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行楷《陸放翁七絕十三首》四條屏

曾國藩行楷《陸放翁七絕十三首》四條屏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曾國藩出生於晚清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

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行楷《陸放翁七絕十三首》四條屏

曾國藩行楷《陸放翁七絕十三首》四條屏

曾國藩行楷《陸放翁七絕十三首》四條屏

曾國藩行楷《陸放翁七絕十三首》四條屏

釋文:

江樹猶青未著霜,壠間稗穗已先黃。放翁皓首歸民籍,爛醉狂歌坐簀床。

昔遇高皇起眾材,姓名曾得廁鄒枚。年逾八十猶賒死,卻伴鄰翁採芋魁。

老病侵凌不可當,時時攬鏡自悲傷。西風吹散朝來酒,依舊衰顏似葉黃。

冷落秋風把酒杯,半酣直欲挽春回。今年菰菜嘗新晚,正與鱸魚一併來。

置酒何由辦咄嗟,清言深愧淡生涯。聊將橫浦紅絲磑,自作蒙山紫筍茶。

洗耳高人恥見堯,看渠應不受弓招。精神殉物那能久,刀礪君看日日銷。

石帆山下醉清秋,常伴漁翁弄小舟。箬笠照溪吾自喜,貂蟬誰管出兜鍪。

煙波萬頃鏡湖秋,清嘯雖聞不可求。自是世間知者少,山林何代乏巢由。

洗耳高人恥見堯,看渠應不受弓招。精神徇物那能久,刀礪君看日月銷。

禹巡吾國三千歲,陳跡銷沈渺莽中。豈獨江山無定主,苔磯知換幾漁翁。

江東誰復識重瞳,遺廟欹斜草棘中。若比咿嚶念如意,烏江戰死尚英雄。

漠漠漁村煙雨中,參差蒼檜映丹楓。古來畫手知多少,除卻范寬無此工。

渺渺風煙接小江,牛頭山色滿蓬窗。門前西走錢唐路,也有閒人似老龐。

午夢初回理舊琴,竹爐重炷海南沉;茅簷三日蕭蕭雨,又展芭蕉數尺陰。

陸翁絕句十三首,同治五年四月黃河舟次。滌生曾國潘。

鈐印:曾國藩印(白文) 滌生(朱文)

曾國藩行楷《陸放翁七絕十三首》四條屏

讀曾國藩《行楷陸游詩四條屏》

近年來,作為晚清政治、軍事、文化重要代表的曾國藩廣受關注。他以傳統儒家文化的自律自修,治國平天下的觀念身體力行,打造的湘軍勇猛善戰,以軍紀嚴明著稱,是一位頗有爭議的傳奇歷史人物。然而,對於他的行楷書法作品,卻幾乎眾口一辭,推為晚清楷書的代表與重鎮。

這件《行楷詩四條屏》,篇幅之大之長是近年來僅見得曾氏行楷代表作,作品所書內容為陸游的十三首絕句,詞句與現常見本稍有出入,對研究陸氏詩作版本亦頗具參考價值。作品以淡墨作鳥絲欄格,格大7.5釐米見方,全副縱165釐米,橫40.5釐米,行21個字,每條屏五行,計364字,加上題款,達385字,在其作品中堪為鉅製。作品書於同治五年丙寅(1866年),時年56歲得曾國藩奉命進駐河南周家口,督師剿捻,所定戰策中有“重點防務,畫河圈圍”等語,古人“河”特指黃河,可見作為欽差督師的曾國藩在此時期多有乘船而行的狀況。而此書作落款謂:“在黃河舟次”,恰可與其行跡相印證。從內容而言,他多選取了陸游詩中志或描寫鄉村簡樸生活的詩句,也與他理學家的一貫性格相表裡。曾氏的書法據其自稱有:“著力而取險勁之勢”、“著力而得自然之味”的風格取向,對照此作,我們發現除了一以貫之的嚴謹紮實的用筆結字,其中還參用了許多以楷書筆意書成的草體字,如首屏的“悲”字,二屏的“將”、“誰”、“嘯”、“聞”、“知”等,從中可以反映曾氏書寫此件時,心態是從謹嚴而逐漸放鬆的,但對格調筆性的把控,則是從頭至尾,絲毫不見駁雜。寫長篇易於鬆懈,由此也可見曾氏書法功力之深湛。

此件為能仁堂李氏舊藏,有原木盒裝潢,是李氏世代珍藏的佳品,盒上和書作上都有其印鑑可證,木盒上並有李氏親筆題簽,流傳亦屬明晰,故此作面世,實可稱眼福妙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