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探索以旅带农、兴旅富民之路 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观摩活动侧记

秋雨中的德江武陵陶缘休闲度假区,尽管薄雾笼罩,但可以看到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绿湖小岛被群山怀抱……仿佛一幅精心描绘的田园风景图,引得前来观摩的嘉宾赞叹不已。

10月13日,前来参加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德江县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展示的千余名嘉宾分A、B组分别乘车,从德江县城出发,感受德江旅游的新面貌。

观光休闲与产业同步发展

武陵陶缘休闲度假区是德江县倾力打造的乡村旅游新样板,由陶缘芳林、陶缘水乡、陶缘丘山、陶缘柳湖、陶缘归田五大板块组成。景区内水体清澈、空气清新、山林幽静、山水环抱,湖、岛、山、林有机共融,美不胜收,成为了集自然风光、科技示范、森林康养、滨水游憩、休闲度假、水上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园。

德江探索以旅带农、兴旅富民之路 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观摩活动侧记

从武陵陶缘休闲度假区东入口进入,沿着观光栈道向前到陶源柳湖。秋日里,还有少许的荷花在水波中荡漾。据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域分为观光湖休闲娱乐区和陶缘归田产业园区,现已建成栈道1500米,环湖自行车道2000米,观光亭5个以及售票中心和服务中心。目前,已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

前来观摩的一旅行社负责人王娜说,“置身其中,‘碧影映湖间,悠然云水天’,仿佛感受到陶渊明笔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据了解,武陵陶缘度假景区是深化“三变”改革的成果。德江县找准精准扶贫路子,促进经营方式转变,提高群众满意度,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将旅游和农业深度融合,围绕乡村振兴、助推旅游扶贫,探索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子。整个景区流转土地4500亩,林地2000亩,景区还吸纳了附近村民600余人就业、参与经营。

德江探索以旅带农、兴旅富民之路 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观摩活动侧记

陶源归田食用菌产业园是武陵陶缘度假景区产业扶贫示范点。当天,与会人员在该产业园观摩了茶树菇、黑木耳等种植区域。据了解,该园区建设了以茶树菇、黑木耳、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园,园区已建20个大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起到了有利的推动作用。

德江探索以旅带农、兴旅富民之路 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观摩活动侧记

与会人员表示这种将景区向腹地延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经济,打造脱贫致富路的做法值得推广。也是农旅深度融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悠然乡村实现农旅一体化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行进,平坦的水泥公路,把山上山下连成一片,从村道延伸到农户家门口。和5年前相比,这个处在乌江边上的桶井乡玉竹村,再也不是从前的模样。玉竹山不再高,路不再遥远。

然而,这里曾经却是“一毛不拔”的荒山。“乌江水呀波连波,乌江两岸石头多,贫穷日子真难过,守住乌江无奈何。”以前,在很多当地人口中都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德江探索以旅带农、兴旅富民之路 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观摩活动侧记

为了让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以改善,2015年3月,桶井乡以玉竹农业观光休闲园区为示范,以“三变”促“三金”的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自然生态型、民俗文化型”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加强农业产业精细化管理。

据了解,该园区实行林下种植,在经果林基地内套种收益见效快、观赏性较强、市场销路好的矮杆作物——金丝皇菊,在“以短促管”的基础上实现“以短养长”,让贫困农户在短期内进一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同时实现园区景观化;依托园区沿临乌江的区位优势,结合特色荞麦、黄花菜、麻糖水、乌江鱼等农产品和傩堂戏、花灯、红色文化等非遗民族文化,吸引游客入园观光、休闲,高标准打造农旅一体化。逐步形成“观乌江景、游桃花园、吃乌江鱼、品麻糖水、看傩堂戏”的悠然乡村,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独具桶井特色的山趣、水趣、闲趣、野趣。

目前,2000亩园区除了桃子外还有李子、蜜梨、桔子、猕猴桃等,成为当地一年四季的休闲游乐之地。桶井乡通过产业攻坚发展实现了荒山变青山、青山变果园成金山。

“这里丝毫看不出曾经‘石窝窝、荒坡坡’的情景。你看,两面环江、新滩渡口、农业观光、采摘、体验,都带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位来自湖南的投资商说。

吹响地域文化旅游新号角

乌江秘境、烟波浩渺,青山氤氲。。一叶轻舟,尽显其美。与乌江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的德江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人行其中,沁人心脾,让人爽心悦目。

被视为“德江之肺”的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雄伟、秀丽滞留了嘉宾们的眼球,大家不时用手机留住美景。该公园湿地面积达845公顷,有乌江峡谷、玉女峰、古纤道、黔中砥柱等自然风景。

德江探索以旅带农、兴旅富民之路 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观摩活动侧记

据了解,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保护价值;湿地公园景观资源丰富多彩,石险、滩多、山高、水急、林秀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特别的生态文化保护价值。

“乌江画廊河流峡谷狭长,灵山合拢,秀水溪流,气候宜人,风光秀丽,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水流湍急、峡谷幽深、曲折蜿蜒、雄壁纤道,‘不是三峡胜似三峡’,让人流连忘返。”来自上海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陈先生说。

观摩期间,嘉宾们还到武陵陶缘休闲度假区的知青小屋感悟了知青生活,知青小屋还原了上世纪乡村知青插队时住宿原貌,以知青小院、知青菜地、知青食物、知青合唱等场景实物的展现,打造成为红色旅游中知青岁月的新看点,充分挖掘知青了“乐于奉献、勇于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有着知青经历的嘉宾们表示,忘不了半世纪魂牵梦绕的知青岁月,畅叙知青情谊。

德江探索以旅带农、兴旅富民之路 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观摩活动侧记

旅游扶贫、乡村振兴承载着广大群众的美好梦想。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铜仁市乡村旅游工作推进会吹响了铜仁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的新号角。定会有一批像德江桶井一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会越来越多地在铜仁大地涌现。

文/图 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马春晓 吴玲

德江探索以旅带农、兴旅富民之路 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观摩活动侧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