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都要改革了,可你卻對這些忌諱一無所知!

在古代,懂天文必察地理,而地理與風水堪輿一體,像祖沖之、李淳風這類大天文學家,同時也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地理風水大師。存在一種有趣的現像,在古代很多時候,禁止民間私習天文,但地理風水之學卻不禁,因為它在民間的應用範圍極為廣泛。

殯葬都要改革了,可你卻對這些忌諱一無所知!

那時候園林選址的中,碰到地下剛好有一個墳場,是另外擇址還是可以採用什麼破解之法?

這個問題其實不止是園林選址上面會存在,無論是建築還是自建房或者是商業大廈有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說,遇到墳場便完全放棄,很顯然這是不切合實際的,尤其是現在土地資源這麼緊張的情況下。

但遇到陰宅之地一定要注意幾點,首先,如果是有主之墳,一定要通知墳主的家人或者是後代親人,切不可擅自遷墳。其二,對於無主之墳,也不可以簡單遷走,更不可直接掩埋推平,要按照一套程序將其遷走,同時另換陰宅之地,必須不差於前者。

最後一點,建於陰宅之上的園林,有五種樹不能種植

殯葬都要改革了,可你卻對這些忌諱一無所知!

其一為槐樹,又名鬼槐,樹身多瘤,容易依附鬼魂。

第二為柳樹,前不栽桑,後不栽柳,柳樹本就屬陰。

第三為榕樹,樹大而陰。

殯葬都要改革了,可你卻對這些忌諱一無所知!

第四為芭蕉,雨落芭蕉孤魂哭。

第五則是為竹,竹本空心,多為藏匿,無論是道佛兩教的招魂幡都選用的竹子為竿便是這個道理。

切記,陰宅風水殺人於無形,兇險之處極其慘烈!

在風水相術圈子裡,向來都有“水城反背處為客,多少時師誤殺人”

殯葬都要改革了,可你卻對這些忌諱一無所知!

陰陽學說中凡是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於陰。但至陽會導致人火氣過旺,至陰則會使人身體虛弱,只有陰陽交泰,才能讓人身體安康,無病無災。從這個道理上講,陰陽二宅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是完全成立的。

古人最早對於房屋的應用,也是暗合陰陽之道的。

殯葬都要改革了,可你卻對這些忌諱一無所知!

在數千年前,古人選擇住所,首先是以安全為大前提,故此多選擇地勢較高不易受到洪水猛獸威脅的地方,而後又為了避免受風雨的侵襲,選擇了背風向陽之處。這種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選擇,在後面就逐漸與陰陽五行、八卦就行這些術數結合在了一起,演變成一門玄妙精神的專門學術。

殯葬都要改革了,可你卻對這些忌諱一無所知!

在風水之中,一草一木均有其作用,在風水學說中,整個世界四面八方的“氣”流不息,這些不同的“氣”隨著年月環境的變化而又有“生旺死絕”之分。陰陽二氣原本均是無害的,不過如果有一方失衡,就會對人身及周圍的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陰氣會導致體虛多病,陽氣過盛則是會暴躁易怒。

最後說說大地的事!

人從在母體的時候,便是受著大地的孕育,所以,大地是萬物之母,人天生便對大地有著一種親近感,而風水師可以通過修煉來感應到氣場變化,但是普通人沒有這種本事,但是這不代表普通人就感覺不到周遭的氣場變化。

殯葬都要改革了,可你卻對這些忌諱一無所知!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現在站在這裡,而我在你後面放置一塊屏風,雖然你沒有看,而且也沒有什麼聲音發出來,但是你就是可以感覺到你身後有變化,這其實就是氣場的變化讓你察覺到了。以前上學那會,後面的人把書桌給移開,雖然他沒有聽到聲音。但就是有所感覺到。

而普通人對於這種氣場的變化敏感度是不高的,所以。普通人只能是藉助一些辦法,其中最有效的便是感應大地的變化雙腳著地,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如果氣場有變化的話,相比那些雙腳亂動的人來說,會更早感應的到,而建造風水建築,肯定是要注意氣場的。

學點國學,致力於打造當代人的國學社區,就差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