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高歌的深圳房價,會來一次2008年式的「腰斬」嗎?

一路高歌的深圳房价,会来一次2008年式的“腰斩”吗?

一路高歌的深圳房价,会来一次2008年式的“腰斩”吗?

01、

因為時間自己支配,平常不跑盤的時候,我會到處去蹭講座,一來知識進階,二來了解市場行情,三來想跟土豪混在一起。

但是,昨天去龍中某樓盤聽講座的時候,一個客戶的提問確實把我驚到了,她的問題大概是這樣的——

現在所有人都在講房子在降價,甚至有人說到房價會腰斬,我自己手裡也有一些房子,心裡非常的不安,想問下老師對於接下來關於樓市的看法,房價真的會跌嘛?

這個講座其實不是房產類的講座,只是一個關於投資理財的,只是對外召集的發文標題上出現了“房產投資”這四個大字,卻也吸引了不少對房產有興趣的客戶前來聽講。

如果是三三線城市的某個論壇講座,我可能會不太在意。可是這個論壇的主講地是在深圳,而且手裡有一些房子,這就讓我有點驚訝了。

而且,今天看了一下深圳主流自媒體的報道,也是鋪天蓋地的關於“惠州有樓盤0首付”、“深圳主流樓盤個位數去化”的消息,這讓我逐漸意識到:很多人對當下的樓市認知其實是混亂甚至是恐慌的。

恐慌什麼?恐慌自己手裡辛辛苦苦買的房子會瞬間縮水甚至大幅度的貶值。畢竟,從2016年開始,除卻一些地段特別好、產品特別過硬的房子,深圳有不少的樓盤高位站崗了。

為什麼在這個節點恐慌?這就像夫妻小兩口吵架,平常都是冷暴力,房價漲跌都忍著,當其他人都在講房價跌了時候,終於按捺不住,一下子將之前所有的情緒暴發出來了。

02、

逢8之年,多生變數。

1998年,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中央政府舉全國之力,拯救香港,不亞於一場大戰。2008年,爆發了著名的次貸危機。

2008年,曾經的萬科帶頭大哥提出“樓市拐點論”,年後在全國率先降價;十年之後,也是萬科曾經的帶著大哥提出“活下去”,並在廈門等城市開始大降價。

資料顯示,2008年,在全國各地擁有1850家地鋪的創輝租售陷入“關鋪門”。彼時,這個在高峰期在深圳有500多家地鋪的中介,關鋪門之後僅剩餘90多家, 2009年之後徹底消失了。

時間倒回到2018年,據@深圳新浪報道,今年1-9月,深圳房地產經紀行業人均年簽單量為0.6單,快速萎縮。隨之而來的是中介的關店和員工離職、降薪潮。

有中介表示:“整個行業都比較低迷,市面上新樓盤也比較少。當時所在部門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員工,包括老員工都離職了。從5月份到現在,一直有人進進出出。”

不僅如此,10月15日,世聯行還發布了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在公告中,世聯行將業績預期由原本的同比增長調整為同比下降,直接指出公司的代理業務結算進度受到市場宏觀政策的影響,致使收入下降,從而影響到當期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來回顧一下2008年之前那場可怕的深圳房價大崩盤。

2008年,深圳市一手住宅成交均價12800元/平方米,同比下跌4.4%,不少樓盤價格跌幅甚至達到50%;2009年初,房價卻跌至接近10000元/平方米。

一路高歌的深圳房价,会来一次2008年式的“腰斩”吗?

不到500天的時間裡,深圳房價幾近腰斬。

看到這裡,我終於能理解那位女士為什麼會在現場提出“房價腰斬”這樣刺激性的字眼。因為她擔心,這會重蹈2008年的深圳樓市覆轍。

03、

對比看下2018年深圳樓盤近期開盤去化率(網傳),其實也非常的不景氣。去化率高的也有,但對於過習慣了去化7、8成的開發商來說,這個成績可以說是非常的慘談。

一路高歌的深圳房价,会来一次2008年式的“腰斩”吗?

有意思的是,金九銀十期間,開發商推盤數目激增,很多樓盤都冒出來了。

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統計,9月有華潤城潤府三期、頤安都會中央、佳兆業未來城、勤誠達樂園、香山裡花園五期、實地劍蘭郡、寶泰雅苑7個住宅項目取得預售證,批售面積合計38.8萬平,是8月批售面積的2.8倍,住宅批售套數達到3607套,環比上升168%。

開發商好像都在瘋狂走量,但好像都不是很成功。深圳某些知名網紅盤比如華潤城3期公寓,去化率不足3成。昨天開盤的香蜜湖某公寓,據說751套最後也只成交了117套,去化率大概只有16%。

真相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十年一輪迴,歷史不會頻繁的改變,只是換個年份繼續重演。

04、

2018年會重複2008年的覆轍麼?

剛開始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也有點蒙。可能是被這些紛繁的數據給佔領高地了,因為市場上確實很冷。當然,這些數據確實也沒錯。好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我想了一下:可能是很多人把樓市當股市了。股市中最流行的一句話是什麼?追漲殺跌。具體的表述大概是這個意思——

在金融市場(股票,期貨,外匯等)價格上漲的時候買入金融產品,以期待漲得更多,然後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獲利了結。在金融市場價格下跌的時候賣出金融產品,以更低的價格買入回來,以獲取價格下跌的收益。

這裡面延伸到樓市中的邏輯就變成了:市場冷下來了,所以我再等等看,或者直接賣出;市場熱的時候,我再衝進去撈一把,大量的買入。

然而,股市的操作邏輯真的等同於樓市的操作邏輯嘛?顯然不是。

樓市與股市一樣,都擁有龐大的數據,且每天都在不斷更新。但是樓市的規律比股市的規律要強:股市是以天為單位波動,樓市是以月乃至於半年、一年為單位。

你可以天天盯著股票上的數據看,但如果你買了一套房子之後會天天盯著自己小區的成交價嘛?你可以會盯一陣,但盯了一個月後,你可能會放棄,因為這裡面的數據是不會發生太大變化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買一支股票,某幾隻股票或者某幾十只股票,每天都在面對著各種各樣的風險。

比如說前段時間的長長春長生,因為一篇爆文揭露其疫苗問題,市值瞬間蒸發近百億。在此之前的上半年時間裡,醫藥股一直受到市場青睞。從今年2月中旬開始,長生生物股價急速躥升,三個月的時間漲幅達153.72%!

再比如說近期的劉強東涉嫌性侵事件,事件一曝出,京東損失一千多億。恰逢馬雲退休之際,很多人笑談,個人IP太強大對公司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一遇變故,就很容易給公司及股東造成巨大損失。

買房子要問擔心這些問題麼?其實不用的,你更應該看的是長期的趨勢,對於房地產來說,只要人們在勞動和創新,經濟在增長,這個城市的這塊土地,這個城市的房子,就能這些價值成長,就能分配到剩餘價值。

而且,你腳下的這塊土地,永遠是獨一無二的。最要命的是,這裡面還有不可再生性,用完就沒了,再用得50-60年之後。

而且,深圳就這麼大點地,但人口卻有2200萬,每年流入人口50-60萬,住房率只有30%,每年只有幾塊地拍賣...當你明白這樣的供應情況之後,興許就不會再擔心什麼腰斬不腰斬的吧。

當然,有人會說,這就是傳說中的逆週期投資?扯蛋,這又不是投機,哪裡來的逆向,而投資,很少會是短線的操作行業。所以,醒醒吧,不要把房子當成股票來看。

樓市冬天來了?當然,但是,別忘了,冬天過去之後就是春天。

------END------

注:安靜的小密圈持續開放中,更多片區分析、數據報告在這裡面,歡迎來玩。

一路高歌的深圳房价,会来一次2008年式的“腰斩”吗?一路高歌的深圳房价,会来一次2008年式的“腰斩”吗?
一路高歌的深圳房价,会来一次2008年式的“腰斩”吗?

你可能還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