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继光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四川多家媒体编辑记者走进中江

为纪念黄继光牺牲66周年,10月9日早上9点,由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中江县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全川报纸副刊编辑记者“弘扬‘继光精神’,决胜脱贫攻坚”主题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德阳市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广场举行,来自省内21家媒体的40多名记者编辑参加了本次活动。

弘扬继光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四川多家媒体编辑记者走进中江

9日上午,编辑记者们走进黄继光纪念馆和故居,在纪念馆广场敬献花篮,到陈列馆和缅怀馆与特级英雄“对话”,在帧帧图片和桩桩实物中缅怀英雄事迹、学习英雄精神。在解说员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中江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纪念馆和故居均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

弘扬继光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四川多家媒体编辑记者走进中江

近年来,中江县百万干群发扬‘继光精神’,合力克难攻坚,在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方面狠下功夫,脱贫攻坚推进有序,成效明显。中江扶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是我省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雷健表示。

当天下午,编辑记者们走入继光镇继光村藤椒扶贫产业园,参观了藤椒产业园基地建设,据了解,产业园在16年与德阳市宾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取以公司免费提供种苗、农资、技术、销售,协会强化管理,农户出让土地和劳动力三方入股行程“公司+协会+农户“产业合作模式,继光村全村32户精准贫困户全部入股参与,保障稳定收入。

弘扬继光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四川多家媒体编辑记者走进中江

编辑记者们稍后来到双和祥农业有限公司深入采访,实地参观中江挂面的生产和包装情景,进一步了解其经营情况及与继光镇藤椒扶贫产业合作模式,切身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江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

弘扬继光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四川多家媒体编辑记者走进中江

弘扬继光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四川多家媒体编辑记者走进中江

10月10日,编辑记者们来到仓山镇响滩村四川菇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扶贫产业园)进行考察,该产业园占地面积300亩,力图打造集食用菌研发、栽培、种植、加工、销售、技术培训、咨询和农业观光、休闲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创新型、智能型农业科技公司。该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可以帮助200余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目前已有8户贫困户入驻园区,去年户均实现纯收入1.5万元。

弘扬继光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四川多家媒体编辑记者走进中江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编辑记者们还继续深入到中江县玉兴镇、南山镇等地,采访玉兴镇玉屏湖易地扶贫搬迁、南山镇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等情况,记录中江县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取得的发展变化。

玉屏村8社位于水库淹没区,老百姓出行主要靠渡船,44户农户住房全为土坯房,农业产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今年以来,玉兴镇党委政府充分组织和发动群众,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帮扶,有力促进农户脱贫增收。

“荷韵·南山“位于南山镇三塘村,在2010年,南山镇初步建立了莲藕基地。莲藕基地招聘工作人员按照就近原则,优先聘用当地有劳力的贫困户,贫困户既能以土地入股产业园,又可以到园区务工挣取劳务费,人均务工年增收3000余元,直接而有效地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周围村社等原有精准扶贫贫困户156户、390人,加入合作社两年后,已实现高标准脱贫68户,202人。

弘扬继光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四川多家媒体编辑记者走进中江

两天的采风活动结束后,编辑记者们通过在中江各地走访发现,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中江县委始终以贫困人口“发展增收”为主线,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建设发展扶贫产业园区、推进“六微”产业发展,提升劳务技能和就业水平,确保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每户均有一项稳定的产业或就业收入,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

漫漫扶贫路,浓浓民生情。中江县帮扶责任人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是一沓厚厚的成绩单。如今,中江县正以更精准、更多元、更高效的脚步,砥砺奋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