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貨運飛船?

scrter


簡單的說,我國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去年發射成功,是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收官之戰。

天舟一號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就是去運送貨物那麼簡單,它本身其實更符合我們想象中的飛船。天舟一號有36臺發動機,大部分用來姿態調整。天舟一號完成了空間站貨物補給,推進劑在軌補加、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等等一些列任務目標。

所以下一步就是發射組件中國的空間站。其實中國空間站的核心艙已經在2016年就造好了,其他艙段部件基本在地面造的差不多了。

目前的門檻還是大運載能力的火箭,原計劃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今年搭載空間站核心艙發射的,但是不知道有沒有推遲。


蛋科夫斯基


想要維持空間站長期在軌正常運行,貨運飛船是必不可少的。除了給宇航員運輸生活保障以及實驗材料之外,它還得負責給空間站“加油”以及帶回垃圾的重任。

我國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可以裝載重達6噸的物資,並將其準確送到天宮二號上,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能幹的快遞員。不要小瞧這6噸的運載能力,這可是世界上運力最強的現役貨運飛船,此前雖然ATV的運載能力比其多一噸,但自重多了足足5噸,所以從發射成本上來考慮,天舟一號更為合適。

另一項比較強悍的則在於,它可以實現在軌加註燃料的能力。由於空間站飛行高度相對較低,仍然需要考慮空氣阻力帶來的影響,所以需要定期打開發動機提提速。早期做法是用貨運飛船的發動機和燃料來幹這活,於是除了給空間站加速還得捎帶著給飛船加速,浪費燃料,天舟一號則是直接把燃料傳輸給空間站,自己送完就走,落點還能指定,可以說是非常先進了。


楠竹一


中國的貨運飛船叫“天舟”,2017年4月20日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由大直徑的貨物艙和小直徑的推進艙組成。

貨物艙用於裝載貨物,而推進艙為整個飛船提供動力與電力。推進艙兩側各有一翼太陽能帆板

三板。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它的基本技術參數:全長10米以上,最大直徑3.35米,質量13噸、最大上行貨物運載量達到6噸。無論是直徑、質量還是運載能力,天舟一號都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22年中國空間站建成在軌運行期間,由載人飛船提供乘員運輸,由貨運飛船提供補給支持。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低地軌道上行運載能力約為6.5噸左右,高於俄羅斯研製的進步號M型(2.5噸)以及日本的HTV運載飛船(6.0噸),低於歐空局的自動運載飛船(7.6噸)。下行運載能力約為6.0噸左右。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載荷比高達46%,高於日歐的貨運飛船。載荷比即運載貨物的質量與貨運飛船船體本身的質量之比。此次
天舟一號攜帶6噸左右的貨物和推進劑,大大小小有100多個貨包。運送的貨物既包括航天員在軌生活所需的食品、飲水、空氣、航天服結構件、服裝、醫療用品等消耗類物資,又包括各類紛繁複雜的科研設施設備、空間站維修備品備份等等。

中國的天舟系列貨運飛船有三個構型,分別是全密封、半開放和開放。不但具有運送一般食品貨物的能力,還能運輸大型航天器及部件,還有發射和回收維修航天器的能力,當然還有推進劑補加功能,補加能力為2噸。天舟飛船還可獨立飛行三個月。這些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全密封式的天舟飛船全是加壓艙,與空間站對接後,航天員無需穿航天服即可進入貨艙搬運貨物,可以作為一個艙段,當然還可以作為航天員休息的地方。而開放式的貨運飛船還可用於航天員太空出艙安裝維修的平臺。

下面具體來看一下“天舟一號”發射後的主要空間活動: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對接,

4月27日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成功完成首次“太空加油”,8月1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成功在軌釋放一顆立方星,隨即地面成功捕獲立方星。9月12日23時58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順利完成了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2017年9月16日20時17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望

順利完成第三次、也是離軌前最後一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2017年9月22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及後續拓展試驗後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

由上,綜合分析中國貨運飛船是一款設計理念先進、起點高、性能和功能強大、質量安全可靠、世界先進水平的飛船。


物原愛牛毛1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關於貨運飛船,大家一聽這個名字也許都會說:這不就是一個只會拉貨、跑路的大號宇宙飛船嗎?沒什麼了不起的,只需要找一個能把它“塞進去”的運載火箭,以及火箭發動機的推力大一點,不就行了嗎?但,這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這種貨運飛船也並不比載人飛船的技術門檻低,貨運飛船的難點在於:貨物重量佔整個飛船的總重量的比例,載貨比數值越高,說明運載效率越高。光是這一點就讓很多國家望而卻步了,所以足以說明該裝備技術的難度有多高了。然而,我國的貨運飛船作為空間貨物運輸的航天器,按照模塊化思路搭建平臺型譜,不同的貨物艙模塊與推進艙模塊組合,構成“全密封”“半開放”和“全開放”貨運飛船,有利於今後的貨運飛船區別不同類型的貨物運輸需求進行針對性生產。

另外,我國自行研製的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還進行了各項試驗工作。其中之一就是,燃料的在軌加註。空間站自身的燃料攜帶量相當的有限,因為衛星需要在軌長期工作,這就對燃料補充有著很大需求。不過大家也別以為這個技術簡單,相反很難,以前全球掌握相關技術的國家只有俄羅斯,連美國也是藉著國際空間站的名義,才從俄方手中學去。

然而,我國的這個貨運飛船此次完成的科研任務,其意義也是非凡的。因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25年來,先後建立了載人天地往返、交會對接、空間實驗室等核心系統。天舟一號任務的完成將使中國具備向在軌運行航天器補給物資、在軌燃料加註的能力。這一能力,是確保未來中國空間站在軌長期載人飛行的基本前提。空間貨物運輸系統,是空間站建造的關鍵要素和重要基礎之一。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勝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國航天邁進“空間站時代”。

再過幾年,我國的這個空間站也即將建設完成。屆時,我國就不僅是一個航天大國,也能躋身成為了國際航天強國。相信在未來,我國不僅能建設成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站。而且還一定能夠在這個探索宇宙的時代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每日點兵


如果要建造太空站,貨運飛船是標配,我國發展載人航天器,貨運飛船必須同步發展,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貨運飛船是未來探索宇宙空間的勤務保障,至於太空商業貨運服務根本不是我國貨運飛船計劃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