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80年代的山東這麼厲害!迄今爲止,依然沒被超越

一提到山東,很多人對山東的印象很矛盾。有人先想到它是東部省份,有人先想到它是北部省份;有人先想到它的海洋性,有人先想到它的大陸性;有人覺得它是工業大省,有人覺得它是農業大省。那麼山東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先回到80年代看看那時的山東。

原來80年代的山東這麼厲害!迄今為止,依然沒被超越

在80年代改革開放最初的時候,特別是1981年到1985年,山東GDP總量一直佔據全國第一的寶座。

1984年,中央劃定包括青島和煙臺在內的14做沿海開放城市,此後又將膠東半島開闢為沿海經濟開放區,極大加速了山東的現代化發展歷程。

這一年,青島成為大陸城市GDP排名第八,這是青島迄今為止的最好成績。

1985年,在今天來看,對山東來講,是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年。這一年省會濟南挺進大陸城市GDP前20,排名第19。

伴隨著濟南的崛起,煙臺成為住房制度改革試點,諸城成為國企產權改革的先驅,山東為改革開放事業的做出的貢獻由此可見一斑。

原來80年代的山東這麼厲害!迄今為止,依然沒被超越

這一年,在青島,還發生了當時看來毫不起眼的小事,但在今天看來,卻成為中國製造發展史的標誌性事件。剛就任琴島冰箱廠長的張瑞敏,帶頭砸毀了76臺有質量問題的冰箱。同年,他引進德國生產線,並將公司名字改為“琴島-利勃海爾”。如今,青島海爾連續多年穩坐全球白色家電銷售額第一的寶座。

1988年,國內經濟狀況並不令人樂觀,高速增長帶來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中國經濟進入為期四年的調整時期。而就在後一年,山東青島、濰坊、煙臺、濟南四座城市挺進大陸城市GDP排名前20,這創造了改革開放歷史上的記錄,迄今為止,依然沒被超越。

當然,現在的山東依然是全國經濟大省,2017年全省經濟總量僅次於廣東和江蘇,穩居第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