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進補,多吃3種應季食物!化痰止咳、健脾養胃,冬天少生病!

“千樹掃作一番黃”今日19時22分,將迎來今年第18個節氣,霜降;霜降過後,天氣繼續轉冷,露水凝結成霜。“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霜降期間要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秋將逝,冬將至,知道該怎麼吃對身體才好嗎?

霜降進補,多吃3種應季食物!化痰止咳、健脾養胃,冬天少生病!

一、宜平補。

中醫養生學提出“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

霜降節氣最容易傷陰、傷肺、脾胃不調,會出現皮膚乾燥爆皮、毛髮脫落、口乾舌燥、煩渴、咽痛,大便秘結等。此季的進補原則,應以滋陰潤肺,調和脾胃為主。

霜降進補,多吃3種應季食物!化痰止咳、健脾養胃,冬天少生病!

二、少辛辣

《素問·髒氣法時論》曰:“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季宜收不宜散。

因此,應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蔥、蒜、辣椒等,特別是辛辣火鍋、燒烤食物要少吃,以防“上火”。

霜降進補,多吃3種應季食物!化痰止咳、健脾養胃,冬天少生病!

少吃辛辣火鍋,飲食進補應以滋陰潤肺,調和脾胃為主。

多吃水果、蔬菜水分充足且滋陰潤燥的水果宜多吃,如生梨、葡萄、香蕉、蘋果、石榴、芒果、楊桃、柚子、檸檬等。此外,霜降時還適合吃柿子、栗子、蘿蔔、洋蔥等。

霜降進補,多吃3種應季食物!化痰止咳、健脾養胃,冬天少生病!

三、潤燥防溼

元代醫家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潤其燥。因此,霜降時節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

此外,要是秋季脾傷於溼,就會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發作種下病根,所以防燥的同時還要防溼邪。只是霜降養生防溼主要應以祛溼化滯、和胃健脾的膳食為主。如蓮子、薏米、冬瓜、蓮藕、山藥等。

霜降進補,多吃3種應季食物!化痰止咳、健脾養胃,冬天少生病!

多吃三種應季蔬菜 :

一、柿子。

我國部分地區有霜降吃柿子的習俗。民間流傳:“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感冒”。柿子味甘、澀,性寒,有清熱潤燥、養肺化痰、止渴生津、軟堅、健脾、止血等功效,可以緩解大便乾結、痔瘡疼痛或出血、乾咳、咽痛、高血壓等病症。

霜降進補,多吃3種應季食物!化痰止咳、健脾養胃,冬天少生病!

二、栗子。

栗子是霜降後的進補佳品。食用栗子可防治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禦寒能力。

霜降進補,多吃3種應季食物!化痰止咳、健脾養胃,冬天少生病!

三、蘿蔔。

到了霜降節氣後,蘿蔔的味道變得鮮美,山東有農諺說: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蘿蔔有順氣、寬中、生津、解毒、消積滯、寬胸隔、化痰熱、散癖血之功效,也是霜降時的養生佳品。

霜降後,氣溫突降,人體很難適應,部分年老體弱的人會伴有咳嗽、咽痛等症狀。

此時做好兩件事,有效止咳,還可暖胃

1、、自制養肺茶

霜降進補,多吃3種應季食物!化痰止咳、健脾養胃,冬天少生病!

取百結葉1.5g,桂花花瓣0.5g,混合製成百結葉桂花茶。中醫認為,百結葉可瀉肺、治痰聲漉漉。桂花性溫,味辛,無毒,入脾,肺經,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止咳化痰、清腫散瘀之功效,可適用於慢性咽炎、吸菸引起的痰飲喘咳等症。將二者一起搭配製成的百結葉桂花茶,對養肺潤肺有很好的作用。

霜降進補,多吃3種應季食物!化痰止咳、健脾養胃,冬天少生病!

2、適當運動

中醫認為,霜降時肺金主事,運動量可適當加大,可選擇登高、踢球等運動。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

也可選擇廣播體操、健美操、太極拳、太極劍、球類運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