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中庸」之道爲人處世 「過猶不及」才是中庸

中,本是中正、中和、中行之意,庸是用、平常之意。

中、庸是人生實踐最常用的道,是人自我修養的基礎。但是,孔子時代以前,人們只是視“中”為一具體範疇,“中”還不具有哲學方法論的意義,中、庸分用,中庸真正的連用,始於孔子。孔子不僅繼承了“中”的傳統思想,把它昇華為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普遍方法,而且提升了庸的思想,最終使“中庸”成為生活中一無所不在的哲學範疇。

在發現的甲骨文中,“中”字已經出現,但還未形成明確的價值觀,《尚書·大禹謨》將“中”提升為重要的觀念。所謂“唯精唯一,允執厥中”,意思是思想要精誠專一,辦事要掌握中道,不得偏頗。後來孔子將中庸發展到大成。認為,“中庸作為一種道德準則,是至高無上的,人們應該有這種美德”。中國傳統文化中至此形成了典型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的內容體現用四個字概括就是“過猶不及”。《論語》中有一段話記錄了孔子學生子貢與孔子的一段對話。

子貢問孔子:“子張與子夏相比,哪個好些?”

孔子回答道:“師也過,高也不及。”

意思是說,在親喪行禮方面,子張有點過分,子夏則有欠缺、不足。

接著,子貢又問孔子:“那麼是不是子張好一些呢?”

孔子回答“過猶不及”。

猶,是“同”的意思,“過猶不及”,說的是任何事“過了”和“不及”都不好,中庸最好。

孔子思想:“中庸”之道為人處世 “過猶不及”才是中庸

所以,孔子認為為人處世、行動取捨都不可失度,失度便會亂套,便會壞事,便會受到懲罰。比如飲食無度,暴飲暴食或隨意少飲少食,都會傷身;比如荒淫無度,貪婪無度,可能為自己招來麻煩,甚至殺身之禍;比如玩笑無度,輕者會傷感情,重者就會與人結怨。孔子認為,有度、中庸的態度,會讓人們享受和諧的生活和空間。這就是“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在有關人的品質方面也做了相關論述。在《論語·子路》中,孔子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意思是說:我找不到言行中庸的人與他們交往,就只好與激進、耿介的人交往了!狂放的人銳意進取,耿介的人是不肯做壞事的。這裡,孔子按人的行為分為三種:狂、狷、中行。狂者,有進取心,有較高的理想、抱負,自信,但偏激,言行不一定能一致。狷者,有所不為,謙虛謹慎,但沒有很高的理想、抱負,往往守節無為。而中行,即他提倡的中庸之道了。

按西方人格論來對照,“狂”接近“外向”型人格,“狷”接近“內向”型人格。孔子認為,“狂”“狷”這兩種人格都不完美,最理想的人格是“中行”,也就是兼有“狂”“狷”兩者的優點無它們的缺點。而“中行”思想,是孔子中庸思想在人格理想上的最具體的體現。

按照孔子的中庸思想,所謂的君子就是“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質,指的是內在品質,也就是“內在美”。文,指文雅,文采,也就是“外在美”。史,指的是虛華無實,多飾少實。孔子的意思是:質樸多於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多於質樸就顯得虛浮。只有文采和質樸相宜,才算得上是個真正的君子。

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孔子也始終堅持中庸的原則。孔子說:“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意思是:喜歡一個人時恨不得叫他長命百歲,一旦厭惡他又恨不得叫他馬上就死。既想要他長壽,又想要他短命,這就是迷惑了。在這裡,孔子認識到人的感情是容易衝動的。所以,在處理人際關係時,需要抑制感情,掌握分寸,不可意氣用事,不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才合乎中道。

孔子以自己的行為處處事事體現中庸的原則,成為中庸思想執行的典範。在《論語·述而》中記述孔子平日待人的容貌態度時說“子溫而歷,威而不猛,泰而安”,即態度溫和而嚴厲,有威嚴而不兇猛,極恭敬而又安詳,這是孔子待人容貌態度時中庸形象的生動寫照。

孔子曾說:“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就是說中庸是一種至高的德行,但也是很平常的品德,因為平常,所以是人人可實踐的東西,而越是至高的,則越是難以真正實行的。孟子在評價孔子時說“仲尼不為己甚者”,是說孔子從來不做很過分的事,他嚴格按中庸思想處世。

孔子思想:“中庸”之道為人處世 “過猶不及”才是中庸

(南懷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