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港珠澳大橋助力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港珠澳大橋通車)學者:港珠澳大橋助力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張曉曦)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將正式通車運營。多位內地學者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舉將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学者:港珠澳大桥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港珠澳大橋將於10月24日通車運營。(資料圖片)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南開大學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認為,當日的開通儀式,顯示了國家對港珠澳大橋的正式開通、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高度關注與期待。

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既是重大國家戰略,又是區域治理的新模式。在“一國兩制”下,港珠澳大橋的正式開通,將極大地便利大灣區人員往來,隨之帶動產業要素流動;大橋聯結珠江出海口東西兩岸,還將有效促進大灣區內部各地的優勢互補,推進區域整體發展。

上海社會科學院港澳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倪外表示,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基礎設施,更是重要組成部分。與廣深港高鐵一脈相承,港珠澳大橋建設體現了大灣區內部更加緊密的合作趨勢與區域發展的整體性。

倪外認為,早期的粵港澳合作,更多是體現在互補,而現在重在各自優勢的發揮。他分析,隨著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大灣區內部的合作將不僅限於經濟層面,人文的交流、社會的融合與人心的凝聚,都會隨之得到推動。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越來越走向融合,人們能夠互相理解、包容,尊重彼此差異。”倪外表示,港珠澳大橋是通行的橋樑,更是溝通的橋樑。隨著交流的加深,人們的理解會增加,誤解會減少,這也將有助於港澳與內地更好地互動。

港珠澳大橋集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經驗,是重要的國家工程,意義重大。多位學者在受訪時指出,大橋正式開通後,短期效益或許不會明顯體現,但從中長期來看,它對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升中國的國際競爭力等,有極大助益。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專家張建認為,對港澳而言,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更是重大機遇。張建、李曉兵等學者指出,港澳應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利用自身優勢,有效地進行產業優化整合;在互補與合作過程中,其競爭力也將得到有效提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