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爲什麼花上千億拚命生產新一代殲10C? 答案讓人汗顏

據媒體報道,我國已經開始大批量生產殲-10C戰機,而殲10B和殲10A的生產則已經停止了,而中國最終殲10生產數量很可能會達到近千架,用來大批量替換空軍中已經非常落後的殲8和殲7型戰機。我國殲10A戰機生產了約300架,殲10B戰機更是僅僅生產了不到80架就停止了,最終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殲10C戰機是,這主要是因為殲10C的性能遠超殲10A/B型,並且在成本上並沒有提升多少,據瞭解,目前中國空軍還有近千架二代戰機和三代早期型戰機,我軍三代戰機的缺口非常大。

中國空軍為什麼花上千億拼命生產新一代殲10C? 答案讓人汗顏

而我國空軍目前依舊還有大量的殲7和殲8戰機,需要大量新型戰機更換,且重型戰鬥機價格昂貴,所以戰鬥力不差,空優性能非常出色,價格又相對比較廉價的殲10C戰鬥機自然就是最佳選擇。且殲10C戰機在改進以後還擁有一定程度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甚至可以攜帶4枚600千克級的鷹擊-91反艦/反輻射導彈,整架戰機用途已經趨向於多用途化,整體作戰效果類似於美國F16改進型。

中國空軍為什麼花上千億拼命生產新一代殲10C? 答案讓人汗顏

殲10C戰機相對於殲10A和殲10B最大的區別就是發動機了,殲10A絕大多數裝備了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而殲10B就採用了國產的“太行”渦扇10發動機了,除了壽命有所提升以外,最大推力並沒有太大變化,僅為13噸左右,這導致殲10垂直爬升率和機動性能受到一定限制,多用途能力也非常差。雖說因為全動鴨翼的原因,殲10的機動性能堪稱逆天,在多次空軍的“金頭盔”比賽裡,都展現出了非常出色的戰鬥力,甚至連續拿走數年冠軍。但殲10的打擊能力卻非常差,很長一段時間裡,殲10唯一的對地打擊能力就是投擲精確制導炸彈,更多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款純粹的“空優”戰鬥機。這對於一款20噸的中型戰鬥機來說是有些浪費的。

中國空軍為什麼花上千億拼命生產新一代殲10C? 答案讓人汗顏

殲10C戰鬥機的發動機更換為了最新型的“太行”改進型,推力提升到了14噸以上,機動性得到了進一步增強,且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因DSI進氣道帶來的損失推力問題,並且因為飛-火-推一體化的原因,殲10C的多用途打擊能力非常強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達到了早期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的水準。而殲10C的雷達則裝備了我國新型的電掃描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和探測能力比起殲10B的無源相控陣雷達有非常大的提升,且殲10C可以使用我國最新型的PL15和PL10E型空空導彈,在武備級別已經完全不亞於殲20戰機。

在面對普通戰機的情況下,甚至能打出五代機面對四代機的碾壓性優勢,殲10C目前已經以每年數十架的速度裝備部隊了,屆時我國軍隊將會大量採購這款戰機,最終採購額很可能達到近千架,使得我國空軍能夠維持超過2000架戰鬥機的編制。殲10C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戰鬥機,而相對於殲11D,殲16等戰機,殲10C又相當廉價,與美國空軍擁有上千架F16一樣,中國也將擁有上千架殲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