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少罵秦始皇 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 孔學名高實秕糠

對於秦始皇的評價一直眾說紛紜,一直將其視之為暴君的人數不勝數,但是你們真的瞭解秦始皇的貢獻嗎?別再被歷史教科書騙了,秦始皇絕對不是暴君,而是千古一帝!

勸君少罵秦始皇 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 孔學名高實秕糠

毛主席曾直接寫詩批評罵秦始皇的郭沫若“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乃至當時世界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也是中國的第一位皇帝,既被稱為秦始皇,他開啟了中國後續兩千年封建帝制的大門,為中國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勸君少罵秦始皇 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 孔學名高實秕糠

秦始皇在位期間,車同軌,書同文,統一貨幣度量衡,這讓原來七國之間互不通暢的交流變得簡單,而開創的郡縣制也是最利於管理和中央集權的制度,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然而秦始皇最為人詬病被說成暴君的莫過於“焚書坑儒。”但是歷史上對於焚書坑儒的說法很多,但是我們可以想下,漢朝後儒學發展如此迅速,足以證明這次焚書坑儒並沒有對儒家造成影響,焚書也沒有對歷史有所遺漏,足以證明太多人誇大了焚書坑儒的影響。

勸君少罵秦始皇 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 孔學名高實秕糠

所焚何書?為何而焚?最主要的一本是《尚書》,因為尚書記載上古聖王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自以為“功高三皇,德邁五帝”,所以要用自己的治世觀念代替上古聖王的治世思想,欲厚今乃焚古。其次是《詩經》,因為詩經中多讚頌歷代君王,始皇不願有六國遺黨頌六國先王。但,最最重要的或是一本方士《道經》。這道經非現在的老子道德經。此經唯留十六字,十六字心傳。所坑非儒,而是方士。因方士所言長生非始皇帝所能修成,長生也非是小小丹藥所能達到。(己心不淨,何以修行?何以長生?人人本有長生草,己心不淨,田園荒蕪,何以種得長生。海外三仙山,蓬萊,方丈,瀛洲,不過是人身三大丹田。外求何處求……)方士接近始皇,非要煉藥尋丹,乃是要傳《道經》於天下。始皇惱羞成怒,認為方士們在耍弄自己。於是,先焚道經,後坑方士。

勸君少罵秦始皇 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 孔學名高實秕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