让中华民族“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奋斗精神在孩子们心中不断涵养内化,进而激发他们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希望“墨韵智能”项目从威县开始,从首批帮扶的1000所学校开始,能在“以科技助力普惠教育和教育公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切实实能够使“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每个孩子写好汉字”的目标得以实现。

据悉,“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启动后,除了首批1000所学校外,还将陆续走向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10000所学校,更好地帮助当地开设开好书法课。(文/姚伟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