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共同協商 已制定30多項港珠澳大橋通行政策

央廣網珠海10月23日消息(記者何偉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23日),連接珠海、香港、澳門三地的港珠澳大橋舉行通車儀式,明天(24日)上午9點,大橋將正式通車。

如果說壯觀的橋樑、人工島、隧道是港珠澳大橋的“骨架”,那麼供電、照明、通信、收費等系統就是大橋的“靈魂”。其實大橋在開通之後,想要讓大橋真正的實現“身心合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港珠澳大橋不僅在工程技術上難度比較大,還涉及到“一國兩制”、三種法律體系、三種管理標準,統籌協調的難度也非常大。港珠澳大橋三地聯合工作委員會主席、廣東省發改委主任葛長偉表示,粵港澳三地經過充分協商,建立了“共建共管”的溝通協調機制,這是一個創新型的機制。因為粵港澳三地的技術規範、技術標準有些不一致,大橋所有的質量管理標準都按照“就高不就低”的標準,按照120年的使用壽命設計,確保大橋做成一個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世紀工程。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三地共建共管,採用“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三地聯合工作委員會、大橋管理局”三個層面的建設協調與決策管理機制。其中,專責小組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國家有關部門和粵港澳三方政府組成,負責協調與中央事權有關及三方爭拗的事項;三地聯合工作委員會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組建,廣東省人民政府作為召集人,主要協調與項目建設有關的公共事務並對項目法人進行監管;項目法人即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由三方政府共同舉辦,負責大橋主體部分的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的組織實施等工作。

葛長偉介紹,粵港澳三地共同協商,目前已經制定了30多項通行政策,包括大橋的收費,哪些車輛怎樣上橋通行、大橋的應急管理、三地怎麼配合等。新增了11000個內地與香港之間跨界私家車配額,即通常說的“兩地牌”。過去已經辦理了香港和內地“兩地牌”、走其它口岸的車輛,在大橋開通以後,也可以免手續走港珠澳大橋通行。既有的粵港跨界貨車可以免辦手續使用港珠澳大橋。大橋珠澳口岸按照“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方式實施查驗監管,大幅減少通關時間,這是我國通關模式的一大創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