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重點知識歸納匯總《教育學》第二章

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準備教師招聘考試,所以特別整理了《教育學》各章節重點知識梳理,本次更新的是第二章教育與教育學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考生全面複習教師招聘考試。也祝各位考生能夠取得好成績!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第一節——第三節

1、試述教育與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文化的關係?

(一)教育與生產力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係: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對教育的發展提出一定的要求,並提供一定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教育的發展又對生產力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社會越發展,教育與生產力的關係也就越密切。

(1)、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①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②制約人才規格和教育結構;③制約著教育的內容、方法、手段和組織形式。

(2)、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①教育再生產勞動力;②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③教育生產新的科學知識。

(二)、政治經濟制度與教育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關係:

(1)、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①決定教育的領導權。②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③決定著教育目的;④決定教育內容。

(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促進作用:①實現年輕一代的政治社會化;②為政治培養專門的人才;③對當前的政治變化和發展產生影響;④可以加速民主進程。

(三)、文化與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

(1)、文化對教育發展的制約作用:①影響教育目的的確立。②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③影響教育教學方法的使用。

(2)、教育對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①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保存文化的作用。②教育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創新文化的作用。

2、簡述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1)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於知識的觀念。

(2)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於學習和教育的觀念。

(3)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個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臺。

3、人力資本理論的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麼?

舒爾茨 :人力資本理論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資本”,它指的是人所擁有的諸如知識、技能及其他類似的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資本的形態,是未來薪水和報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資本形態,它體現在人的身上,屬於人的一部分。

4、試分析教育與文化關係的特殊性?

一方面: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另一方面:是教育本身也是一種文化。

(1)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體現在:一是:特定時空中的文化構成了特定的文化環境、文化氛圍,對生存於其中的人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發揮著強大的教育作用;二是:一定的社會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學校文化、班級文化和課堂文化,對教育活動起著無形而又強大的影響作用。

(2)教育本身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教育具有雙重文化屬性:一方面:表現在它是傳遞和深化文化的手段,這時它與文化構成內容與形式的關係;另一方面:它的實踐本身又體現著文化的特質,成為文化本體。

5、學校文化建設:什麼是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構成?

學校文化含義: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澱、演化和創造出來的,併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念體系、行為規範準則和物化環境風貌的一種整合和結晶。

學校文化構成:由觀念文化、規範文化和物質文化構成。

觀念文化的四種成分: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價值成分、理想成分。

規範文化三種表達方式:組織形態、規章制度、角色規範。

物質文化包括:環境文化和設施文化。

6、學校文化有哪些特點(特性)和功能?

學校文化特性:

(1)是一種組織文化。

(2)是一種整合性較強的文化。

(3)以傳遞文化傳統為己任。

(4)學校文化特別是良好的校風,具有鮮明的教育作用。

學校文化的功能(作用):導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規範功能。

7、學校文化形成過程是怎樣形成的?

(1)是對原有文化的傳承與改造的過程。

(2)是對文化構成要素進行整合的過程。

(3)是學校文化主體積極創建的過程。

(4)是一個良好行為的改造和積累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