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摩西砂位於龍肯寨子西南2公里的帕敢公路旁,此處為高地礫石沉積沙礦,出產質地細膩的玻璃種、冰種翡翠原石。含翡翠礫石的沉積特點是:上層為黃色沙礫石層,下面為灰綠色礫石層。據《翡翠原石之旅》記述:摩西砂場口礫石土沙摻雜,翡翠礦層相對疏鬆,自表層至深層依次為黃紅砂皮、黃白砂皮(礫石皮層較厚)、鵝卵石腳、黃藍石腳(礫石皮層較薄)、小鵝卵石腳、藍黃混合石腳、毛、藍石腳層,所產玉石個體較小、玉質高,常達糯化底至玻璃底。在摩西砂場口對面拱起的小山丘,是摩西砂—玻璃貢,專出玻璃底玉石,一般在4—5公斤左右,沒有大件料。自1971年港臺玉石商人將緬甸人丟棄的無色翡翠加工到極致的首飾以後,這種高檔無色的摩西砂石頭,就成為了搶手的熱門貨。儘管傳統翡翠界排斥這種無色的翡翠, 但它所體現出來的翡翠最高質地(種水),還是徹底顛覆了人們的傳統審美觀念。摩西砂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它產出了翡翠中最高境界的兩種翡翠:起膠的翡翠和起熒的翡翠。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摩西砂石頭的皮殼別具一格,主要有白沙皮、灰砂皮和比較少見的紅沙皮三種類型。白沙皮是最常見的,主要是因為幾乎所有的摩西砂石頭含鐵量都很低,即使是紅沙皮,皮層紅色而肉色還是偏白色的。 就其皮殼而言,可歸納為三個典型特徵:(1)脫砂皮。這是摩西砂石頭的典型特點,有些石頭幾乎全部脫砂,有些石頭則部分脫砂,即使那些有砂皮的石頭,總也能在某些部位找到脫砂感;(2)刀砍狀紋路或蜂窩狀表皮。部分摩西砂的石頭可見清晰的刀砍狀表面紋,大部分石頭可見表面滴水狀的圓形或不規則狀的凹坑,有時非常像蜂窩狀表面;(3)凹凸不平的丘陵狀表皮。這在那些帶有多期水路充填的摩西砂石頭中十分常見,有時這些又與藍花色緊密相關,突起部位常常表現出深色的皮殼,系種水變化的差異化硬度造成。

如果摩西砂原石的擦口為灰白色,肉則近米湯種,而且棉大。擦口若為深灰色,肉則近冰種。擦口為烏黑色,其肉為玻璃種,做出的成品後光很活。這種後光很活按今天的說法叫“起螢”,白棉點也不明顯了(俗稱“棉化掉了”),肉中只要有一絲絲綠,則在成品中就會折射成滿色(俗稱“放堂”)。之所以灰白就是糯化的原因,是因為種不夠,加上棉多,所以皮殼包裹下,擦口在光線反射下,只能呈現本身的顏色,加上皮殼的顏色灰白色,同理可證深灰色和烏黑色也是一樣,特別是烏黑色,因為種好、水足、通透,所以擦口在光線射進肉時,把皮殼的顏色也反射出來了。

看看下圖這塊料子,典型的摩西砂玻璃種,種老,取貨高,有手環,非常完美,可以說是公盤中的嬌嬌者。沙皮底下有發黑的晶體,這就是玻璃種的標誌。一塊料子是不是玻璃種,要看它的皮殼是否有烏黑的晶體。好比一塊玻璃,橫看是無色,側看是藍黑色,這是光線折射的原因。當然,具體的石頭情況大不相同,有一種石頭髮黑,但取出貨來變白變淨,就像這塊。有一些卻會變成油青、灰底。所以,如何判斷石頭與個人閱歷、對石頭的瞭解度、取貨後的效果都有直接關係。這種摩西砂可以取手環,每隻價格都應在200萬以上。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一些各具典型表現的摩西砂標本料子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2010年11月47屆內比都公盤標王8849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8849出自摩西砂場口,玻璃種紫羅蘭色,重6公斤。摩西砂位於新、老場之間,產出目前市場上漲價最快的石頭,就是冰種、玻璃種的無色或飄藍花石頭。5年前,每公斤價格在20-50萬之間,現在已經到了200-400萬。8849具有明顯的摩西砂石頭特徵,就是刀砍紋。8849的外皮雖被剝掉了,但留下的邊皮條狀皮殼上清晰的三條刀砍紋,足以表明摩西砂場口特徵。現有的採礦實踐表明,摩西砂有三種頂級品:無色起熒光的品種、起膠的靈動品種和飄蘭花玻璃品種。8849的種水是一流的,局部玻璃種的感覺非常漂亮,顯得有一些膠質感,顯然這是一件獨一無二的翡翠原石品種,除了具有起熒光、起膠、飄蘭花三個特徵外,還具有在燈光下發出絢麗紫紅色的特質,無與倫比。因此,8849的價格不能用傳統賭石思維估價,更不是首飾意義上的價格,而應作為國寶收藏。最終此石以19899999歐元(約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平均每公斤約3300萬元人民幣。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上兩圖是2006年10月緬甸公盤上出現的最後一標石頭,1188千克,無底價。沒人知道這件石頭的真實重量,貨主只是為了討個好彩頭,大概定了個重量而已。業內人士說這是幾十年都沒見過的寶貝了,緬甸政府公盤也認為從上世紀60年代開展拍賣會以來從沒有遇到過的好料子。此石黃白砂皮,皮層很薄,無霧層,局部擦口顯示出翠綠色。石頭總體可以看成兩部分,照片的前面部分帶顏色,在強光下嬌翠欲滴,種水極佳;石頭的後面部分,表皮上有一些淺綠色的松花,這是內部有綠色的表現,但整體沒有顏色的感覺。行家的結論是,此石水種非常好,有玻璃種的感覺,是十分上等的翡翠玉石原料。這種石頭無價,不計算顏色,單把它當作冰種的原料,按10萬元千克計,價格就是1.188億人民幣,所以投標價低於1億就是開玩笑!現場的投標者中,要拿出這麼大數額的錢去賭一件矇頭石,需要非同一般的膽量和心理素質,結果是此石流標。對於此石究竟出自哪個場口,業內有木那和摩西砂兩種不同意見。今借摩西砂場口這個專題將此石介紹給大家。

據說,這塊料子當時在場口出土時的購買價格是4000萬人民幣,被緬甸三位最有實力的賭石高手所得。2007年3月,此石在春季拍賣會上再次流標。貨主急了,其中G老闆傾其所有還貸了700萬人民幣的高利貸,如果繼續壓著再不出手,他就可能連身家性命都要搭進去。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G老闆找到了多年的合作伙伴,中國國內的賭石高手Z先生,請他以800萬參股佔一成,以此解決資金問題。平時風雲一時的Z先生此時卻下不了決心,也因此與財運失之交臂。G老闆多方找關係和朋友,願意以4000萬人民幣轉讓,亦無人響應。

奇蹟往往在讓人即將崩潰的時刻出現。2007年5月,離7月緬甸仰光公盤還有1個多月時間,G老闆終於做出了一個改變人生命運的驚天舉動——自己切,賭到底,不成功,便成仁!6月21日,雲南賭石高手、相玉專家L先生應邀前往仰光,參與最後的決策及開刀。6月23日凌晨,G先生和L先生來到仰光的大金塔,分別按順時針的四個方向燒香祈禱,此時的他們心裡仍然沒有底,是福是禍,是漲是垮,他們心亂如麻。十分鐘,開機下刀,從大玉底部1/4處下手。機器震耳欲聾,刀盤飛轉,一點一點的深入,當刀片下到一半時,L先生憑多年的經驗,從切口飛出的粉末和碎石判斷說:“石頭有了,漲了,起碼是5萬一雙的冰種手環(當時價格),此時的他還不敢肯定有無翠色,如果有色,那麼就不是小漲,而是大漲特漲了。

當刀片接近底部,1/4石頭落地放開,全場一片驚呼:高翠、陽綠!大家屏住呼吸,彷彿整個現場氣氛都凝固了。整個石頭下半部分,全是陽綠高翠,上半部分還呈現一些椿色。僅僅這一刀,別說700萬高利貸,就是4000萬的成本和一個億的拍賣底價,都已經收入囊中。第二刀從中間切下,讓人想不到的奇蹟再一次出現:從上到下,一條20公分的綠色帶子沿石頭繞了一圈,延伸最多的地方有四條帶子。整個石頭細膩瑩潤,沒有任何雜質,其中完美的玻璃種料子就有180公斤。僅僅這180公斤,初步估算就達10億以上。L先生估算用這料子做成的手環價格要上千萬,加上餘下料子和手環心等,這塊大玉價值超過20億(2007年價格,現在該值100億)。在2007年7月公盤上,僅大玉解下的最差的一塊料子,就拍賣得了2000多萬元。正所謂石破天驚,石來運轉也!

2007年7月緬甸特別翡翠公盤,第一天就成交了一件天價的翡翠原石LOT5495,89千克,保留價218000歐元,香港玉商以23888888元人民幣投得,成交價高達268500元/千克。下圖就是1188的子石LOT5495,是從1188原石的背面切下來的一塊。這件石頭,香港商人最終賣了2億多港元。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杭州潘先生利用LOT5495的刀下石加工製作的翡翠掛件,種老水足,純淨透明,人見人愛。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下面這隻手環就是出自LOT5495原石,它出現在 2007年10月杭州首屆翡翠專場拍賣會上,最終被一位雲南買家以88萬元拍走。(07年好便宜!)

同期緬甸公盤上與LOT5495同時出現的1188的另一塊子石LOT5032。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這片料子由張炳光大師加工!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下圖都是摩西砂料子加工製作的成品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珠寶百科」翡翠原石詳解——摩西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