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跟黃芪泡水有什麼功效?

用戶4503571087971


金銀花泡水的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如果日常有輕微上火症狀,如口乾眼澀、生瘡癰腫等,都可以喝些金銀花泡水來進行調理。也包括有些人患熱毒痢疾,喝金銀花水還可以止痢。喝金銀花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輔助治療痔瘡,那些輕度發癢的痔瘡,喝金銀花水幾天後就可得到有效控制。

金銀花分幾類,一般來講,泡水推薦用炒金銀花。因為金銀花本身寒涼明顯,生藥直接泡水會對胃腸有較大的刺激,不宜長期喝,否則易腹瀉,同時會破壞腸道菌群,使人容易發胖。

很多人都反應說,喝金銀花泡水後體重有所增加。這種事情在以前沒有什麼人注意到,所以這算是一個盲點。其實金銀花有殺菌的作用,會對腸道內的變形菌門和厚壁菌門產生影響,而這兩類菌群實際是人體內的有益菌,它們負責分解腸道內難以消化的食物纖維。這兩類細菌減少,食物纖維得不到分解,就會直接被轉化為能量儲存在體內,最終引起人發胖。而炒過之後,金銀花在這方面的藥性會減小,不至於刺激胃腸導致腹瀉便溏,也不會破壞腸道菌群,就比較適宜喝久一點了。

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不可以喝金銀花水。

黃芪泡水的作用很多,一般人只知道用來補氣,但黃芪泡水還可以預防鼻咽炎,輔助治療糖尿病、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或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胃潰瘍,輔助治療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銀屑病、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骨質疏鬆、腰椎病、頸椎病、貧血等等。

但是喝黃芪泡水也是有講究的。

一,就是選擇種類。黃芪也有生熟,泡水喝,應該用熟黃芪。

二,由於黃芪的副作用相當明顯,單一服用黃芪泡水的話,對於需要補氣、預防鼻咽炎的人來說,暫時先不要使用黃芪,而應該用黨參。待有效之後,再換成黃芪,並且用量要逐漸增加,不可以一次大量,否則物極必反,易受損害。

三,對於其他病症來說,黃芪本身什麼樣,這才是最關鍵的。我曾經普及過,黃芪,你光會用還不夠,還得會挑,懂得什麼叫“金盞銀盤菊花心”。可能有人說,我直接沖泡黃芪粉,但是那個東西說實話,不太把握。

應該這麼說,對於其他病症,用黃芪,主要用的是黃芪的“金盞”,所以你需要選擇金盞部分相對比較厚實的,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如果選那種銀盤比較大的,實際上它並不對症,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喝黃芪水感覺沒什麼用的原因之一。

四,另外,喝黃芪水易上火,這是比較明顯的,因此不宜久服。按照藥理來說,即使是配伍好的成藥,一個療程也才一個月,一個療程之後就要間斷一下,讓身體做一個自我調整。而單一用黃芪,根據個人情況,10天左右就該間斷一下,之後隔5~6天再喝。連續不停地喝,即使沒出現什麼明顯的上火症狀,但體內器官的負荷還是增大了,它沒表現出來,但等它表現出來再後悔就晚了,所以,切忌長期連續飲用黃芪水。


純鈞LHGR


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們生活中對於金銀花和黃芪都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問題,很多人都會拿來泡茶喝,泡茶是能起到降火解毒、明目補氣的目的。


先來說說說黃芪吧。黃芪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體免疫能力的藥材,對我們的肝臟、腎臟都有保健作用,有很好的滋養補氣作用,甚至過去人們都有一個說法,就是經常喝黃芪湯,可以預防日常的小病小災,也就是體現他的保健作用。

金銀花清香怡人,在日常服用的感冒藥中,一般都含有它的成分,它可以快速的抑菌抗病毒,是一種天然的抗生素植物,沒有副作用。 所以,把這兩種中藥材放到一起,當做茶葉來泡茶喝,自然是對身體大有好處,除了能夠清熱解毒,提高肌體的免疫力,還可以清除我們身體中的垃圾毒素,起到美容的功效,對於現在工作生活壓力比較大的年輕人來說,經常熬到深夜才休息,經常加班,用它們來泡水喝,不僅可以調節身體狀態,還可以延緩衰老,讓身體變得強壯。



再加上我們飲食習慣的問題,經常吃油膩食品、垃圾食品,用它們泡水喝還可以降低膽固醇,清理血管中的垃圾物質,是一種非常好的日常必備飲品。


最後說一句,就像那句廣告詞裡說的,好東西雖然好,但也要注意控制數量,老祖先告訴過我們,過猶不及,所以自己在生活中也要適可而止喲。


最三農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乾燥花蕾和帶初開的花。由於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後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等症。金銀花幹品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由於金銀花性寒,夏天的解暑良品金銀花露各藥店均有,防暑效果挺好。泡水喝的話清熱解毒,溫病初起具有良好效果。

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根鬚根頭,曬乾。性甘,微溫。歸脾、肺、肝、腎經。黃芪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這裡說個實例:大二時我一同學因腦膜炎手術住院,術後就用的黃芪當歸泡水喝,補虛養血恢復得挺快,半個多月就恢復了。

據古方和配伍均沒有這兩者配伍,一起泡茶喝的話,不是很建議。具體可以聯繫醫師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